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

答「野百合幽靈」一文

◎台大大陸社(大陸社的部落格

本文係回應許躍儒在意識012刊的文章
《野百合的幽靈迴盪——評大陸社社刊「爝」》


一週前,許躍儒投書意識報,以社刊"爝"為例子,批評這份刊物只能侷限在空喊口號而無法關注實質議題。

如果從"實實在在的議題"這個標準上來看,這份刊物也許不是那麼具有"功用"。不過,有幾點我必須做出澄清和說明。事實上,這篇刊物原先的目的,主要還是社團刊物的初試啼聲。在封面上,我們清楚地寫下了"大陸社社刊特別號",希望透過報導這樣一個活動,為正式的刊物來鋪路。我們向每個社員邀稿,讓他們自由撰寫對學生自治議題的想像或是活動的記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裡面有積極的呼籲,也有質疑的聲音(例如:"寫這篇文章。我不想改變什麼,也無力改變什麼。"這句話,的確是作者真正的、否定的結論,而非"自遣自懷以自high的過於高雅傷痛"),作為這樣性質的刊物,我們倒是沒有預設任何前提或想達成的目標。

此外,沒有把"實實在在的議題"報導出來,也的確是我們較缺少的,畢竟過去這樣子的報導方式極少為大陸社所採用。以往我們對議題的探討,主要是把重心放在開放的社課上,希望藉由社課,讓參與的人能夠對這些議題能有較深刻的了解跟討論,關注的面向也不僅限校園議題。相較於"懶人包"式的資訊提供者,過去大陸社對外往往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平台,一個能讓大家較為深入參與、交流的平台:在社課之中,我們討論著「不平等」如何形成一個穩固的歷史社會現象;全球化如何透過WTO遂行其意志;透過讀書會,我們討論早期全球化如何形成,資本主義如何以殖民者的姿態重整數百年前的國際貿易。此外,我們貼在社辦牆外的海報往往提供重要時事議題的呈現,並且歡迎公眾在留言版上發聲,激盪大家的討論,而不只是單向的"報導"、"告知"。因此,我們的刊物在多元並呈的同時,少了些銳利的分析,卻期許著自己能夠擁有足以容納公共平台的熱情。

一份刊物,是一個社團某些價值的反映;對刊物想像的不同,也是社團價值的不同。

進一步講,在這樣的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到,隨著每個社團的經驗、價值、條件不同,所適合的方向與實踐方式也可以有所不同。我不反對大家提出對議題性社團的想像,但如果大家在討論之前就已經打算將自己的價值強加在別人身上,就只會造成反彈與困惑。

許躍儒先前的文章,激起了社團間有關自我定位、以及社團方向的討論。無論我們是否能認同他的論點,這至少是個反省與檢視的機會。希望這篇文章能作為一個開端:停止情緒性的語言,在一個平和的氛圍來討論社團所應該扮演的角色。我們歡迎許躍儒向我們提出在校園議題上頭的建議,也歡迎各種價值與我們目前社團的方向進行辯論,不過,那不代表我們需要一個披著校園議題外衣的幽靈,希望把它召喚出來的人,也能記得將它帶回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