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Grand Slam

Grand Slam

作者:齊嗑果

深鎖眉額眼神飄移過
交疊開展的十三張/花色絢麗嘈嘈切切是牌型是驚艷
是定格中彼岸的妳

小心翼翼我悄悄開叫/巧笑倩兮妳盈盈答叫
邀請與試探演烈得如火如荼
節奏卻步入了長考

一場只有王子沒有公主的遊戲,我知道
一場情感與理智的戲耍
關於計量磚塊沉甸甸與心輕佻的火光
關於溫熱如心埋上陰邪的黑桃

嘗試於記憶/妳心的拼圖是/寂寞的皇后
國王捋鬚猜測/鼓動著心鼓動著算計或希冀

我傾盡的一擲/攤牌鋪往命運的橋
遠處的光
不是純粹如ace我們
閃閃如黑桃皇后秉著寂寞/秉著捅穿心臟的利器

2008年3月17日 星期一

遊戲之五童年/孩子們的遊戲 躲貓貓

遊戲之五童年/孩子們的遊戲
躲貓貓

作者:瑱十一


那時候廿分鐘下課的放風真是很美妙,女生湊著一齊玩玩遊戲說說八卦,男生打籃球拚個
高下,年華忘憂,不知道幾年後的自己枯索地啃著書偶爾愣愣地抬頭發覺地球依然在轉,
然後又過了幾年堆滿了身不由己地笑日復一日的,貫串一種偉大的陰謀論。

好像總是在底下偷看課外書該抄的聯絡簿記的正事都沒注意、在三角鋼琴下看漫畫學梭哈
罩著琴套插科打諢鬼話連篇、彈琴說唉誰技巧厲害誰心思厲害、小姐、寫些八股掉書袋文悼
同學的祖父仙逝、謹遵國父遺旨創建吾黨光復樓反誰統一陣線--

 我們的交集成為一種精采的高來高去,而且沒有負擔。感覺上小學的一切快樂真的有夢幻
光暈。有許多的打躬作揖,許多的咬文嚼字。以及小小的理想,無傷大雅的憤世和嘲諷,那
是孩子氣的熱鬧。

  這是一封邀請函,邀請你們一同參與遊戲。關於尋找深埋於流年中的記憶,或是記憶中你
們隱匿的模樣。「找到了。」

遊戲之四你我他/串聯『人生就是這樣』

遊戲之四你我他/串聯
『人生就是這樣』



人生就是這樣:發了狠地追求快樂。
人生就是這樣:無法預測!無法掌控!
人生就是這樣:抽菸喝酒講幹話泡馬子。
人生就是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也沒差,對的起自己就好。
人生就是這樣:自己會是局外人看得透徹但也會是局內人霧裡看花,角色換呀換,得到的結論越來越多。
人生就是這樣:向前走。
人生就是這樣:面對著一道道選擇題,不停地作答。
人生就是這樣: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人生就是這樣:人生就像被強姦,既然無法抵抗,那就去享受。
人生就是這樣:經常感嘆「這就是人生」。
人生就是這樣:不能彩排。
人生就是這樣:上帝是不可思議的,永生是不可相信的,但義務是絕對的,不可避免的。
人生就是這樣:只有兩種悲劇,一種是得不到想要的,一種即是得到。
人生就是這樣:幾度夕陽紅。
人生就是這樣:像瀉肚子,大快朵頤過了,流年嘩啦嘩啦,一沖,什麼也不剩了。

遊戲之三慾望/H-game

遊戲之三慾望/H-game
過於喧囂的呢喃


1.《慾望之血》,慾望的代價或是:做然後我們結束愛

想當初俺一直以『拿到女主角的H就去睡』為前提強迫自己熬夜玩,結果等到結局後(淩晨五
點三十五分二十九秒,俺永遠記的這個時間),才發現奇怪,怎麼沒女主角的H,等到
上網查後才發現只有GAME OVER時才有(唉)。

2.尾行系列:暗巷我們狩獵

幾乎所有Hgame愛好者的必備收藏。
俺們的心中都住著一個跟蹤狂。


3.人工少女系列:定製你的夢中情人(比如:胸圍。)

女體作為量身訂做DIY商品。
慾望的首先分區,然後量化。


4.BATTLE RAPER:戰鬥得到的快感只是為了錯誤歸因於妳僅此而已

此作品最大的敗筆就是流暢度不夠(嘖,H的時候倒是很夠),在劇情方面,由於是格鬥遊戲就別為難他們了,
而最重要的H畫面呢? 嘿,真的只有棒可以來形容(該怎麼說,『棒』真是應景的形容詞吶),而關於難度,
俺只能說好像太容易了點,當然這也算是好事啦。(令人不予置評的簡單?)

魔術方塊

魔術方塊

文/人左棲


魔術方塊是個體化的最佳微喻。意即,魔術方塊就像尋求人生意義與經驗統合的過程縮影。這遊戲追求的是以最少的步驟,在最短的時間內,達成面面俱到的結果,生命旅程何嘗不然?將魔術方塊上錯綜複雜的顏色分別統一,就像同時兼顧多重面向而達到心靈統整的人生。

誠然,個體化的過程就像完成一個魔術方塊,拼湊中必得遭遇到好幾次的和諧與打散。這是人在自我統合時必然遇見的難題與幻象:當我在生活中好不容易完成某一塊領域的成就,或獲得某一種程度的平衡之時,往往有離終點更近的錯覺。事實上,一如魔術方塊,有時執迷於拼湊出某一面顏色,設法維持它不變,對完成遊戲而言,反而是繞遠路的行為。因為它犧牲了某些步驟--即便施行那些步驟時,我們必須打散原有的顏色秩序,使方塊顯得比原先更加雜亂無章--但這些步驟正是徹底完成魔術方塊所不可或缺的關鍵。對某一顏色與面向的執著是作繭自縛的行為,也是失敗的根源。小部份和諧無法致使大部份和諧,須引發更大的混亂,才能得到更大的和諧。

令人訝異的是,在面對魔術方塊之時,人的心智如此客觀。

魔術方塊之所以令人著迷,正在於它的要求在完成每一面,而非拼出某一顏色。奇怪的是,人接受這項遊戲,接受所有小方塊以及所有顏色互相影響的事實,卻總是無法見微知著,將這個邏輯引伸到自我的生活。人知道在玩魔術方塊時該暫時犧牲哪一塊,弄亂哪一種顏色,因為他對於最終各色同一,和諧完整的恆定狀態有信心。

人對自己有能力完成遊戲深信不疑,卻不信自身的靈魂也有永恆,不信救贖也有邏輯。

壽限有定,上主給予每個人的解謎時間各有不同。在有限的時間內,終究難得有人極端理智,以簡潔無情的模式迅速完成方塊,提早交差。絕大多數的人盡全力只願完成其中一面,相信神對這份努力自有公正仲裁;或者有人根本不想好好完成方塊,將箇中諸色隨意打散;更多的是為了維持某一面的某一種顏色,而放棄完成整塊魔術方塊的機會。如一切佛本生故事,總是因著美感、欲望或偏見,
纔使人乘願再來,墮入輪迴,值不值?本心知。

土地的味道—夢土、心田、腳下的硬地

土地的味道—夢土、心田、腳下的硬地

文/不待月


[夢土之一,青樹下]

  也許我將回憶的是一片夢土。

  澆灌其上的水或有亦同,然而,不會是深深地大河匐自永夜般的遼闊平原,更像是淺淺的急流舞自亂石累累的抑鬱亡谷,或葉梢凝結的寒氣,竊自某個若即若離的無名早晨,滴落慢慢。那時,初發的翠綠皆有同一種多愁善感。衰敗的理性埋在枯樹下,如果有你的我的或他的淚,請流進這固執的乾黃,並期待夏末開出一朵,愛的魔幻。

  那確實是一片夢土。

  澆灌其上的水或有異同,我已忘了它們從何而來,來到這強說哀愁與理想的夢土,於是我任性的以為,它們清洗著大地的情殤,映了紅,染了血,義無反顧的倒進存放靈魂的地窖,等待一個不知名的年份,等待烈愛的純色散成濃郁的酒香。

[夢土之二,大溪地]

  夢裡偷了整夜的星,我用最後一絲清醒,撐起半片這月在凡間的倒影。紅是暗的,黑是亮的,瑟縮於沉潛的夕陽裡,我誤認,隱者如白雲也有懦弱,隨著黑,隨著燈火長欄偶有低哮的夜,流洩至人間世。匯集,絲絲凝聚,總如掩面的瀏海,平靜有點點波光,好似白髮早生。我還在思考,情意間吹起一陣海風的可能。
這裡不像夢,倒像樂園般的大溪地,夜是行走於地上的,帶著花瓣與細草編成的頭飾,足以爭艷永夏的白色沙灘。歌頌精靈間的不朽,自然之力擁我自懷間,我聽見自己試探永恆的卑微請求。若我心燃起,在這熱帶的情愫裡,請給我一場雨,拍浪間,我願微笑,終將回歸地平線。

  理情中的堅毅融不進暖暖海水帶走沙之遺忘,卻自隱藏之柔軟間,剜出一美麗靈魂碎片-源自巨海包容之點點雜質,巧化七彩聚合以內斂。容我虔敬冥想於環光曖曖間,喚作神聖信物自天堂,紀念潮退潮來之千年戀。

[心田之一,單純的詞化年代]

  好像我不曾懂似的,不曾為了貪得一點憐愛而無理成癮,不曾為了幾道烈愛傷痕討點苦酒。如果殘破的關懷撫不到憂閉深處的監禁,請不要以同情與鄙怒偷偷投向我,我不過一傻氣的孩子。

  好像我不曾懂似的,竟要為貪折的野花背棄一切情趣,我想如少女般秀媚的將它插在耳後,而罪惡究竟來自哪裡,竟使我因著顧忌而厭惡起凡世的塵俗?請不要立刻苛責我,我的心還有一半留在伊甸。

[心田之二,逃亡]

  想像自己是座老舊的日式紅磚屋,可否脫離矮叢間的杜鵑,脫離四周環生的椰林,義無反顧地蹦離滿身的歷史、滿身的歡笑帶淚蒸乾後的,淺淺殘斑。

  解構與被解構的同時,遺忘世界的框架是為了梧桐、變葉木、蘇鐵和七里香的相遇而構築。刻意的緣分、注定的命運,感而真實,無感而虛幻亦或顛倒模糊。談與不談的最終價值、叛與不叛的正義原型,站了一輩子的土地、離不開的玻璃監牢,能容忍幾次異想天開的逃亡?有人說,這是生命的絕對。

[腳下的硬地之一]

  倒立的現實,我可以從腳看到頭。濃郁的詩,在無人知曉的字裡行間定了這段歷練的型。給我一只懷錶,我可以將它拆解,讓時間跟著我散落在曾經唱過的咖啡店之歌、曾經遙望的燕子遠飛、曾經憶起集中營的生命意義、曾經遇見卡夫卡的海邊、曾經迷路的挪威森林、曾經品嚐的愛之藝術,卻一點也不被人發現,如一空城默默堆滿豐富的歷史。拆解的懷錶散失了時間的腳步,卻成為生命的印象。靜靜地繼續我的旅程。

[腳下的硬地之二]

  夜露回歸夜露,寒草回歸寒草。只剩向前一陣微涼季風,伴我離開一場風華絕代的浪漫。同樣回歸,遂一階並著一階,沿著石子路向下,真理的容顏棲在那最底,玩賞一朵微笑的花。我撥開心前一片楊柳,迎上祂滿是愛意的回眸。攜手,走進實踐的故鄉。

  我用半生的天真出走,再用半生的頹喪歸來,現在,我走在腳下的硬地上。

Travel, beyond desire.

Travel, beyond desire.

lathyrus

  你對土地的想像是什麼?

  你對土地的記憶是什麼?

