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日 星期三

音樂社群的公共領域‧招募與吶喊

曇花一現的激情


2008年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主辦單位毫無預警的將低音號、上低音號在比賽項目中除名,消息發布後,主辦單位的網站留言版頓時人氣暴增,此事件立即引起音樂社群的熱切關注,國家交響樂團低音號演奏家段富軒老師隨即發起全國性網路連署活動,試圖力挽狂瀾,卻已無力回天。針對此事件的討論也進一步延燒至比賽的意義、公平性及參賽者動機等積累已久的議題;然而,儘管最終反方的訴求未順利達成,主辦單位也沒有對次年的比賽予以任何承諾,所有相關的議題討論竟戲劇性、卻又似乎是預料中的隨著比賽落幕而嘎然中止。


「根本的」問題在哪裡?



為什麼多數學習音樂的人積極參加比賽、或者嚮往在藝術名校取得文憑?為什麼日劇《交響情人夢》千秋王子一心期盼前往歐洲深造?什麼樣子的人可以在高水準的音樂廳演出?什麼樣子的人我們會稱他為音樂家?


這些問題也許對你來說都不陌生,但你是否留意過,什麼樣的時機會出現這些討論?究竟是誰在討論?以及討論的後續發展是如何?


鬼打牆式的討論習慣



針對舉凡音樂教育、比賽、藝文時事等各種音樂文化議題,人們會在網路論壇上熱烈回帖,或於茶餘飯後時高談闊論;然而,往往如此心得感想式的心情抒發,對議題本身並未發展出進一步的討論或更深刻的省思。此類議題非旦非同小可,甚至觸及結構、制度、乃至文化習慣等非三言兩語能夠道盡的面向。


雖然現下的音樂社群不乏有深謀遠慮的有志之士,試圖在期刊、網路論壇發表觀點完整且深入的議題探討,但這樣的論述往往是孤立的,甚至被冠上「文謅謅」和「曲高和寡」的標籤,所以即便偶有深思熟慮之作,也難以集結志同道合的有心人,一同激盪、形成討論。


音樂社群的公共領域



我們喜愛音樂,卻不常問我們究竟是如何、以及為什麼喜愛音樂?意識報藝文副刊嘗試以更嚴謹的態度,為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進行更深刻的檢視與探討,希望藉此反思能夠進一步刺激人們對於「音樂藝術」本身的想像。在接下來幾期的規劃,我們會嘗試進行以下幾點方向:


1. 進行台灣藝文事件、議題報導與人物專訪

2. 蒐集並整理台灣音樂社群的相關資料,爬梳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與流變

3. 介紹各種音樂社群中的人物、制度、社群表徵等,比較各地音樂社群文化的異同

4. 開闢藝識討論區,嘗試營造出音樂社群的公共領域


我們追求藝術真善美的本質,但非僅止於品評、賞玩藝術,希望意識副刊的嘗試能夠拋磚引玉,並且歡迎大家踴躍投稿討論,或是加入意識報藝文小組與我們一起努力,期許為音樂社群引出截然不同的文化視野與格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