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國王的飯碗?

◎蕭彗岑(社會四)

青年失業率問題

3月18號聯合晚報引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目前15至24歲的失業率達平均失業率近2.5倍,其中又以大專畢業生占多數。2003年,商業週刊819期就已經刊出「學歷大貶值」專題,認為教改之後,大學數量和畢業生增加,就業市場上,大學文憑已經無法成為就業的保障。

實習方案之誕生:為青年謀工作

2009年5月開始,到2010年9月,由教育部和勞委會辦理的「企業職場實習方案」,目的是舒緩失業問題,並同時增加大學生職場經驗。由政府提供薪資,企業界提供實習職缺,學校提供近期畢業學生。而這些企業實習的學生,每個月大約可得到22000元的薪資。

成效評估 企業願不願意續聘

22000被詬病為政府全面定價了大學生的價值,而藉由這項計畫進入職場的人,在企業界實習的過程中,無法學得真正的工作經驗,反而成為打雜的雇員。今年三月,經建會提請教育部評估此方案是否能夠續辦。

第一波的企業實習方案在青年勞動聯盟、學界、大學畢業生間引起撻伐;第一波3.4萬實習生中,大約有1萬人解約離職。當勞團、學界、名講紛紛批評執政者短視近利的時候,104人力銀行和波仕特的調查結果卻反映出支持企業實習方案的傾向。

104人力銀行抽訪為會員的企業對22K實習生的看法,有8成參加實習方案的企業表示願意自己花錢續聘這些人力,另外有6.3成的企業願意自掏腰包增加薪資。

除了104人力銀行的調查,波仕特市調網(http://www.pollster.com.tw)針對會員抽訪,根據回收的1608份問卷進行的統計,針對「是否贊成政府於今年續辦大專生企業實習計畫」有五成的受訪者表示贊成,兩成表示非常贊成。其中15~24歲的受訪者贊同續辦的比例更高達八成。

利害分析:個人和企業

對企業來說,藉由22K的補助計畫,吸納有潛力的新人進入公司的門檻變低了,而且也可以藉由政府的補助,在新鮮人實習的一年或是半年中,觀察新人是否適合公司。在此觀察期中,政府的補助也降低了企業原本必須承擔的成本。因此,企業如果續聘經過這一年後,已經適應自己公司的人力,就可以免去尋找合適人員花費的時間和金錢。

而對於新鮮人來說,許多大公司原本不願意收無工作經驗的新人,但在企業實習計畫推出之後,像是Intel等外商公司紛紛申請企業實習名額,在這些大公司中,的確有安排輔導實習生的計畫,新鮮人也可以藉此增加自己的工作經驗,或許就可以留在原公司成為正式員工。

然而,並不是所有參加企業實習計畫的新鮮人都可以在工作中增進自己的能力,有些大公司提供系統性的訓練,但是同時也存在另一些企業,只把22K的實習生當作臨時的工讀生,或者當作不用錢的免費勞力。當政府將新鮮人的薪資一律平等之後,卻沒有考慮到工作時數、性質的差異,造成了「22K血汗公司」。

原先比較複雜的、需要時數長的工作,在職場上的起薪可能高於其他職業,但企業實習計畫施行後,企業吸納新鮮人的管道轉換到政府補助的部分之後,如果企業本身沒有意願自己增加薪資,新人的時薪往往不足95元的最低薪資。

由於企業實習計畫中的實習生並非正式員工,薪資似乎就可以理所當然低於正常的起薪水準。低薪資的合理化不只存在於實習生尷尬的社會身分,也來自於對這些實習生的預設:認為對這些實習生最重要的是學習經驗,因此,薪資並不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就這一點來看,過去甚至有人提過無薪實習的想法,認為藉由實習取得寶貴經驗,雖然犧牲了薪資,但卻對未來有益。

但是,就如前面提到的,在實習之中,並不見得會得到經驗。在這3.4萬的實習生中,也紛紛出現抱怨在工作場所中不受尊重、只是做雜事,根本沒有所謂的「經驗」可以取得。更甚者,有些企業交付實習生與正職人員相同分量的工作,然而薪資上除了22000並無其他加給,這種「同工不同酬」是否會讓企業主偏好雇用實習生,因此擠壓到正職員工的生存空間。

最後,無論實習生能否從工作中習得職場經驗,在生活開銷大的城市裡,實習生無法在工作上養活自己,那麼最直接必須負擔他們實習開銷的就是實習生的父母。這樣就成為另一種「啃老族」──而且是心酸的那一種,即使努力工作,卻還是無法自立。

第二波將開展,好或不好

「22K」的方案即將在今年9月30日到期,但教育部預計在今年4月底提出第二波的企業實習方案。目前政府對於新鮮人至企業實習的補助未定,但將不會完全補貼新鮮人的薪資。第一波的企業實習計畫適用對象是96-98年度的畢業生,而第二波將要續辦的企業實習方案為97-99年度的畢業生,政府總補助金額從第一年的120億元下降到第二波的39.6億元。

如果續辦,教育部的補助將會少於22000,或許教育部希望不足的薪資由企業補齊,但也很有可能如同22K的情況,再一次全面調降大學畢業生的身價。

蘿蔔與坑的問題

延遲進入職場、對未來缺乏方向感、無法認受薪資不高又辛苦的工作,這些特質常被解讀為七年級的草莓特性。因此,政府或是學校紛紛成立就業輔助機構和其他辦法希望協助這群年輕人。

令人不滿的失業率,和七年級生的刻板印象扣合在一起:每年一波波由學校湧入就業市場的畢業生,由於上述的特性,無法進入職場,讓失業率變本加厲。這種想法引發了教育部的「大專生企業實習」計畫,希望協助青年進入職場,但這一個舉動也讓大學畢業生與失業問題的關連更加深植人心。

七年級生的生長環境、學校教育比上一輩人更加開放,因此在學生時代就為個人培養出更多元的興趣。但離開學校,在就業市場上,面對的卻是未隨此趨勢有所增長的就業選擇。和學校相比,整個社會更顯得是一架龐大的機具,更新速度嚴重落後。因此,不是學歷貶值了,而是就業市場無法相應於已經多元化的個人志向,因此才造成大學畢業生徘徊於職場大門外的景象。

目前的大專生失業情形應該看成:原有職位缺額成等差級數增加,個人志向、興趣成等比級數增加的趨勢。不應完全解讀為:職位成等差級數增加,欲進入此就業環境的人成等比級數增加。

面對就業市場飽和的問題,不再是當蘿蔔數遠大於坑之後,就想出各種方法,把更多蘿蔔塞到同一個坑裡;而必須看清這些蘿蔔並不是蘿蔔。因此,各項補助應該去協助創造更多不同類型的坑,讓披著蘿蔔外衣的地瓜或芋頭能適得其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