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7日 星期五

回顧第二十一屆學生會

◎陳聖為

不同的光景

過去這一年的校園議題相當緊湊——NTU板上的問題每天都有學生會福利部的成員在回覆、懶人報出現在校園內許多小角落、朋友們的批兔個版開始出現福利部專 案的轉錄文章,如「百大砍樹趣」「新體收入的真相」;甚至到了最近,你還在椰林大道上被抬轎的鑼鼓陣給吸引,然後你聽聞那是學生會主辦的百大維新活動。學期即將結束,本屆學生會的任期也要到尾聲了。或許過去很多同學認為,學生會與我們的生活沒有什麼相關。除了電影節或會員證,我們常常不知道學生會還多作了些什麼。但本屆學生會推動許多讓我們耳目一新的政策改革,這樣的成長,值得我們一起來回顧。

政策一:績優福利部

回顧本屆學生會,與過去最大的不同點,就是福利部的編制擴大。近幾年來的福利部部員往往只有兩三人,甚至還曾有連福利部長都難產的情形發生。福利部的業務範圍廣大,卻只有少數人負擔著校園內大多數同學生活中所遇到的不如意。

本屆學生會看到了這點,因此對福利部大幅改造過去的學生會在處理校園議題時,面對同學的困難,往往缺乏較深刻的探討。舉例來說,當同學面臨了體育設施不足的問題時,過去學生會的處理常常是以要求學校增設體育設施,在帶回校方「經費不足」的回應後,議題便結束了。但本屆學生會從上任的八月份開始,便以較有層次的方式處理體育場地問題:先了解體育場地是否不足?為什麼不足,問題出在哪裡?該是哪個單位負責處理的?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的話需要哪些條件來配合?怎樣的體育場地使用設計,才是最合理的?

不同於過去僅止於「開口要福利,沒有得放棄」的對校方要求,本屆學生會面對福利的態度相對柔軟。他們願意在傾聽同學與行政單位雙方的看法後,以理性的態度 深度研究。在謀求學生權利之前,讓學校明白學生會有做足功課,且有合理的原因提出要求。這樣不同於過去的福利部,讓本屆學生會相對讓同學印象深刻。

政策二:藝文主軸化

本屆學生會除了在福利部上有卓越的表現外,文化部與活動部的處理也很細緻,暗暗傳達了他們對於社會的關懷與呼籲。文化部的電影節在主題的選擇上以貧窮、性 別、等主題進行劃分,過去的電影節雖也有類似的片單,但定調在本屆是特別明顯的。另外,剛結束的搖滾音樂祭也有類似的理念。不找偶像明星來演唱,所邀請的 樂團全為地下樂團,並搭配了多場季前講座,如死刑存廢、動物權、公平貿易等等,試圖傳達出反叛與關懷的精神。

改變一:學生的辯論與參與

投入了這麼多的時間與努力,帶給這座校園的具體改變是什麼呢?社區總體營造有一句經典的名言:「社造的重點是造人」。是在一個個的案件當中,讓社區的居民動起來,更關心公眾事務、更願意自己負責。若從這個標準來看,那麼台大的學生們有了什麼改變?

這些改變或許能從NTU板上看出一些端倪。在這一年來,對校園議題的討論變得熱絡起來,和過去不是廣告文就是 遺失文,要不然就是企業徵才的狀況有了很大不同。對於NTU版版主oo000oo提到:「過去這一年,常常會出現HOT,到了晚上人氣時常會破200,每 天的文章數量也增多。」「這一年我深深感覺到板上討論議題的風氣相當熱絡,以前是久久才會出現一個熱門討論、重要議題,現在則是同時會出現好幾個熱門討 論、重要議題。」

除此之外,學生們也更願意參與與自己切身相關的訴求活動,甚至自行組織起來形成訴求團體,例如男十三舍的議題中,男十三舍胞主動組成工作小組,向校方爭取 到道歉與補償;或是農藝系自主發動的遊行等等。過往這些抗爭不僅稀少,也大多有異議團體或學生會帶頭。現在這些「運動經理人」換人作看看,學生們體認到權 益需靠自身的爭取。這並不能完全歸功於學生會,而應該說這年和其他次級團體的合作下,打開政治空間,開啟了新的「風氣」。