  有人說,旅行是一種生理需求。那是多年前翻過的一本圖文書,刊寫著一如現今網誌在書寫的那些細節:從一張飯店的搖椅,到一盒路邊買的煙,甚至外國商店的紙袋甚或路邊兜售的項鍊——是啊,感官與心靈上同時都嗜食不同國界的空氣與頻率,用許多初次見面餵飽那種無形的飢餓。日本茶道說「一期一會」,是一種一生僅有一次機會相見的浪漫,旅行,不就是如此?或許生命中再也沒有第二次機會看見異鄉吟遊詩人眼睫底下的焰焰靈魂哪!

  於是,努力的開始吃食各塊大陸上的經驗,收括為自己的所有物。

  我的心底有一張開展中的世界地圖,給交談過的外籍人士的國籍上色,給行腳過的地域塗彩,從一整幅只有黑邊勾勒的羊皮紙色圖形,慢慢地能相互連線,推展成記憶的剪影,一旦輕觸,整片回憶都將傾倒而出,流淌在腦海中,暈染、擴散。

  按照往例,依然逃離空城台北,外出過年。順著凌晨的南下車流,在濕冷的春節開始前將自己打包好,摜上護照號碼,讓那方鐵盒將自己丟向香料嫋繞的亞大陸。

  春節前,剛拿到印度簽證,上面的印度文說明像水痕一樣緩緩流下。機輪觸到那片土地前,我私自描繪了那兒的模樣良久——想像人們吐息的是宛若流水的流轉舌音,想像紗麗的線條猶如犍陀羅,想像天空無垠而地平線延伸廣袤。

  迎接我的,卻是一陣又一陣的震撼與驚顫。

  以為最多就像是埃及,如同四十年前的台灣,路上該有的大概是載運著甘蔗的駱駝混雜黃沙滾滾;然而衝擊進感官的是能上高速公路的牛車、起落不停的貧童小手嶙峋,甚至是五星級飯店外摟著嬰孩的母親乞食聲。旅店外因應大陸型氣候的寒夜燃燒柴薪蒸起的塵埃灰粒,溢進挑高兩、三層樓的大廳,提著公務包的商業人士卸下一天運籌帷幄的疲憊,撢下煙灰,深吸一口同樣的空氣。

  BRIC,可真要從這個連德里的安全島都還可能是一落亂石的地方開始?

  不過最初的想像至少還實現了一項,天空是無止盡的延伸,無止盡的灰,無止盡的濛,和無止盡的漫無邊界。運氣好時的天晴彷彿帶著語焉不詳,只肯輕抹幾道藍;要到深夜的山上才肯落下星雨,綴滿穹頂,燃亮了習慣早眠的恆河子民。
觀光區的印度人總盯著我們這一車車湧來的商機,兜售點紀念品,漫天喊價(於是也漫天殺價回去),到最後已不知這條生產線的成本在哪,如同令人倒抽一口涼氣的平均薪資一樣讓人想來就隱隱心痛。飯店的紀念品容許四折售出,一張明信片可以只需兩枚銅色台幣,有些邦的家庭月收可能不比一本教科書。當我行文至此,這份報紙,已夠他們一家從春溫飽至秋。

  世界之下還有世界,那塊大陸正以想像不到的方式與速度發展,茁壯成一尾猛然伸出許多困蹇手掌的經濟巨獸。儘管看不到的事物不代表不存在,被看見的景況也不一定是真實,卻緊緊地叫我想吶喊,為何世界上有些住民必須以如此不堪的方式生活下去?

  你對土地的想像是什麼?

  你對土地的記憶是什麼?

  在生理需求之後,還抓住了什麼?

小蝦與他的老靈魂

小蝦與他的老靈魂

黃昱翰

  我小時候非常喜歡朱天心的《古都》。

  老實說在那種年紀,哪裡看得懂這樣一部幽暗深邃、無力又滄桑,又充滿了心有未甘的情緒的小說呢?小國中生耶,要看朱天心也應該看個《擊壤歌》才對吧?結果我直到高三要畢業了才看《擊壤歌》,邊看邊哀怨自己待的鄉下(但是不小)學校供不起朱小蝦之流「大佛」,也感嘆怎麼自己乖成這副德性,高中三年一事無成。

  不過後來我拿著這本書去找我那跟朱小蝦雷喬等人一起穿綠制服的老媽,發現綠園裡也不是每個女孩都那麼瘋。至少當年跟我那乖孩子媽媽一起混的都不是那類瘋子。我娘只是綠園裡平凡的一張葉子,不比「帝力於我何有哉」的那簇簇紅花。乖孩子個性大概是會遺傳的,這倒令我稍稍平衡了些。

  所以我是先去見識了已經滄桑衰老的朱天心(所謂老靈魂者),才又去認識那個年輕天真、浪漫瘋狂的朱天心(所謂小蝦者)。想想也真是滿詭異的。

  即使如此我還是讀不懂朱天心。當年的我喜歡《古都》,是喜歡在他對這座城市的書寫方式:一種極其灰暗的筆調,充滿了對逝去風情的懷念與深沉的陰鬱,對現狀的抑鬱使她將這城市今日的面目描寫得有如廢墟,充滿各種破碎的遺物。

(後來才知道,這就是張愛玲所謂「荒涼」,小蝦阿姨不愧是張大才女在台灣文壇的頭號繼承人!)

  當年的我沒看到的是,那種蒼涼是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現在終於懂了一些了,也才真正知道這小說所憑弔悲嘆的到底是什麼。我猜我娘對《古都》的認同大概遠遠高於對《擊壤歌》的認同。畢竟,我媽從出身到後來的生活、際遇都和朱天心頗有相似,即使她的掙扎不比她昔日的綠園同儕外放而廣為人知,但大概還是有的。

  大一時我第一次「認真地」去讀《古都》,為了編國文課的表演劇本。我們三個傢伙窩在新生南路麥當勞的一角把朱天心那幾本書翻來翻去,倒也算討論出一些東西。內容早就忘得差不多了,但是談著談著,談出了一個怵目驚心的小結: 她其實不想認同這樣一個她已經不熟悉的台灣。我們都驚嚇到了,於是故作鎮靜地去處理別的問題。

  若拿《古都》與《擊壤歌》對照,她在年輕的時代逸遊的這座城市,已在他長成時成了面目模糊的荒原。她的西門町成了「濃妝豔抹的老妓女」、她的劍潭被「醜怪的捷運站」毀了、她的……太多太多,已毋須再言。當我又重新回去看這兩本書,我深深覺得她是有意地在哀悼她的「擊壤歌」:她的青春,她的故國,她的大觀園。而這裡頭除了北淡鐵路、PX、台北棒球場…,還有許多她前半輩子視如珍寶的東西,早也在這城市悄悄的被埋葬了。

  所以很多人不喜歡她,拼了命去攻訐她,嘲諷譏笑她,對她破口大罵。其中有些下作的程度讓我覺得他們跟他們自己口中卑鄙齷齪的「中國人」根本是同一個樣子。

  當她的「盟盟」(其實她還比我大一歲,聽說本來也想念我們系的)將自己的認同歸向「山東臨朐」的時候,那些傢伙抓狂的程度更是醜態百出,其兇狠的氣魄不輸要把人家「誅十族」的大皇帝。凶狠之外,還很天真地質問:你爺爺你媽媽不受教就罷了,你一個吃台灣米喝台灣水的第三代二十歲年輕人怎麼還不愛台灣?

  最後很快地打上眉批:一定是被她媽媽洗腦了。

  誠然在感情上我也不大能認同「盟盟」這樣的說法,可是在理智上,我想那些看到「山東」二字就陷入瘋癲狀態的鄉民,根本也不夠格去跟人家吵這個。是的,她很「奇怪」,但是你們有沒有耐性去理解為什麼她要那麼「奇怪」?

  扯遠了。話說又到了後來,我再一次回去端詳那個晚上我們三人作出的那個結論。我發現,其實那句話並不完整。

  我不想愛一個不愛我、疏離我的台灣。

  這可能才是重點。

  她對台北的經驗與記憶,停留在了那個遙遠的時空中。曾經的台北,曾經的烏托邦。她深愛的故國幻滅了之後,她發現現在的這個國似乎也不怎麼可愛。至少,她感覺人家不要她的愛。我的大學姊小蝦阿姨,處境尷尬,沒辦法像我這般理直氣壯。美好的老台北如今已是斷垣殘壁,新的台北糟糕廉價得無甚可取無從記憶,你要她怎麼辦呢?她可不是尋找「生存的一百個理由」的那一代啊!

三鶯部落有感

三鶯部落有感
文/其宏(讀者投書)


  最近在想,如果去除掉一切現在所謂的制度、規範,那會是怎樣?在學校裡面開讀書會的時候,常說,我們反對資本主義,反對將一切有形無形的東西商品化,反對沉悶的體制壓抑人的自在。在高談闊論之中,一個難以想像的部分是,另一種生活的想像是什麼?為什麼想像不會出現在都市中?

家是在土地上

  2/29,和平紀念日的後一天早上,約莫一百多名警察集中在三鶯橋下,護衛著怪手,強行突破三鶯部落族人及原住民青年所凝聚的人牆。三鶯橋下僅存的房舍在當天,不到三個小時全部成為廢墟。在聲援的現場,不自覺陷入一種慌亂,部落何去何從?今晚族人在哪裡落腳?之後他們可以住哪裡?秉持著漢人的直覺,開始思量資源和去處的問題。

  午後,一家一戶坐在自己曾經是家的木板鐵片前面,我懷抱著焦慮的心情試著跟幾戶部落長輩討論之後的去處,得到的答案簡單的令我感到訝異,「就在這邊住啊!」「這就是我們的土地、我們的家!」在對話中,我開始感受到彼此認知的差異。我試著釐清「家」這個詞彙對於彼此的意義。家對於我們而言,可能是一個二三十坪的空間,有屋頂、有牆壁、有衛浴、有廚房的空間。但是對於部落而言,家指的就是他們腳下所踩的土地。在土地之上才有遮風避雨的地方,才有種菜捕魚的地方,才有兒童嬉鬧的地方。

河岸邊的生命力

  三鶯部落前前後後二十幾年,被強制拆遷了七八次之多。每次被拆遷,不出幾天,部落又蒐集板模、鐵皮、帆布回來再搭設一個可居住的空間。對於土地或是家園的情感令人折服,但是那種以自己力量不斷搭設居住空間的生命力,更是令人感到驚奇。原來,「家」是可以這樣出來的,不用市場邏輯論坪論地段的購買,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創造。

在部落的邏輯裡,反對資本主義是無稽之談,因為早在資本主義來到這個島之前,阿美族人早就有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不需要反對資本制度的壓抑,就已經擁有一套傳承千百年的自由生命力。在河邊捕魚種菜,間或在鄰近平地架設豬寮雞寮,這就足以維生。但是,這不斷地受到資本制度的壓縮。

被經濟價值驅趕的都原

  遙遠的花東是阿美族人的原鄉,在現代化的經濟中,族人開始學習到貨幣是經濟系統的血液,沒有貨幣就無法在城市中立足。在經濟的迫使下,族人離鄉背井北上都市,從事辛苦的體力勞動。為了改變其經濟弱勢的處境,在板橋的海山煤礦、在基隆的海港、在各個重大建設的工地、在各個鐵皮之下的工廠內,來到都市的原住民參與著城市的建設,將勞動力投入在市場之中。微薄的工資無法支撐起都市高昂的房價租金,都原民族故開始群聚在工寮,或是遷徙到依水的河畔,成為一個個小小的部落。

  以三鶯部落為例,多數的族人在民國七十三年之前都在海山煤礦從事礦工。七十三年接連的礦坑爆炸造成百餘人傷亡,迫使海山煤礦關廠停止營運。八百多名員工中,接近一半的阿美族人頓時失去了居住的工寮,在幾番的留連中,找到了三鶯橋下大漢溪旁的土地,讓他們在都市裡棲身立命。部落的建立調節了在都市裡的缺乏,提供了小孩、老人的照顧,也給予了互相扶持照應的可能,在都市中傳承了原住民的文化。

  當都市搖身一變,建設開始停緩,都市市容成為有價商品時,這些都市邊緣的都原部落,開始成為眾人驅逐的對象。縣政府為了做出似於李明博整治河川的政績,開始提出部落不宜住在行水區的論述,希望能將部落位於的行水區變成花園和腳踏車步道;溪洲部落對岸的美河市急著打出千米水岸奇蹟來提升房價,甚至捐錢給北縣府認領還未建成的花園綠地。

部落被瓦解

  部落將被瓦解,其實原因很簡單,原住民根本不會玩漢人的這一套。部落的共食共享怎麼會比腳踏車步道來的有吸引力;部落的撒網捕魚圈地種菜,又怎麼會比千米水岸奇蹟要來的有經濟價值;部落又怎麼會弄得懂,旁邊砂石廠可以合法挖取砂石、興建廠房,高爾夫球場可以興設,他們卻不能以部落之名居住當地。

  當經濟價值凌越了一切,族群和解淪於口號,都市原住民有兩條路,一個是花上一個月一萬多塊的錢,搬去公寓式的三峽隆恩埔中繼國宅,兩年後另覓他地。另一個是回去老家花東,因為政府只保障原住民在山上的居住權。都原被拘禁、被驅趕,犧牲的是原住民在城市中帶來的生命力,和有別於資本主義的文化想像。但是,讓我們回到市場,這個東西值幾個錢?

