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4日 星期二

校史作為一種反省與學習——博物館在台大的價值


◎楊鎮宇(地質二)

在2003年,一群台大學生配合518世界博物館日,聯合校園中各個博物館,首次舉辦了一個將台大「博物館群」視為整體的宣傳、導覽活動「台大博物館嘉年華」。當時藉著台北畫刊專題報導的大力宣傳,和嘉年華本身連結社區、推廣環教的概念,吸引了校內外許多人參與這次活動。近年來,博物館觀念的新思維源自法國生態博物館(écomusées)運動,不再僅僅強調博物館的藏品,而將焦點擺在地區認同、地方參與、社會教育等多重的意義。

就博物館對學生的意義來看,我們更期待台大博物館不只是收藏和展示的功能;而是藉著讓校內的學生、老師能夠有機會參與整個過程,我們得以發掘大學自身的歷史、精神所在,並且更進一步鼓勵學生主動的投入其中,共同發掘自己的歷史。

在台大博物館群創制將近三年的時刻,我們又能如合看待它的價值?

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

隨著學術發展轉移(例如從動植物的傳統研究進入分子生物研究),自然史類標本館(人類、地質、動物、植物、昆蟲)的藏品分類、傳統研究工作不那麼受重視了。不過也有館員向我們表示:「標本、傳統研究至少有研究、教學價值,也可用於科學歷史研究、回顧等。」另外,森林系、地理系的一些課程利用到地質標本館館藏資源,也正是在不同學科間,藉由博物館建立起各領域間研究的橋樑。

物理標本館鎮館之寶加速器組裝的過程,全部以紀錄片的方式紀錄下來。「用攝影機記錄加速器重新組裝的過程,留下數位影像、口述歷史,未來就算加速器再被拆掉,學生也能夠重組。」過去物理文物廳籌備人員,目前成大博物館研究員張幸真,回想起當時的熱誠與動機:「這是我至今做過最不會後悔的一件事。舊的儀器也許沒有科學用途,可是絕對具有科學教育的用途,拍加速器的故事和技師們的故事,讓學生重新看見當時最艱難的環境中,技師們對科學的熱情。」

不論是標本館或是文物館,傳統研究成果都是確立該學科的底層基礎;這些典藏也都是建立其學術基礎的精神所在。從學術的角度而言,保持對自身學術發展史的觀照與反省,對任何學科來說都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

事實上大學校園中人才濟濟,相較於小型的博物館,大學中的博物館可以在展覽之前,先花時間對藏品進行深入的研究,不斷透過新的展覽為藏品賦予新的詮釋。然而以台大目前的情形,制度上的限制卻讓這樣優勢的無法展現。

校史中的參與學習

「沒有歷史就沒有文化;沒有反省和觀照,就不能成長。學校就和國家或是一個人一樣,需要時時反省自己的歷史,才能知道下一步往哪裡走。」張幸真認為大學博物館的價值在於讓學校省視自己的校史。

一個大學博物館系統不應只限於蒐集藏品、典藏和開設展覽等傳統功能,尤其博物館不能只做眩目空虛的發包展。不管是標本館、文物館或者校史館,眼下最需要的是研究人員,能夠主動去探究自己學科的歷史。透過有意識的研究,回顧歷史或學術發展史。大學博物館的研究功能展現在豐富的研究成果之上;也正是在於這些研究成果之中,展現了自身的歷史及精神。

其次,學生與老師的主動參與,其實也是博物館可以努力的方向。舉例來說,目前校史館的藏品蒐集原則為是各系院最有價值的學術研究成果,但是校史館的張安明指出,校內各科系教授不一定知道他們的研究成品或實驗儀器可以提供作為校史館藏,因而疏忽其作為教育用途的重要性。事實上,在博物館藏品的收集過程、館藏導覽甚至策展籌備方面,都是老師及學生可以參與的部分。事實上,2003年由學生發起的博物館群和校園文化資產的活動,正是強調學生參與校史工作的學習價值。

台大博物館──什麼是我能做的?

如果我們期待台大博物館──同時,也是台大本身──成為一個具有獨立性精神價值的博物館,那麼我們就不應該只是被動的接受博物館的展示。因為無論如何,單一角度的回顧是平板的,在這個過程中很可能漏失了一些更為可貴的觀點,而且也不能成為完整的歷史反省。

目前,博物館群中已經有許多機會讓學生擔任志工,是一個絕佳的學習機會。不過,如果平時老師、同學或校友就能將手邊的東西拿到博物館中,甚至參與策展的過程,相信會有更多的收穫。我們相信,只有學生、老師、校方多方面的直接參與,有意識的建構自己的校史並實際參與歷史的書寫,讓反省的聲音更多元,此時一個大學博物館才能稱得上「完整」。

溫馨小提醒:校史館非常歡迎學生直接送「校史」給他們,不管是校友的老照片、「之夜」演出紀錄,或者發學校牢騷的打油詩…...。每一年學生們畢業、入學,在校園中來來去去,這些躍動的剪影,都是台大珍貴的資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