改變二:次級團體的連結

在本屆學生會的活動中,有很多其他社團參與的影子,台大校園內的次級團體也有欣欣向榮的趨勢。與過去不同的是,校內的異議性社團過去與學生會處理的議題往 往較不相同,舉凡大陸社或是大新社等,切入的角度都會在社會層面,在校園領域琢磨的比較會是學生會。但在這一年當中,各個次級團體與學生會共同關心校內議 題的次數變得頻繁,也有了合作,並為這座校園帶來了另一種新的可能。

改變三:不再忽略學生的校方

校方的行政單位在這一年中有了什麼樣的改變呢?我們詢問與校方最有接觸的學生會長。「應該說他們比較怕我們,也比較討厭我們了!」許菁芳的答案是很認真 的。「人家不會怕的時候,就是你根本沒有力量的時候,你要先證明自己有力量,才有資格談改變。」她還舉例說,「像是因百大維新而召開的校務發展說明會,聽 說學務長等人沙盤推演了一個下午。」的確,若學生自己有做足功課,校方會才會認真的看待學生提出的要求。行政人員並不認為自己是做服務業的,公務員也不會 是服務業。學生不能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要被尊重,自己的要求是一定要被接受的。學生得說明提案背後的依據,才能與校方據以力爭。校方也才會看重學生的發 言,不敢輕易的敷衍學生的訴求。

施政成果

本屆學生會的福利部在組織上很不同於以往,那麼實際運作的成效是如何呢?我們整理了福利部在ntu與ntusa版上的發言,發現這一年來處理的議題至少共有45個。其中還有持續追蹤,尚未結案的16個。點出了結構性問題的有16個集中在下學期,顯得下學期的福利部運作逐漸純熟。另一方面也是上學期的議題有些過於瑣碎,沒有什麼好分析的。而具體提出改善方法,並獲得校方處理的有19個,約佔4成左右。

在沒有得到處理的26個案件中,扣掉福利部自己沒有提出具體改善建議的,大約有10件左右。換言之,這些案件雖然提出了具體的改善建議,卻不被校方採納。 以舊體施工延宕的例子而言,整個問題出現在整個工程招標與合約的規定,而不僅僅是在校內的監督與了解就能解決的狀況。它的層次牽涉到整個公部門營繕法規的 修訂,雖然福利部在下學期推出了專文探討,但除了「提早注意外」也別無他法。

結論與願景

回顧當年許菁芳所提出的政見「藝文主軸化」「福利部社團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落實。不過當年提出的一些福利牛肉——如新體開放、施工安寧中心——大多因 為不夠熟悉校方行政官僚的運作而跳票。面對這些在校園中複雜且充滿變動性的議題,學生不一定能在短時間中衝破結構帶來的侷限。在個別的措施面對侷限的時 候,如何保持一個理想的藍圖,並持續向前邁進,這是日後的學生會在擬定施政方向時,必須謹慎借鏡的。

在「藝文主軸化」的部份,以「反叛」或「社會關懷」為方向值得讚許,但還必須進一步思索「這些精神是否有在台大深根」。否則這些活動只是將「錄影帶店租的 到的電影」和「其他社團也會辦的演講」湊在一起,曲終人散後依然什麼都沒留下。而在「福利部社團化」的部份,則不能不佩服他們的用心。當仔細的追查每一個 議題並提出舉體改善時,不僅是個別案件小恩小惠的改變,而是讓這座校園的學生、社團、行政人員都動了起來。

福利部也曾面對過質疑的聲音,認為現 在的福利部就像褓姆一樣,照料著台大學生所有的提問並且清理乾淨。但是學生長大之後,就會忘掉褓姆替他做的一切,也不會累積下什麼。這是個合理的擔憂,但 這是因為現行的學生會在一片議題荒蕪的學生自治領域中開疆闢土,所以什麼都幫忙,什麼都接手。可是這樣的組織模式不可能長久維持,也不可能是常態。從一個 公民社會的角度看來,「自己的權益自己爭取」這樣的概念才是健康的常態。我們可以想像,在學生自治的概念逐漸普及到所有學生的生活中後,每個議題都有它相 關的次級團體主動出面解決,而非凡事都要學生會出面。這在現在看來或許是遙不可及的,但有朝一日,我們一定能夠實現這樣的「遙不可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