漢番聯合,以番制番

  我老爸跟我說,不要管原住民啦,他們有這麼多立委,又有原民局、原民會幫他們服務,輪的到你嗎?不幸的是,隆恩埔的中繼國宅想像來自於中央的原民會,輔助北縣水利局拆遷並進行強行安置的是北縣原民局。忽然,我飄飄然好像回到時空隧道,看到有一大票姓潘的(番人通事改作漢姓)不知是漢人還是原住民,操著一口流利的番話,說要以番制番。我揪住他們的頭,他轉過來對我笑說,哎呀,部落住在水邊就是不合法,他們有公寓當家已經不錯了。我一個錯愕,搞不清楚他說的是什麼法,是部落的法,還是漢人的法;也搞不清楚他說的家,是誰認為的家。

  在一堆廢墟前面,我看著一堆穿西裝洋裝的人,跟族人宣布說這邊會淹水,叫他們快點走。原來阿美族老祖宗千百年依水而居的智慧,三鶯部落三十年的居住經驗,比不上一條不知誰劃定的河川行水線。三鶯被拆了,警察甚至要挖一條壕溝不讓族人靠近。三月底四月初,接連小碧潭部落、北二高部落、溪洲部落將要陸續拆除。

  身為一個漢人,仍在目睹兩百多年發生的舊事,漢人的侵奪榨取,文化霸權,看得真的有點膩了。為什麼不能尊敬原住民族為這都市所付出的努力,為什麼不能尊重原住民的的居住文化,為什麼都原不能堂堂正正的就地居住,弭平原住民的經濟弱勢?有人說,依法行政,又有人說,交由市場決定,反正都市原住民部落勢必要被剷平。在現下的社會,邊緣的弱勢文化、弱勢權益,就在光鮮亮麗的城市後面被犧牲掉。

康德之何謂啟蒙

康德之何謂啟蒙

文/孫有蓉

  這是一篇只有兩頁多的文章,而啟蒙所呼喊的口號是如此的簡單明瞭,「勇於運用理性」、「脫離自己不成熟的狀態」,哪一個時代不應如此?我開始問我自己,這篇文章為什麼這麼重要?

Dare to think

  在康德眼中,那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個最壞的時代。開明專制下,人們被允許公開地運用理性,將自己對這個時代的省思公諸於世;但在專制體制下,民眾像是被嚇習慣了的豢畜,懶惰於運用理性,更不會公開地彰顯自己的理性。

  如康德所言:「在自然讓人們解脫外來控制後,無疑是懶惰與膽怯讓這麼大比例的人樂於停留在不成熟狀態。同樣地,要讓其他人認定自己必須保護不成熟者也是很容易的。維持不成熟的狀態是多麼的便利啊!若我有一本書幫我理解;一位精神導師替我指點方向;一位醫生為我保持健康…,我完全不需要努力,只要我可以負擔,我根本不需要思考,馬上就有人替我完成累人的思考工作。…就算理性可算是人們的第二天性,對許多個人而言,走出那不成熟的狀態還是如此的困難;他們甚至沉溺於不成熟且無法運用自己理性的狀態,因為他們甚至不被允許嘗試。那些機械性工具的教條與常規是使他們永遠不成熟的枷鎖,而就算任何人能夠甩開這些枷鎖,因為那些已成習慣的束縛,他也會連最窄的溝槽也不敢越過。所以,只有少數那些培養自己心靈力度的,才能從不成熟中解放,並大膽地繼續自己的道路。」

  為什麼運用自己的理性如此重要?這已經是個精密分工的社會了,為什麼不能讓「思考」成為某些人的職業,讓他們來替這個社會、甚至這個世界思考?
康德在此並沒有處理這個問題,也許因為每個人的人生有著顯著的不可取代性,沒有任何人有能力完全替別人思考、更不可能替他人決定。這個時代就算充斥著專家的聲音,也充斥著打倒某個權威的聲音。沒有人可以以絕對的、必然正確的姿態來為大家思考、作決定。

Public use of one’s reason

對康德來說,人理性的用途分為兩種:一種用於私人,一種用於公眾。用於私人的理性指的是:個人對於身為公民在其公民崗位以及其職務上運用理性,使其將社會所委託於個人的使命更完善地達成;而理性的公共使用即是:任何作為一學者(a man of learning addressing)將理性運用於整體閱讀群體(reading public)。為什麼要將理性的運用分成私人與公眾?若我們認為,理性的運用可以無限上綱,那這個社會將不復存在,因為我們將在繳稅時先問:「我們為什麼要繳稅?」、在軍隊中長官下達命令時問:「我們為什麼要服從命令?」…,這些問題並非不能討論,而是整體社會的運作無法在每一個動作的當下允許大眾一個個的思考,所以通常我們理性的私人運用都會多少受到一點限制,使得社會上所有的機能能夠有效率且順暢地運轉。但這些問題不應該討論嗎?這些問題當然應該討論,我們暫時離開了社會中的既定位置,面向大眾,為了整體大眾來思考時,我們就在使用公共理性。而每一個公民都應該要盡其所能的了解所有制度、政治、規範背後的論述,而不應毫不質疑地聽命行事。這樣的思考,就牽涉到理性在公眾上的運用;任何能夠運用自我理性的人若不站出來大膽運用自己的理性替社會釐清問題、甚至讓整個社會看到自己的問題,制度的錯誤、想法的迷失、被掩蓋的公平正義誰來讓他們顯現?誰又會將被時代所忽略的真理與公平正義彰顯?

  事實上,在康德的這篇文章中還隱隱約約地點出一個重點:啟蒙時代是整體社會意識第一次能夠在身為社會的一員的同時,跳脫出社會反觀自身社會的問題。這樣同時的主客體關係漸漸增進了社會上的共同論述,而社會上的共同論述才是改變整個時代思想的力量。套一句康德的話:「就算是一次的革命,也沒辦法改變一個時代的思想。」因為思想的轉換,只能透過對大眾的啟蒙來完成,而在這個民主的時代中,整個社會講求一種「身在社會中,意識到自我為社會成員有為自我及整體社會思考責任」的公民意識,卻往往一成不變地運用著過往的思維要求大眾擁有公民意識,彷彿公民意識變成了個人的德性問題。

Open history

  傅柯曾寫了篇很長的文章詮釋康德的何謂啟蒙,文章中說道:在康德的何謂啟蒙中,帶給人類最大的不是回答了啟蒙是什麼的問題,而是開創了一種歷史;這種歷史非編年史式的、非目的論式的、非敘述式的,而是一種開放的歷史,肯定每一個人改變歷史的能力。編年史式的歷史,是沒有年代就沒有歷史;目的論式的歷史,如猶太人的歷史般相信他們的歷史有一個終極的目的存在,沒有目的就沒有歷史;而敘述式的歷史,是沒有故事就沒有歷史;一種對開方式歷史的肯定,意味著這樣的歷史沒有框架,且深深相信著:只要人運用理性就可以改變自己的時代。在《白玫瑰1943》這本書的封面上寫道:「每一個世代的勇氣,都重新決定我們的文明」,而我們這個世代又有多少的勇氣?多少人勇敢地運用自己的理性向大眾喊出這世界的問題而不畏懼世人的冷漠與眼光?而我們又終將決定出怎樣的文明?

後記

  這篇文章本來是如同前幾刊一般,是一篇經典的介紹,而我也應「客觀地」詮釋康德的這篇何謂啟蒙,但在我與一位哲學系教授談論這篇文章後,我無法再冷靜地敘述、介紹這篇作品。康德自己很冷靜地敘說著為什麼我們需要啟蒙,而我們又為什麼如此地需要對大眾的理性運用,但身為另一個時空的我,是如何激動地認同且希望向所有人們吶喊:「這個世界需要你『公眾地』運用你的理性,啟蒙這個社會。」

  這並不是在說這世界上有多少陷入「不成熟」狀態的人,而是要眾人看到這個社會、這個世界的問題,並讓大眾意識到這個社會是什麼樣子、又以什麼樣貌運轉。我所認識的這位哲學系教授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無可否認地,他努力地教書,在他私人領域中運用理性完成社會給他的職責;但他同時嘲弄、批評著他所處環境的荒謬與思想混亂,他時常說:「永遠不要忘了幽默,當你將事物的不合理以幽默呈現時,人們的笑會告訴你他們已明瞭那些事物是如何的不合理。」

  其實康德的這篇文章很單純,但也開啟了另一個開始,在此以後所有的「何謂…」都再也無法用一個確切的答案來回覆,而對於這樣問題的回答,變成了一個永遠的動作;只有行動,才有可能回答這個問題。

  「這是不是個已經啟蒙的世代?我會回答:『這是個正在啟蒙的時代!』」


參考書目
譯自Kant’s political writing-“What is Enlightenment”
*此文章在網路上已有公開版本,中英文皆有,中譯本為李明輝教授翻譯。

兩黨制與多黨制

兩黨制與多黨制

文/論壇小組
孫有蓉 呂佩珊 江怡君

  立委選舉雖然已經結束,但殘餘的叫囂與流言隨著總統大選又起,在這次異制的立委選舉,單一選區兩票制直接導致兩大黨的出現與小黨在選舉中全數落敗的現象。不管是立委選舉抑或是總統大選,我們不斷聽到的都是「兩黨制多麼的罪孽深重」、「德國的選制又是多麼包容有理念的小黨們存在」…諸如此類的口號,沒有人澄清這些選制與兩黨制或多黨制是如何產生的,但在這些體制背後都有著樹立這些制度的人最終想保障的理念。

選制vs.體制

  通常選舉制度都被大家當作一種純粹的投票規則,但事實上,不同的選舉制度背後代表著整個國家的不同狀況與國會對政治體制的作用:國土小而人民歧異度低的、國土廣闊而每個區塊人民生活歧異度高的、內閣制、總統制…等。在這篇文章中會針對兩種最單純的選制作介紹,並且拿其中最好的代表英國與瑞典做為分析對象。台灣這次立法委員選舉中的新選制是由兩種選舉制度綜合而成的,分別是:比例代表制與單一選區制。

比例代表制vs多黨制

  比例代表制,即強調每個黨在國會中的比例代表性,最完全的比例代表制即是:將國會席次全數以政黨得票總比例照比例分配。在現行的國家中,除了以色列與荷蘭,因為國家國土小而人民生活方式及想法歧異度低,所以以整個國家作為一個選區,而其他使用比例代表制的國家都會依照各國境內的歷史、地理、人文、宗教等分成幾個選區。在這樣的選制中,會強化黨的形象而減低個別候選人對民眾的影響,也就是說,投票時所人同的是黨的理念而非個別候選人的特質。而這樣選制會導致小黨較容易生存,但也可能會造成國會中小黨林立的狀況,也就是所謂的多黨制。

  通常當國會中有三個以上的政黨有實力獲得一定席次而且差距不是很大,就可稱為多黨制。由於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在國會中佔有絕對多數,因此若再內閣制國家,政黨勢必要組成聯合政府。不同於兩黨制,多黨制直接提供了一個發聲管道給各種不同的團體,而這種制度中最基本的概念即:每個政黨皆有平等的機會表述自己的意見,使得各種想法容易呈現在大眾面前。但是在這種百家爭鳴的情形下,不免令人擔心各個政黨會不會各自為政而使得國家變得四分五裂。因此,政黨之間的協調就顯得異常重要,以瑞典為例,一項政策的產生必須透過由各種團體(包含政府和民間)所組成的政策研議委員會不斷討論、修改並達成共識後才推行,因此是一種高度協調的模式。

  雖然這樣的制度看似能夠包容所有的看法,著重民間團體的發聲權利,但只要反向思考就會發覺:這樣的高度協調模式只有在擁有高度共識的國家中能夠順暢運轉,若各個團體堅不願意為了國家共同利益而讓步,高度的協調模式只會讓政府的法案無法通過、行政遲緩而沒效率。

單一選區選制vs.兩黨制

  單一選區明顯強調的是國會議員對於地區的代表性,這樣的選制規定每一個地區各個黨只能有一名候選人,其中英美國家所用的單一選區選制屬於相對多數決式的:也就是每個選民只能投一票,而各個地區絕對多數的候選人當選進入國會。這樣的制度強調的是地域性代表,也就是說,當國土每個地區的風土民情或人民生活歧異度高時,就會讓每個國會議員代表某個地區進入國會替自己的地區發聲。這樣的制度時常被人詬病的是其缺乏比例代表性,因為每個地區候選人的絕對多數決,很有可能導致某個黨的候選人總得票數超越另一黨,在國會中的席次卻較少(若某黨在某些區域大敗卻在大部分區域以幾票之差獲勝,就會發生上述情形)。在這樣的選制中,候選人個人的特質對選民的影響將遠大於政黨,且這樣的選制不利於小黨生存,在國家社會分歧不大時會造成兩黨制。

  兩黨制雖然聽起來像是被兩個政黨壟斷政權,但其實這樣的制度是有它設計時就預想好的理念。但事實上,形成兩大黨是很自然的進程,因為一個議題事實上只會有兩種觀點:贊成與反對,剩下都只是程度和折衷的狀況。不管是內閣制還是總統制,一個政黨要組成政府就要對全方位的議題做出原則性的立場,所以像英國與美國,就會形成兩個基本出發點完全不同的政黨。也因為兩大黨,選舉通常會有壓倒性的結果,導致一個黨在法案的通過與行政上不會有太多的阻礙;總統制的國家可能遇到如此狀況,即元首所屬政黨與國會最大黨非同一政黨;但真正在美國,這樣的情況並不造成行政的困難,因為總統制國家總統權力大於國會,法案不需要通過國會同意才能予以實行。英美之所以會形成兩黨制,一方面在於他們的歷史傳統;另一方面因為,這兩個黨有著原則上的不同:保守黨與進步黨;民主黨與共和黨,他們在許多爭議性議題上都會完全採取不同的立場,所以就算有任何小黨存在,也無法為這些爭議性議題增加清楚的觀點,比如說:在墮胎或死刑的議題上,這兩個黨就永遠採取不同的態度與論述。

反思

  在分析完這兩種制度後,會發現代表多黨制的瑞典有著令人稱羨的成果,而兩黨制的英美雖然暗暗透著強勢,但也在世界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除了探討他人事如何做到的,也要反觀台灣的制度,發覺台灣問題出於何處。

  進日北歐刮目相看的表現讓世界掀起了一陣潮流,平等卻素質高的教育、完善的社會福利、高度的國際競爭力與極高的平均國民所得。其中,瑞典是世界所矚目的焦點,原本荒蕪的寒冰土地下居然開發出了人類的新樂園。許多人一味對瑞典的好稱羨,但卻完全忽略了這個國家的歷史與共識。瑞典是個集體共識很強烈的國家,他們的共識即:平等。沒有這樣強烈的社會共識,在超過百分之五十的稅收下不會有任何富豪願意留在瑞典將自己的錢分給其他人使用,而整個社會主義所要做的就是:將有錢人的錢拿給窮人用,使社會達到資源分配公平,如果沒有有錢人,社會主義就只是將整個社會每個人變得一樣窮困。相對這強烈的社會共識的,就是如美國般對個人意志的完全開放;也就是說,在這個國家中鼓勵各式各樣的價值觀存在,只要在個人人權範圍內社會與國家都不應介入,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整個國家要有共同意識就非常的困難,難以達到瑞典般的社會主義。

  事實上,怎樣的選制背後雖然有著他所產生的脈絡,但選舉制度依舊是一個遊戲規則,當這個遊戲規則規定的合理,就不應該任意更改。反觀台灣的政治風氣,落選的政黨批評遊戲規則不好,對政黨不公,那是否只有在勝選時遊戲規則才會是好的、公平的?台灣選舉,近年來不斷有人斷言:什麼樣的人當選會造成民主倒退、國會超過三分之二會造成專制、一黨獨大會傷害民主。會有這樣的發言,是完全對民主制度的誤解與扭曲。在民主中最後一道防線就是任期制,並不會因為任何政黨、任何人的當選而造成民主後退;第一,任何政黨的席次與總統候選人的當選都是人民自己所做出的決定,而什麼時候民意本身卻導致了專治?第二,就算這樣的總統上任後有多麼的糟糕,他都無法造成長久的傷害,因為四年後他就必須重新面對民眾,而八年後他也必須下台。當然,在制度發揮作用前可能社會上的集體意識就已經產生阻止效用了,但不管社會的狀況如何,現今的民主制度也為自己設下了最後的防線。

  總統大選又到了,一波波的虛實聲浪再度向大眾打來;考驗著大眾的意識、考驗著社會的限度。

*對於台灣的問題,這樣的討論似乎太過膚淺,但有礙於文字的數量與主題,我們之後將再針對台灣選制問題作深入一點的探討。

退選事件─學生與學校的微妙關係

退選事件─學生與學校的微妙關係

法律三 許菁芳

我們能夠追究誰?

  退選事件中,學校的程序有些瑕疵但大致合理。瑕疵之處在於,如何有效必確切地「通知學生」是有待加強的。雖然整體而言,校方並沒有過於誇張輕忽的錯誤,但的確有學生的權益受到侵害。對於「到底是誰錯的多」這個粗糙提問,本文嘗試分享幾個思考角度。

  第一,學校的程序雖然稍有瑕疵而大致合理,是不是能夠被理解為正當?學生對於公共事務的關注低,是明顯的。然而,學生對於議題的資訊掌握,明顯地與行政單位不對稱,需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才能釐清問題脈絡、提出建言。發表意見後學校仍能選擇聽或不聽,學生能如何監督或要求?掩蓋在合法程序下的仍然是學校與學生之間,無法對等的權力關係,我們究竟應該如何作為,才能夠確保自己的權益?

  第二,(廣義的)學生代表所扮演的微妙角色:發生問題的時候,學生往往非常直接地要求學生會反應與解決。但在政策選擇時,學生代表雖有表達意見的空間;但在實際執行時,學生代表對於學校政策的修改是有限的。

  第三,學生與學生代表之間的關係:在NTUCourse板上,有一些板友認為,根本不應該在第二週就截止退選。本文認為,這牽涉到學生與學生代表之間的連結問題。因為,能夠改變「退選兩週截止」的時間點是在教務相關會議上,雖然會議有學生代表的出席,但是,這有許多困難待克服:首先,學生代表不一定能夠有足夠的時間蒐集其他學生的意見。開會通知與開會資料即使先行送達,但是要在數天內把可能會發生歧異的問題,宣傳出去並且有效地蒐集意見,有一定的困難。此外,學生對於學生代表們的監督與連結,往往發生在「個別問題發生後」,而非「會議前的討論」。舉例而言,我們會去學生會版貼文章,通常都是因為腳踏車被幹了等;而不是因為明天要開校務會議、有一個對於某某工程興建的建議希望能轉達。一來一往間,學生代表雖然出席會議,也花費時間精力在保護學生權益;但是仍會有學生認為會議的決策「學校為了表面的進步而犧牲同學的選課自由」。

  第四,學生究竟能夠做什麼?在退選事件發生後,有同學轉貼了一封寫給行政人員的信,認為:「大家一人一信寄給相關的人員表達我們的抗議。複製內文的網友請自行在信末署名。」網路的串連非常迅速,但是也有零碎、分散的特質;在與自己切身相關的事務上,一人一信是個快速的自救方式。不過,透過網路的鏈結,開啟討論串之後,或許我們能夠彼此分工,多個單位分頭研究,提出較多面向的觀察與分析。畢竟,實際的解決方案,還需要學生自己的組織、討論問題,追究根源,才能提出。

學生權益的保障?

  在這次退選事件中有兩點特性應該被指出。第一,學生之間的串聯,透過網路,迅速而豐富。資訊流通總之是好的,畢竟,所有問題都展現出來之後,我們才能夠知道如何解決問題。第二,學生與學校之間的不對等,無法由合法的程序完全彌補,仍然會在新舊制度交替或邊緣案例中顯現。雖然有多次公聽會、官方會議,學生代表的出席保證,但是若觀察它的實際狀況與性質,可以感受到,學生的權益並不能夠透過程序的保障而達到完全的效果;還有許多無法被規則涵蓋的部份,可能受到行政單位的影響,需要我們自己更加積極的努力。

  在台大裡,我們作為教育的主體,不僅應該擁有選課自由,更應該對於選課自由負責。在遇到問題時,行政單位的指責與躲避,絕對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態度;那麼,我們在每一次學生權益的事件中,也應該更加積極與行動,並且抱持對等的友善,面對龐大的「學校機器

退選事件的省思

退選事件的省思
許躍儒


事件經過

  在97上學期召開網路加退選公聽會時,校方就提出網路退選提前至第二週截止的方案。理由是在第二週都退選完之後,老師才能確定數量,方便第三週的書面加簽。學生會經過協調後支持這個提案,但擔心同學並不清楚情形而錯過時間,所以要求學校應該多提醒同學這件事。網路退選提前一週一事亦在校務會議上通過。

  在學校於選課網頁上註明這件事,並且發通知信兩封給學生後,3/10禮拜一,開始有同學在NTUcourse版上提問為何網路加退選終止了。這個消息引發一系列的討論,不少不知情而遭權益受損同學急忙尋求補救之道。同時,開始有人發請網路連署活動,抗議教務長傷害同學的選課自由。

  學生會在禮拜一聽到消息,馬上與教務處聯絡。尋求補救之道。學生會表示,不可能重新開放退選,因為這樣對兩個禮拜內就退選的同學不公平。現行的補救策略,就是錯過退選的學生寫意見書給教務長,由教務長根據視個別情況決定是否可以退選。

該責怪誰

  這事件當中,大部分的學生可以分成三種。第一種,知道網路退選時間提前了,但是卻不解其中理由。雖然乖乖地在期限內處理完畢,私下卻在抱怨「為什麼剝奪了我多思考一週的時間」。第二種,不知道退選時間提前了,只是碰巧在期限前處理完畢,大歎好險。第三種,也是最慘的,錯過了退選時間,現在求助無門。激動者發起網路連署抗議,消極者黯淡等待停修。

  你想要怪誰?怪學校嗎,可是學校有開會跟大家討論(而且他的理由雖有討論空間,但也頗合理),也有盡到通知的義務;怪學生會沒有通知大家嗎?但學生會有督促學校寄發多次通知;怪那些沒有掌握時間的人嗎?但他是本事件的最慘受害者,還忍心把過錯全推到他身上嗎?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95學年上學期召開3次網路加退選公聽會(這還是上個學期數百人參加的網路加退選公聽會抗議得來的),參與者寥寥可數。到了開始實施的下學期,一堆學生與老師抱怨新制複雜不知如何使用。或是95學年就召開數次的社科院搬遷公聽會,多次邀請社科院系學會代表與會,並詳細討論設計圖。但在96上學期,社會系學生在說明會上抱怨:「一直沒有拿出設計圖,直到了期末週前才召開公聽會」。學校召開事前公聽會,學生卻不常參與。而等到事情發生後,學生才來抱怨權益受損。如此劇碼,還要多久才會下檔?

公共領域的改變

  問題的關鍵絕不是在學生的冷漠。94下學期的網路加退選公聽會、96上學期的的社科會說明會,學生參與的能量都很高。問題在於,消息有沒有被釋出,有沒有被大家所討論。換言之,有沒有討論事情的公共領域?

  20年前的台大,公共領域是由各種報刊和座談會所構成。「走進活大,到處都是學生自己辦的報紙。學生們還討論哪份報紙比較好墊便當」「大新社一學期發八刊,每刊四大張」,曾任大學新聞社編輯的林國明教授表示。一個校園議題,在多分校園刊物上被刊載、在多場座談會上被討論。這些發行社團,也常是校園抗爭的先鋒。

  但在現在的台大,學生報紙和公共議題的座談會已然沒落(或許你手上的意識報只是少數的例外)。當年活躍的議題社團,參與人數也不復當年。取而代之的,是在8A版、NTUSA版上的討論。網路,成為新的公共討論領域。但是在這個公共領域中,我們都是以「個人」的方式進入。沒有次級團體陪伴我們一起參與,我們面對龐大的學校組織,我們不知如何行動。少數站出來的積極份子,轉頭一看,不知道自己能代表誰說話,而又畏縮了。

  學生會能如何把消息散播出去,能如何討論?學生權益受損時,除了「一人一信寄給校長」外還能怎麼行動?當公共領域中的次級團體衰亡時,你,要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一路走來 --回顧社科院遷院計畫

一路走來 --回顧社科院遷院計畫

馬安奇

遷院計畫

  民國71年,社會科學院當時還統稱為法學院,而法學院遷院計畫初步預定遷至台大校總區東北角。81年,立法院核定工程總經費為23億895萬元,分五年撥付。遷院工程分為三期:第一期為新聞所、三研所(現今之國發所)、社會系(現今社工、社學兩系);第二期為經濟系與政治系,第三期才是法律系及法學院圖書館。

譴責聲浪

  第一期工程因為受其他校園規劃牽制,延宕至83年5月才動工,但完工後引發很大的反彈,譴責聲浪認為這樣的區域只興建四層樓實在浪費空間,其中新聞與三研兩所,師生人數與使用空間不成比例。第二期及三期工程因此喊停,進行全面性檢討。校務會議於此時決議校內「黑森林」一地(今法律學院工地)應保留為綠地,使遷院工程無法繼續進行;同時校方受到立法院質詢、監委調查等因素,遷院計畫必須重新規劃,而當初教育部編給台大的遷院預算,因九二一大地震而遭到凍結解凍後隨即因超過預算法令所規定之動支期限,使剩餘款項遭到教育部收回,使得遷院經費必須經由校方重新向教育部申請,進度更加遙遙無期。

爭取支持

  民國89年,社科院欲推動遷院計畫繼續完成,經過社科院內多位教授的努力,終獲得總區各單位支持。但法學院遷回總區一事也面臨預定地壓縮到永久綠地(今黑森林區域)的問題,同樣產生很大的風波,因此舉辦了法律學院新院址規劃公聽會,法、理、農、工、文學院的教授及學生出席熱烈,對預定地牽涉到原本規劃為永久綠地的黑森林提出意見。

交通--校園規劃一大難題

  民國91年12月25日,校規小組做出結論:交通問題、停車問題乃台大校園規劃中最難處理的面向,因此任何校園規劃案皆需考慮到「日後」能與校園「整體」的交通配合。此外針對新工程設計案提到:台北市都市發展局並非無法溝通,而是台大經評估自身需求後,需提出合理而專業的分析與解釋,這個結論在此次社科院大樓替代道路爭議中,成為可供參考的法源依據。94年,社科院大樓的地下停車場設置方式與出入動線受到強烈討論,大家都希望棘手的交通問題能有最好的解決方式,可是各自考量不同。後來地下停車場朝兩個出口的方案向市府爭取,而此番交通問題需配合整體校園規劃的結論,也使得如今必要性受到質疑的十五米臨時道路爭議懸而未決。

要綠地還是要設計

  民國96年10月31日的校規小組會議,列席者有社科院院長、副院長、建築師伊東豐雄、大涵學乙設計公司建築師邱文傑等;學生方面有學生會李維仁;學代會葉紘麟;研協會王亦程、周辰儒;至於政治、經濟、社會系以及國發所、新聞所皆無代表出席。會中除了原則上同意拆除未來社科院建築的北面圍牆以利施工,也討論了綠地爭議,有委員提出可否將圖書館垂直高度增高,使外部北移2.5公尺,如此一來可增加使用效率又兼顧草地最大使用面積。但是建築師伊東豐雄表示已縮減至適合的空間配置,他參與本案設計已經過一年的討論(包含交通)、設計與再修改,目前的比例關係已是三次設計案中,他覺得最好的成果。建築師邱文傑則希望動線、交通及腳踏車等諸多問題校方可以先定案。但結論是這次會議形式上僅是報告案,只是讓委員們提出問題提供社科院思考,召集人林峰田坦言委員會內部意見也還未完全一致。

臨時道路定調

  民國96年11月21日校規小組會議中提到道路爭議,有委員請各學院務必從全校道路交通規劃角度思考,否則本案無解,該區域未來會變成高強度使用區,因其為人車交通動線、緊急車道,應明確載明劃設十五米幹道。召集人林峰田則說施工期間為提供東西向汽車通行,此幹道必須闢設。未來復興南路門連通至長興街的道路闢建後,此幹道才可能轉變為緊急車道,若完工後其他替代道路完成,各學院師生皆可循程序提出是否廢除,如此在實務上較可行。最後會議決議刪除「俟社科院完工後,再評估檢討是否縮減或改為緊急通道」的文字,修正為「社科院基地原有15公尺幹道,因歷次設計均無法以地下通道替代解決原有交通量需求,爰請施工期間仍應留設15 公尺之地上道路」。如此一來,這條道路確定定位為「臨時」道路,只是拆除日期至今未明,原因就是之前提到的條文,規定任何校園規劃案皆需考慮到「日後」能與校園「整體」交通配合。

綠地面積拔河戰

  此外,總務處認為:「本案建築面積過大,違反本校校園規劃原則,及綜合規劃設計報告書(2005)『保留現有草坪為原則,若因特殊原因建築體可延伸至綠地1/3為極限』」。社科院方面的回應是,「此閱覽室是社法學院共用並開放給全校師生使用,由於已精算過全校師生數,又經兩次修正,共內縮6.7米,深恐建成後空間不足(註:淪為效能不彰)」。還有一項重點是,社科院提出「綠地認定似應包含未來拆除機械系工廠後的綠地」。伊東豐雄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也補充說,對於伊東建築師來說,綠地與人的關係很重要,所以才做了第三案修改,希望大家能了解他的設計理念:將新圖書館的高度壓低,是希望館內館外能在視野和氛圍上屬於一體,若增高樓層壓縮面積會造成館內外分割的感覺;另外水平面積已是精算師生數後得出的最佳空間比例,希望大家體會第三案與第一、第二案的差別。(有關社科院建築的理念,可參考「台大社會科學院院訊」第5、6期)

立場各自表述

  今年1月9日,校園BBS上出現質疑社科院大樓是否「侵佔」綠地的文章,引發一連串激烈爭辯,因此有網友公布了關於此次工程的各項校方資訊,1月10日社會系與資工系合辦說明會,認為影響兩系甚鉅的其實是這條未明確提出何時拆除的十五米「臨時道路」,這條路也切開了完整草坪。網路上的激烈討論也促成了1月17日在社會系館舉行「社科院說明會」,由社科院副院長陳正倉就綠地事件及三次設計案提出說明。這場說明會讓大家明白開路的聲音來自總務處,總務處表示:因配合社科大樓興建案而取消了既有道路,「為了整體交通動線的考量」,不得不尋覓一條替代道路供工程車及一般車輛使用。因此寒假之中,資工系師生邀請總務長於開學時舉辦說明會,以釐清諸多爭議。同時1月19日的校務會議,討論社科院遷院動用綠地一案,經過中軸線與面積計算方式的比較,最後依法規決議閱覽室設計以綠地面積1/3為限。

「安撫」座談會

  最近一次的校方說明,是總務長洪宏基與學生的座談會,2月19日於資訊系館舉行。會中師生提出許多明確的問題,也要求洪宏基給予明確回應,但他表示只能回答職責權限內的問題,甚至感性地說,自己代表的是整個總務處的意見,不能是他個人意見,他是來「安撫」大家的,無法給予任何承諾他也很無奈,希望大家不要把他當陰謀家。總結而言,此次明確的聲明有:

(1)依法此條道路是「臨時道路」。作為此次工程、臨時緊急道路、以及日後工程車東西向出入之用。

(2)針對大家希望他明確告知此條臨時道路拆遷的時間,他說交通問題需以校園整體規劃一起,他無法給予任何非他任內進行之工程任何的保證。

  該座談會中雖然釐清了不少爭議,但是總務處與出席學生老師間並沒有達到進一步的共識。3/26的校規小組是否會是調停紛爭的關鍵,有待進一步的追蹤

社科院遷院爭議

社科院遷院爭議

馬安奇

  今年一月,有關社科院大樓預定地是否「侵佔草地」的爭議,在校園BBS上引發了一連串口水戰;演變至今,學生轉而不滿校方對幾項爭議點的處理,繼遷院阻力之後,社科院事件又再次成為焦點。

綠地 燎原之火

  台灣大學校地範圍雖然不算小,但是人數眾多、建築林立,尤其對照周圍都市景觀下,校園中僅存的綠地顯得格外珍貴。九年來就有三起涉及綠地、且規模較大的校園空間爭議。第一起是民國89年,法律學院預定地因牽涉到規劃為永久綠地的黑森林區域(今新聞研究所、國家發展所前方綠地),引發總區師生反彈。在法學院新院址規劃公聽會上,包括法、理、農、工、文學院,各自立場差異甚大。第二起是民國91年,社、法學院學生不滿男十六宿舍前方運動場更改為「公衛學院大樓」建築用地,嚴重壓縮當地校區的課外活動空間,因而以「守夜」活動展開抗議,法學院有幾位應屆畢業生,更於當年畢業典禮上當場拉起白布條抗議。第三起,便是至今未果的社會科學院大樓事件。

有爭後有議 綠地爭議

  今年1月9日正值期末考時,BBS有網友貼出社科院遷回校總區的設計圖,認為新圖書館突出草地的設計,會破壞處於社會系館、資訊工程系館、機械工廠與新聞所之間的完整草坪。而且大樓基地封住現在語言中心前的東西向道路,因此企圖在社會系館和資工系館間的草地,另開十五米的柏油道路(含人行道)作為取代,完全破壞了校園裡難得的綠地和景觀。有人覺得霸道;也有人提出此區原本就是作為社科院遷回總區之用,後來焦點反而轉移為社科院到底該不該遷回總區,從諸多意見中不難看出總區與社法校區學生各有委屈。不過也由於此一討論,更多的資訊被公布,師生們也試圖透過文章及座談會等方式,理性地表達意見。

綠地與設計

  關心此議題的師生們收集歷來學校會議的資料,試圖在與校方溝通之前先拼湊出來龍去脈,由於搬回總區已勢在必行(詳見二版),因此轉而關注綠地面積究竟可以保留多少。師生多次與校方在座談會或校務會議上不斷釐清與溝通,在一來一往間處於被動等待。建築師伊東豐雄更於去年10月31日列席校規小組會議解釋,圖書館與草地的比例已是修正三案中最佳結果(詳見二版)。最後,今年1月19日的校務會議依法作成結論:未來社科院大樓新圖書館設計,以佔綠地面積1/3為限。

道路爭議浮上檯面

  在收集法規資訊的過程中,原以為施工結束就會拆掉的十五米臨時道路,被發現文字規定竟然是「俟社科院完工後,再評估檢討是否縮減或改為緊急通道」,意謂很可能就此變成永久道路。但未來緊鄰道路兩旁的社會與資工兩系,中間原本只隔草地,因此並無隔絕大量噪音、灰塵的設計,尤其社會系館靠近草地之教室,只採用整面玻璃分隔。雖然校規小組於去年11月21日決議刪除此段文字,依法它只能是「臨時道路」,但事實上,無論作為施工期間的臨時道路,或日後的永久道路,這條路都會成為交通高度密集帶,不該開在影響師生權益最大的區域,令其必須暴露在空氣污染、噪音之中,造成上課品質低落與安全隱憂。

替代方案

  這期間出現了三項替代方案。方案一是社科院大樓的工程車在學校圍牆外即可施工,根本不需要開進校園,這點日後獲得校方證實,因而也讓人更加疑惑這條道路之工程用途;方案二是日後若需要工程車進出,應打通國發所到舊宿舍區這條主要幹道,工程車可由此轉接水杉道;方案三是比照新體育館模式,在小椰林道盡頭空地開一個門,供工程車進出,如此一來也更接近施工地點。今年2月19日的總務長座談會中,洪宏基回應方案三需向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申請,而根據經驗很難有好結果;但對於需遷涉其他工程的方案二則表示,他無法對任何非他任內進行的工程做保證。

十五米道路的生殺大權

  今年3月26日,校規小組將針對社科院新建工程討論道路爭議,結果如何,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2008年3月7日 星期五

台大進駐,竹北將產生什麼改變?

台大進駐,竹北將產生什麼改變?

台大竹北分部可能有哪些影響?與台大關係糾纏不清的新竹生物醫學園區,又能為竹北帶來什麼?

李問

2000年新竹縣政府將竹北市區一塊22公頃的土地,以一塊錢的金額「賣」給台大。八年的時間過去了:新竹縣議會終於在今年二月通過提案表示,要是台大竹北分部在九月以前還不動工,將收回這片市價上億的荒地。在縣議會的督促之下,台大終於加緊腳步處理竹北分部的事宜。
沿著光明六路到台大分部的預定地附近,已經處處可以見到「台大」這兩個字。那是因為早在幾年前,就有房地產業者將公寓大樓冠上台大的頭銜(像是「台大傳家」、「台大經典」等等)。就算名稱裡面沒有,賣房子的傳單上,也不會忘記把台大寫上去。
政府對竹北分部、生醫園區的期待,不外乎是期待能「提升地方文化素養」、「帶動商機」、「地方產業升級」等等,也不只一次表示希望能有大學部的學生。可是,台大光是法社學院、醫學院與本部之間的選課問題就已經夠難處理了,竹北就更不用說了。校方雖然明確表達不可能搬遷大學部過去,但就算是碩士班,難道就沒有跨系選修的問題嗎?分部的學生,又該如何使用圖書館的資源?
更重要的是,在這種大型機構進駐之前,有沒有做好足夠的規劃、有沒有擬定配套措施?
以新竹科學園區的經驗為例:科學園區直屬於國家,所以在政策的策劃中,常與市政府疏於溝通。問題是,園區的政策不但會影響內部龐大的就業人口,更是與原本就住在附近的居民息息相關,他們的生活圈徹底的被改變。大學的存在,並不能自然而然帶動當地的文化活動。除非老師或學生與當地政府、民間團體一起交流合作,學生對當地環境也產生不了什麼影響(夜市不算的話)。
近年來竹北發展之快速,可以稱得上是劇變。繼高鐵完工之後,還有「孕育許久」的台大分部,和「暫時停擺」的生醫園區。只是以現在的規劃來看,竹北分部不會有大學部的學生,只有幾個研究中心或是在職專班;至於生醫園區,原本是規劃為500張特殊疾病病床,後來又說是高級製藥廠、強子中心。如何讓新的研究處(如籌備中的國發所客家研究組)、新的產業與城市產生連結,需要細膩的規劃。
種種地價之外的面向,顯然不能用房地產的邏輯來炒作。回過頭來說,一塊荒地擺在那兒什麼也不能做。面對四方勢力的紛紛擾擾,竹北人依舊需要催促這些單位理出一點頭緒,才能開始思考下一步。

喫茶趣

喫茶趣
文/蔡宜穎

臺灣的喝茶風氣一直是不錯的,只是型態已經改變了許多,這點從路上觸目可及的消費式小茶坊(吾私自命名之)便可明白一二。小小的公館夜市(不過是兩三條縱橫的街道交錯出來的區域),便有近十種不同的茶坊,舉凡:奉茶、清心福全、傳奇、comebuy…等等比較有名的連鎖店之外,還有獨立營業的店鋪,加起來零零總總可能也超過十來家吧!更別提師大夜市小茶坊之盛況,幾乎是三步一店、五步一家,其盛況可以說得上是百家爭鳴,旗幟跟招牌有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頭來。針對如斯的改變,可以說是喝茶的族群年輕化,也可以將其視為國人的飲茶素養提升,有更多人開始注意喝茶一事的內在旨趣。

只是有一事令我費解,身為一個喜歡喝茶的人,如何能忍受500cc下肚後,隨手把杯子一丟,便草草結束的落寞?若然品茶是一件值得玩味的興趣,因何故會出現這種方便、快速式的買賣?在品味的背後,究竟現代人注重的是什麼樣的形象?

在我短暫的童年的記憶中,有一事是充滿崇敬與好奇的,有時還帶點淡淡的香氣。猶記得父親的公司開在基隆略為偏僻的郊區,旁邊的店面緊鄰著的,便是一間大型的茶行。匾額式的招牌橫放在店的上頭,木製的建築散發著一種寧靜的氛圍,入口處是一座大型的拱門,是用小時候常見的紅磚瓦砌成的。內部的擺設堪稱古色古香,櫃檯的高度約略只有人的一半(對於那時的我必須抬頭才看得見),掌櫃是父親的好友,一名身材豪壯肥胖,帶著笑容的伯伯,店內還有一張巨大的長方形木桌以及四、五張長木板凳,桌上放著的,是一列列的茶壺跟杯子(那時的茶壺與杯子不似現在常見的瓷杯瓷壺,而是暗紅色類磚瓦的色澤),茶盤上放著各式的泡茶工具,有木製的小鑷子跟小杓子,是專門用來拿取乾溼茶葉的;還有長度不同的短木棒,據我推測應該是用來搗茶葉的。店裡的四個角落,滿滿地堆了一大包一大包的茶葉(每一包都比我的身形高大),甚至延伸至店中央,有逐漸圍成圓圈的趨勢,可見數量之盛。放眼望去,成群的茶葉圍攏著中間泡茶的人們,景象看來別有一番趣味。

小時候沒事總愛泡在茶行裡,鼻子裡滿滿的全是乾燥的茶葉香,有時也胡亂地跟著喝幾杯茶。大人們也總愛聚在茶行裡嗑瓜子聊是非,繼而佐以滾燙的熱茶,一壺一壺的輪著泡,並不時用布擦拭;勤快一點的還會用熱水不停地澆在壺上,使壺身保持熱度,不至於快速冷卻;用新茶葉沖好的第一泡,必須先倒在杯子裡,晃著繞一圈,讓杯子保持溫度,第二泡才能倒下去就著口喝。如此繁瑣的步驟,相較於那些喝茶悠閒的下午,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那些大人們也終日樂此不疲。

然而在我開始求學之後,漸漸地少有時間到茶行裡坐坐了。在我國中某一年,學校山下的店面在同一時期冒出了一間間獨立式的休閒小棧,標榜著飲茶新文化,用一杯500cc15至20元的價格,可以買到悠閒的品味;同年,我甚喜愛的那家茶行倒了。看著暗沉、滿是灰塵的匾額,大門緊鎖蕭瑟的景象,我佇立良久,然後沉默的離開。

自此,我也開始喝起了以一杯計量價格的茶,大多是紅茶、綠茶,有時候我暗自希望阿里山茶、龍井茶有一天會出現在價目表上,可惜始終落寞。在品嘗某一種形塑出來的新飲茶文化時(現在大多用喫茶),我傾向精緻細膩的消費式小茶坊,好似服務愈周到、老闆愈親切,就愈能用這些建築在金錢上的附加價值,掩蓋過我那份童年珍貴的記憶,用這麼一點點的自我慰藉,去彌補心靈上的失落與內疚感。

最近,托母親的福,我有幸再喝到真正用茶葉沖泡出來的茶,雖然沒有成套的泡茶工具,但陽春式的泡茶器對我這近十年來的奢望已然足夠。居住在外,喝著母親送來的禪茶和高山茶,蜷縮在書桌前與冬日的書籍對抗,無疑是最佳的利器,融合著茶葉清香的氣味和回甘的口感,這份得來不易的禮物,似能與童年記憶飄出的茶香連成一氣呢!

2008年3月6日 星期四

僕の07年十大單曲

僕の07年十大單曲
僕の2007年十大track
作者:Unknownbeing   

去年把2006十大完成之後,我壓根沒想到一向嗜懶成性、喜新厭舊的我竟然還能再寫一次年間十張推薦。這一年,仍是有喜樂、有悲傷、有歡笑、有淚水的一年,不論是於U某人的生活中或是整個樂界,2007的確都是波瀾起伏的一年,充滿了不確定性;不過從另一個角度思考的話,或許這才是最貼近真實人生的面貌。

NO.1 本日˙未熟者 BY TOKIO   
之前似乎有在文章中寫過第一名應該是鬼束和宮野兩個人之間爭奪,結果後來TOKIO這張單曲反而最後在我的選擇中脫穎而出。這張單曲對我來說其實有特別意義所在的,他打破了我對J家歌手長久以來很深的偏見:「J家的歌曲都是些騙小女生的沒深度歌曲」。當這首歌的歌詞完全刺中心中一直存在的疙瘩時,我再也無法欺騙自己。   
延續著去年的「宙船」公式,繼續請來中島阿姨操刀,但我個人私心更覺得「本日˙未熟者」和TOKIO的契合度比「宙船」高上一個層次,「宙船」的歌詞像是看進人間百態的瀟灑,而「本日˙未熟者」則是像叛逆的少年對這世界的吶喊和不平,長瀨智也把那股熱血的憤青感覺演譯的非常好,全年NO.1當之無愧。

NO.2 僕等 バラの日々 BY 鬼束ちひろ  
鬼束的復歸對於我們這些老FANS而言絕對是感動至極,從「everyhome」到來的專輯「LAS VEGAS」都讓我們看出來鬼束的轉變以及日趨成熟,當然,小林武史帶來的扎實編曲更是原因,唯一讓人絕德遺憾的是鬼束的聲音似乎不弱以往,少了份治癒的包容,卻多了分真實感。   
「僕等 バラの日々」在「LAS VEGAS」的旅途概念中,表達的是對於迷路從不安到後來重新檢視自己這樣的過程,不管聽幾次,都還是會對歌詞中那樣的世界觀所感動呢!至於曲作仍是老樣子吧,鬼束ちひろ王道的精緻抒情曲,編曲的部分至今仍是覺得那鼓聲是神來之筆,通常抒情曲都是以弦樂來提升氣勢,以鼓聲來扮演這角色道是頗特別,這也是這張單曲有趣之處。

NO.3 久遠 BY 宮野真守  
這首ACG歌曲絕對是小本經營呈現最大張力的實力之作:沒有大卡斯的曲編加持,也沒有華麗的管絃編曲,只靠最基本的鼓、鍵盤和點綴的吉他還有不俗的主音,事實證明ACG歌曲中也是有傑作的。
這首歌初聽最吸引我的是中國氣氛的營造,但後來仔細聽發現裡面竟然沒半個中國樂器(通常要營造中國風或是民族風格時,笛、蕭等樂器常常拿來使用),只靠KB就可以營造出那種荒涼的氛圍實在是不簡單,而意境優美的詞作更是讓我愛不釋手的原因。宮野真守我最初對它的印象是在配KH的RIKU,當初印象已經很好,沒想到它唱歌到也有板有眼,不輸major系的歌手。

NO.4 Rolling Star BY YUI   
這首是我去年播放器常客中的冠軍歌曲,雖然因為和我當初對YUI的印象有著太嚴重的反差而使得我第一次聽這首歌時整個被嚇到(如果跟第一張專輯時期的她相比),不過後來卻完全被那明朗、一氣呵成的吉他聲所吸引,我常常一邊聽這首歌,一邊騎著單車馳騁椰林大道,不知不覺中就超速甚至是騎過頭了。(危險動作請勿模仿)   
這首歌精采的地方其實是編曲,兩把電吉他和鼓的搭配頗有疾走感,異常緊湊,(這是她今年另首單曲「My Generation」的不足之處)YUI的曲和唱反倒是沒那麼重要了吧,不過聽這首歌的LIVE版時,看著小丫頭在那邊大吼大叫到也覺得唱ROCK的YUI其實才是本格的她,也更有型了一點。

NO.5 talkin’ 2 myself BY 浜崎あゆみ  
「A BEST 2」和那張不濟的「glitter/fated」的發行,還有一連串的負面消息,2007絕對是AYU流年不利的一年,不過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後來發行的「talkin’ 2 myself」、「Together When…」甚至是甫發行的專輯「GUILTY」都是超水準的,不論是對現在的AYU或是AYU的嗓子來說,這種較黑暗的搖滾的確是能發揮較大張力的曲風。   
HΛL的編曲有時候會給人有華而不實的浮誇感,尤其是在非他們專長的搖滾曲風時,總覺得沒有他們本色的電子音樂來的討好。「talkin’ 2 myself」算是它的雪恥作吧,弦樂用的極為到味,不但沒被強烈的節奏吃掉,而且把氣勢的層層堆疊做的很好。AYU的詞作則是會到了她擅長的批判領域,歌詞中的「君」其實就是「自分」,連問4個問題勉勵自己繼續向前,對於那時候的她而言,這首歌對她自己來說,應比歌迷而言意義更重大吧!

NO.6 CLAP & LOVE/Why? BY 絢香  
連續兩年選了絢香的作品,但是她今年的兩張單曲實在是和去年的兩張殺必死芭樂單曲很不一樣,「Jewelry day」是以木吉他為襯底的溫暖抒情歌,而我選的「CLAP & LOVE」更是破格之作,電吉他和呼應標題的拍手聲很能帶出嘉年華會般的熱鬧氣氛,松浦晃久經手的編曲總是很特別呢!配上本來就已經精采的曲作,充滿一種野性的美;「Why?」我喜歡的是編曲那種夜雨裡獨行的感覺,電吉他貫串全曲作襯底,以及越到後面越為激昂的旋律,真的頗搶耳。   
這張單曲起先吸引我去聽的動力是搭上FF VII CC的「Why?」,雖然一開始完全不覺得這首歌的氛圍可以match遊戲本身的世界觀,直到後來在youtube看到了ending畫面,那悲壯的劇情以及當時響起的「自由な人は不器用で 自由な人は不安で」歌詞,讓我不禁感嘆自由的代價。

NO.7 DAYBREAK’S BELL  BY  L’arc-en-Ciel   
其實以前不是沒有聽過LARUKU的歌,但是一直沒有讓我大愛的歌曲這樣的契機(去怪鋼煉XD),這次搭鋼彈OO的順風車,讓我一聽就深深愛上了這首的黑暗氛圍。對於鍵盤控的我來說,KB於這首歌的運用絕對是最吸引我的橋段,貫串全曲的「鐘聲」主題,其實不只是突破黑暗的破曉晨鐘,而是以審判者的姿態,提醒生存在末日的邊緣人們,審判日將近。   
曲編的縝密度絕對是2007最複雜但也最嚴謹的作品,延續著「MY HEART DRAWS A DREAM」的浮游感,hyde的聲音更是唱出了戰爭的不確定性以及無奈,編曲的鼓聲是另一個值得大讚的地方,那不規則中略顯狂野的節奏很吸引我。歌詞的部份則是滿標準的鋼彈系歌詞吧,但是搭配這OP的前15話比起戰爭作,更像是政治角力教學錄影帶,這點反而很微妙。

NO.8 アンインストール/Little Bird BY 石川智晶  
我不否認其實聽這首歌的時候我有八成的情緒是把這首歌當做梶浦去聽的,不過無損這兩首歌曲的精采。「ぼくらの」故事雖是舊的,但絕對是2007題材最為深刻的動畫作品之一,tie-up這個動畫的四首歌曲也都緊繞著這個主題,做以不同視角切入的印象再現。
「アンインストール」起首的和聲重唱充分了展現石川不凡的功力,主旋律的部份即為流暢,配上相對之下不顯得太凌亂的編曲,很能詮釋出動畫本身的世界觀,儘管歌詞實在是火星至極…。「Little Bird」的抒情氛圍以及旋律相形之下沒那麼特別,但是豎琴的活用實在是流行音樂中不太常出現的手法,頓時讓樂曲變的有個性起來。

NO.9 明日晴れるかな BY 桑田佳祐  
「明日晴れるかな」最吸引我的是那種回首過往的念舊感,背景的管絃樂營造出一幅深黃的暮色意像,很符合歌詞中的緬懷主題,說是2007年中最為溫暖的歌曲也不為過。其實這首歌跟我以前聽過的Southern All Stars的歌曲(ex:「TSUNAMI」、「愛と欲望の日々」)頗有分別,這首頗為溫柔的歌曲是不曾存在我印象中的,不過這樣的感覺有一半應該是來自於最後的孩童歌唱,讓桑田大叔瞬間變成了桑田爺爺。

NO.10 Smile/君の傘 BY しおり  
第十名選了若不是朋友介紹我一定不會去聽的好歌。其實當初有點猶豫到底該不該把這首歌曲放進10大,因為「smile」在2005已經在indies發行過,直到今年しおりmajor出道後才又把它加些弦樂後做major cut,不過後來想著這首歌對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人來說實在是上佳之作,所以還是把它放進來。   
「Smile」本身旋律已不錯,しおり扎實的唱功更是讓這首歌變的不凡的主因,簡簡單單的編制,卻讓人聽的很舒服,心情為之沉澱;「君の傘」的編曲則更POP一點,旋律比起「Smile」沒那麼搶耳,但那種在雨天中等待的深沉感我也很喜歡。

特別賞:グロリアス マインド BY ZARD   
泉水姐的去世絕對是2007年最令我難過的事情之一,不過人就是很犯賤,常常都要等到失去之後才會回想起當初的好。有好一段時間我暫停了聽新曲,只是不斷的重複ZARD一張又一張的專輯,猛一回頭,原來ZARD已經在我的生命軌跡中留下這麼多。
掛著最後一張單曲的「グロリアス マインド」不論是詞曲編都不能算是ZARD的水準以上之作,但一想到泉水姐在病中仍是一心想要創作的那份執著,心中仍是感動,或許「グロリアス マインド」對我們最後的意義不是歌聲,而是只屬於ZARD的「精神」吧!

在你的背影裡失序

在你的背影裡失序
作者:百穀青

以為我抓的牢嗎/你身後曳得長長的影子
滑溜/溜過隙間那些受潮的光影
贈予的眼淚很廉價大概/缺乏功能性且太過
狹長/曲折了那些灰灰亮亮的霉味/嗅出你容顏我的眉梢
心尖你的美你的厭/眼淚瑩瑩的細故/載不住
是你失去了我還是我失去了你/看不看你的眼/辨證沒有意義
因陰影是水痕給燙焦了你容顏的失序
因我在你的熔岩裡死去

風雪過後

風雪過後:由中國雪災看人口大移動
文/論壇小組

中國全境於今年一月初開始,數波低溫的襲擊在各地引發雪災,其中以華南受害最為嚴重,許多基礎建設在暴雪中被摧毀,而交通更是全面停擺。適逢年節,交通的全面停擺讓中國人口大移動的問題浮上檯面。
大規模人口移動本是許多國家遇到重要節日的正常現象,每逢春節台灣各地交通亦然雍塞不堪,但若將中國大陸的人口大移動單單視為台灣人口移動的放大版,就漏失了許多現象的根源。

在這次暴雪中,最令人矚目的不外乎是幾十萬農民工所聚集多日的廣州車站,如此萬頭攢動的景象被人譽為六四天安門事件後最大規模的群眾聚集。這看似一個因雪災而起的問題,但從實質層面看來,這問題應回歸到“春運現象”。春運現象”的核心表現形式事實上就是“遷徙現象”,而在中國大陸的遷徙人口中,含有大量的農村人口。由此看來,我們需要關注的是:春運問題是怎麽産生的?爲什麽這麽多農民工無法就地過年,而要想盡辦法在這個時段內回到家鄉?這問題的癥結,在於中國都市經濟繁榮背後的「城鄉二元體制」。它讓數億農民工在城市中無法安居落戶,一年只得在過年期間返鄉與家人團聚,而許多家庭更是仰賴農民工帶錢返鄉以度日;因此惡化了人口遷徙的問題,更引發許多社會問題。

什麼是城鄉二元制
大量農村人口湧進都市所造成的「盲流」問題是我們熟悉於國高中課本的內文,為了農村人口流進都市造成社會問題、影響市容、都市化;中國人民共和國於1958年1月9日,毛澤東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其內文為:公民由農村遷往城市,必須持有城市勞動部門的錄用證明,學校的錄取證明,或者城市戶口登記機關的準予遷入證明,向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辦理遷出手續。
這樣的制度,本身並非完全為了解決盲流問題而存在,更根本是為了鞏固中國共產黨根基:以廣大的農村為主,避免人口流進都市造成都市化而步上資本主義的路線。但就如非法走私:雖然訂定了關稅來阻擋外來貨物,但只要有需求與供給存在,貿易就會想盡辦法地以各種形式出現;反觀農民工問題亦然,農民工之所以被稱作「農民工」就是指這些人是從農村進入都市的工人,政府不允許農民在都市落戶,但城市中對於廉價勞力的龐大需求還是讓農民爭先恐後地進入都市工作。

農民工的生活
在城鄉二元體制下,大量湧入城市工作的農民工們,因為法遷移戶口,不能在當地安居落戶,以致他們也沒有辦法享有醫療、養老和失業救助等方面的福利,小孩亦無法進入當地的公立學校就讀。絕大多數的農民工,住在工廠宿舍或在外租屋,他們全年僅僅春節回家一次;一年只有那兩三個星期,是過正常人的生活。在社會關係上,在城市居民眼中,農民工屬於不同國度的另一群人,縱使被當人看,也只能遭到如同次等國民般待遇。
日前一份南京市外來農民工城市生活狀況的專項調查資料顯示,大多數農民工是自己租房住,人均居住面積不足5平米的占了近一半,而平均每人每月用於看病的醫療費僅爲16.18元,僅佔支出的1.85%。合肥市各家醫院年底出現民工就診高峰,折射出平時民工的健康問題得不到關注的尷尬。在去年5月初衛生部近召開的中國職業病防治工作通報會上,衛生部衛生監督局有關人士表示,農民工是受職業危害嚴重的人群。據《重慶晨報》報道,女工陳麒穗在某燈具公司打工僅4個月,體內鉻含量竟超標1萬倍,造成嚴重鉻中毒。
而在勞資關係的衝突方面,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已成爲不可忽視的問題,連續幾年來,每到年底一場全國性的清欠風暴便風起雲湧,年關過後又悄無聲息。據7月1日《重慶晨報》報道,近300重慶民工,因4個多月工資近500萬元被專案業主拖欠,遂罷工抗議。不料,專案業主找來全副武裝的人員,對工人實施蓄意報復。此外,工資遭到拖欠的農民工就算在向法院起訴而獲勝之後,判決卻又屢屢得不到執行,於是中國街頭經常出現農民工當街賣判決的奇觀。《資訊時報》報道了今年7月17日廣州街頭6名農民工當街將26萬元的法院判決書以5萬元低價出售的新聞。
而農民工大量移出間接引來的問題,便是數量不斷增加的「留守兒童」:根據湖南長沙召開的「全國關愛留守少年兒童工作現場會」透露,目前全中國共有二千二百九十五萬餘名留守少年兒童。由於80%左右留守兒童的監護人都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因此往往造成監護質量下降;有少數家庭甚至出現“逆向監護”,留守兒童還要給年老體弱的老人洗衣做飯、買藥看病。進城打工的農民工收入不僅沒有隨經濟增長而增加,反而因物價上漲、貨幣貶值等原因而下降,種收入狀況,致使大多數農民工們在城市裏居無定所,無法也無力解決子女的撫養教育問題。更不公平的是:戶口不在本地區的人(農民工),其子女入學,每所學校就要以贊助費等各種名義收取額外的入學費用。這種超出城市孩子幾倍的高學費,常常使許多農民工子女被阻擋在城市校門之外。不僅如此,有些城市的學校乾脆不准農民工子女入學。

可能與可行
為了改善農民工因城鄉戶口二元制而成為弱勢的一群,大陸學者在中國這次暴雪災情較為穩定後,即將向中共人民代表大會遞出了一份連署文件要求廢除城鄉戶口二元制以消除這個制度所帶來的人權問題。而近兩年來,胡溫政府也積極介入農村教育,加強農村的硬體設施、及醫療設備,並透過2008年實行的「勞動合同法」提高農民工在城市工作的薪資;某些城市已經把定居城市的農民工稱為「新市民」(例如無錫的『新無錫人』),開始給予他們市民待遇。中國政府希望,透過這樣的努力可以使城市裡數以千萬計的農民工轉變為「新市民」。
而面對中國政府如此前景樂觀的以溫和改革方式想改善農民工的情況,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陳志柔批評,中國政府的制度是治標不治本。他說:「這些政策措施無法根本解決三農問題,亦即無法提高農業利潤,無法改變農民離土離鄉出外打工,更無法促進農村基層政權有效運作。戶籍制度及土地產權的根本改變,將會衝擊當前既得利益群體的資源分配和遊戲規則。」就譬如『《勞動合同法》,短期內明顯提升在城市企業工作的農民工收入,但也造成勞資關係緊張,勞工抗議急遽升溫。』事實上,人口零移動是任何一個國家無法達到的,而農民工問題並非更好的待遇或者自由遷徙、落戶就可解決;若農村無法提供就業與發展需求,再好的待遇或者基礎建設的改善都無法解決人口都市化現象以及這些現象所帶來的問題。
雪災過後雖災情漸趨穩定,但接下來的改革浪潮正一波波打向胡溫政府的高塔。中國政府會如何因應?雪災平息,但中國政府的政策改革雪災才要開始。

台大竹北分部誕生計畫

台大竹北分部誕生計畫
耗時8年尚未完成的…產學合作新起點?

前言
台大要將在竹北設立新校區!有什麼學系會搬遷過去?在社科院、法學院都想要搬遷回總區時,竹北校區能發揮怎樣的功能呢?為何這件事又情牽涉到政府政策的反覆?本專文將為你爬梳其中交織複雜的關係。

許躍儒

2001年9月,前校長陳維昭參加台大竹北分部的動土典禮,提及「工學院、電資學院、醫學院、管理學院以及文學院,都會在適當的時機陸續的進駐竹北。」2007年12月,副校長包宗和在受訪時提到:「我們希望在明年年底做完基礎建設。」這塊位於新竹高鐵站約5分鐘車程,分兩期共40多公頃,2001年估計市值74億的土地,這七年來,除了鐵皮環伺,外觀沒有任何的改變,不禁令人疑惑竹北分部興建原因,以及進度拖延的原因。

總區飽和,另求發展
陳維昭校長任內,公館本部校區的土地逐漸飽和,再加上學生人數不斷增加,從一萬多人增至三萬兩千多人,社科院、法學院都有計畫搬遷回總區。為了解決土地不足,尋求第二校區另行發展,有其絕對的必要性;但最大的障礙是缺乏購地資金,當時的新竹縣縣長林光華,表示願意由新竹縣政府捐錢給台大,再由台大向縣府購買該土地作為第二校區。
另一個考量是台大缺乏與新竹科學園區密切的產學合作管道。有鑑於清大、交大與新竹科學園區長期的密切合作,前校長陳維昭認為有必要在新竹設立新據點,此提案於2000年受教育部通過。

經費來源,企業募款
時逢校園財務自主的方案,各校成立校務基金,自負盈虧。教育部的撥款,只佔整體校園經費來源的一部分(台大約佔40%),而此部份經費是不可撥用到第二校區上的,加上當時校方於校務會議達成共識,為避免總區的資源被分部稀釋,原則上校務基金不補助第二校區的籌建,也就是說,第二校區必須自籌經費。
如同所有要建新大樓的科系一樣,最頭疼的是經費問題,而台大有解決資金不足的慣用手法:企業募款。企業募款通常會要求於建築體上,留下企業體的紀念物或要求資源共享。前者如國泰人壽捐助台大法學院,希望在每扇門漆上象徵國泰的黃色;後者如友達與明基捐贈明達館,則享有一整層的使用權。其兩者的關鍵差異,在於後者具有產學合作的價值;因此,將產學合作與大樓捐贈綁在一起,是近年來興盛的捐贈模式。
而竹北分部打破過去各系單獨談條件的模式,於2007年統一頒布「竹北分部產學合作策略聯盟規畫書」,讓每個認捐的企業主,有一定的保障與合作措施可循;這個策略,使得原本不順利的竹北分部企業募款,有了顯著的成長。
除上述的經費問題,台大竹北分部與「新竹生醫園區」曾規劃連帶發展,使得生醫園區的規劃列為優先考量。這也是竹北分部建設緩慢的原因之一。

生醫園區,夢想起點
在2000年前後,台大受政府委託,主導新竹生醫園區的規劃與籌備工作。但到底是經建會先有這個想法,抑或前台大醫院副院長許世明先有這個構想,後來經建會再同意,再邀請台大幫忙。我們不得而知。
許世明教授,新竹生醫園區的關鍵人物。長期於美國從事免疫組織病理的研究,論文引用次數超過一萬二千次。1995年返台,1998開始籌備生醫園區(根據2002自由時報的報導),2002年跟經建會、當時行政院長張俊雄、與陳水扁總統進行簡報,受到肯定。之後擔任新竹生醫園區執行長。
新竹生醫園區的最大特色,在於中心醫院與周遭產業的密切合作。許世明認為,「生醫園區一定要擺脫過去新竹科學園區的作法,不能只以製造、代工為主,而忽略了與學術界的合作。」因此生醫園區將設置大型醫學中心,以此大型醫學中心為核心,與周遭的產業進行交流。許世明2001受訪時表示:「期待用新竹生醫園區,為台灣的生醫產業奠下良好基礎。」

兩組人馬,台大勝出
當時除了台大醫院外,也有另一組團隊想要擔任新竹生醫園區的籌備工作。由清大、交大、陽明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及台北榮總所組成的三院兩校聯盟,在2001年向經建會提出生醫園區的規劃案。經過數次協調後,最後由台大主導生醫園區的籌備。
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大學之間有趣的競爭關係。台大會表示「清交跟竹科的合作關係很好,我們也要在新竹設立據點」,其他院校會表示「這麼龐大的案子,這麼可以擴張我們醫學研究實力的案子,不能讓台大專美於前」。而陳維昭也認為,交大系統不滿意生醫園區由台大主導,是生醫園區進行的阻礙之一。總而言之,各校都希望擴張自己的實力,而這之間存在著巧妙的競爭關係。
在竹北分部籌備時,新竹縣長曾要求台大能在當地設立一綜合型的醫院,台大也加以允諾。但存在經費不足的問題。後來生醫園區籌備工作由台大主導後,由於生醫園區經費來自國家,因此台大希望把大型醫學中心設置在生醫園區。2003年,行政院裁示新竹生醫園區和竹北分部兩案合併規劃。實際上,許世明除了新竹生醫園區執行長之外,也兼任台大竹北分部籌備主任。在他的規劃中,希望竹北分部能跟生醫園區密切合作。因此竹北分部的籌備工作就慢了下來,重點被放到生醫園區。

政策反覆,台大徹手
生醫園區的籌備工作困難重重,除了之前所提三院兩校的競爭之外,這一個預算高達130億的重大國家公共工程,由台大這一層級的單位進行協調,是有所障礙的。但整個籌備工作還是緩慢進行中,2003年台大委託國際性顧問公司進行規劃,2005年台大與六家民間企業合資成立「臺大新竹生醫園區民間開發公司」,從事整個園區的規劃、招商、與營運管理的工作。
但是這個公司還沒有成立,2006年初,許世明教授與一些參與的教授,已被告知不用再參加新竹生醫園區的籌備工作。2006年8月,國科會正式從台大手中收回新竹生醫園區主導權。台大,就此不再參與新竹生醫園區的籌備工作。
台大為新竹生醫園區進行的籌備工作,突然終止的原因請見本刊專門討論。在此不贅述。但總而言之,台大從整個計畫中撤手,使整個生醫園區規劃進入停滯。首先,新竹生醫園區希望大型醫學中心能與周圍廠商密切合作。但是目前國內可以營運另一大型醫學中心的團隊,只有台大。當台大撤走之後,此醫學中心缺乏適合的經營者。第二,第一期的公共工程十三億已經發包進行,而這個規劃是把醫院考量進去的。因此要是不要蓋這一醫學中心的話,那麼整地工作勢必重來。
根據國科會2007年9月向行政院呈報的生醫園區修訂案,已經沒有醫學中心的設置,並把方向設定為新藥及高階醫療器材研發。陳維昭受訪時表示,中研院新任院長翁啟惠曾希望台大再度重回規劃團隊,但是台大尚未確定接受。

竹縣緊張,加速進行
台大退出生醫園區規劃團隊後,造成新竹縣政府的對台大竹北分部的緊張。多年來,台大「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已造成新竹縣政府的不滿。2005年6月台大曾表示要興建7000萬的行政大樓,但後來卻因成本不符而取消。2007年2月,新竹縣議會提案,要是台大竹北分部在九月以前還不動工,將收回土地。
在台大退出新竹生醫園區籌備後,2006年8月台大與新竹縣政府組成「六人小組」負責竹北分部的籌備工作。力晶集團黃崇仁董事長擔任募款工作的召集人後,募款速度增進許多。主要資金來源,都來自生物科技產業。至今台大已獲得第一期共近9億的捐款,並決定由校務基金撥款進行整地的工作。
包宗和副校長表示,現有大學部與研究所將不會搬遷過去。但是預計在那邊成立一些新的研究所,包括國發所的客家研究組,醫學院的一個研究所,將會在竹北分部成立。至於要搬遷過去的研究所與企業產學合作的需要能不能相符?包宗和表示:「將由我進行協調」。
每個學校建立第二分部的過程,都充滿阻力。東海的新校區被抱怨生活機能不足,政大的竹北分部無疾而終,台科大的清水校區歷經8年尚未完成。而台大竹北分部的案子,又牽涉到「新竹生醫園區」這一合併規劃又政策反覆的事件,更顯複雜。現在,竹北分部正在緩慢進行,生醫園區宣佈暫停。未來的發展如何,有待一步的追蹤。




事件史
2000/5 教育部通過台灣大學竹北分部的申設案;包含管理學院、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電機學院,以及500張病床的醫學中心
2000/5 竹縣捐贈74億土地款給台大
2001/5 台大與「三院兩校聯盟」,各提出竹北生醫園區的規劃案給經建會
2003/4 經建會通過生醫園區案,確定由台大主導籌備工作。預計2006/8開始營運
2003/10 行政院裁定台大竹北分部與新竹生物醫學園區合併規劃
2005/2 台大提出將由校務基金撥款7000萬興建竹北分部行政大樓
2005/9 台大與六家民間企業(漢鼎亞太公司、台灣人壽保險、建邦顧問、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台灣工銀與世正開發),合資成立新竹生醫園區民間開發公司
2006/1 許世明等生醫園區相關教授被通知不用再參與規劃
2006/8 國科會收回台大生醫園區主導權,由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接手
2006/8 成立台大竹北分部六人小組。台大三人,竹縣三人
2007/2 新竹縣議會提案,要是台大竹北分部在九月以前還不動工,將收回土地
2007/10 力晶等公司與一名匿名人士捐贈近9億給竹北分部興建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