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4日 星期二

一校一市集--當農業走進校園

◎ 陳誼珊(社會四)

  臺大農場為達教育推廣、示範經營之功能,於校內經營農產品展示中心,販賣生農學院下所附設之農業試驗場的自製產品,及全臺各地農會、產銷班農產製品,並不時於週末假日在農場旁舉辦與各地農會合作的農產品販售會。只是,無論農產品展示中心、抑或假日的農產品販售會,產品的販賣型式往往仍侷限於單純的「銷售」,顧客僅僅只是「購買」,不見得能在選購過程中,對農業或產品本身有更深的認識。

  相較於此,已有另一種型式的農產銷售平臺開始在臺灣形成一股潮流,講求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間信任關係、讓消費者更了解產銷過程、對土地友善、支持在地小農的「農學市集」正慢慢的走進各地社區與校園中。

臺灣的「農學市集」

  臺灣的第一個農學市集「臺中合樸農學市集」首創於2006年,在此之後,類似的市集,包括臺中興大農夫市集、高雄微風農學市集、臺北248農學市集、新竹竹蜻蜓綠市集、宜蘭友善市集…陸續在全臺各地誕生。這些市集的經營方式、舉辦頻率雖各有差異,但大抵而言皆秉持著「對土地友善」、「對小農友善」、「對消費者友善」、「地產地銷」、「讓生產者與消費者面對面」的理念。

  「對土地友善」意味著農學市集內的產品的產出過程,皆採取較為自然、不傷害環境與生態的耕作或生產方式。依照時令栽種蔬果、以有機堆肥取代化學肥料、不使用農藥、避免人工化學添加物,不僅減少土地負擔,同時也降低生產者因工作觸碰農藥、消費者食用到有農藥殘留或添加過多人工合成物食品時,對身體可能產生的風險。

  「對小農友善」則點出參與農學市集的農友們,並非讓自己的農業產品通過重重關卡、通過高價運輸、收取多重中介費用方能至市面販賣,而是可以將農學市集作為一個直接的平臺,選擇就近的場地將最新鮮的農產品提供給在地居民、地產地銷,也避免掉價差與剝削。尤其有機、無毒的農產品生產成本較高,同樣土地可出產之量相對較低,且從使用化學肥料與農藥轉為使用有機或自然農法的轉作期農產的質與量皆不夠穩定,這些原因使得採取有機、無毒生產方式的農友在銷售上產生困難,農學市集的設立為這些小農打開了一條通路。

  「對消費者友善」則揭示了農學市集中,生產者與消費者能直接面對面溝通的特性。在農學市集選購產品的過程中,消費者在不再只是被動在各式產品中挑選購買,而是能在與生產者的談天說明中,了解到產品的生產過程。同時生產者也必須認知到,農學市集提供通路並非只是單純的增加一個可販賣的空間,在此生產者也必須承擔起了解消費者對產品價格、品質、生產方式看法的責任,並進而對自己的生產銷受模式做修正。藉由互動、了解,讓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關聯將不只是「賣」與「買」,而是包然著互相尊重、互相體貼的信任關係。

校園作為農學市集推手

  目前各地的農學市集中,以學校作為推手成立、經營的有「臺中中興大學農夫市集」、「清大竹蜻蜓綠市集」。前者創於2007年9月,由興大生物產業推廣暨經營學系的董時叡教授發起,每週六舉辦於中興惠蓀堂後方木棧道;後者則由清大社會所王俊秀教授、水木書苑蘇至弘先生起頭,藉清華開放給社會人士選修之心靈發電廠課程的學員共同激盪、討論、行動,於去年(2009)9月開始於清華成功湖畔每月舉辦。

  興大農夫市集的發起人董時叡教授,最初的發想靈感來自於Lyson「市民農業」(civic agriculture)概念(詳見〈校園農業推廣如何可能?〉),並認為大學作為一學術單位,對社會大眾而言較具公信力,在形象上也較無營利色彩,因此適合擔任農業生產者與產品消費者的中介角色。一方面提供有機小農銷售通路,另一方面在社區民眾有機會參與農業,再者更可讓校園內相關科系的學生藉擔任志工或工讀生,有實際機會與農友接觸、參與農產品銷售過程。

  與其他農學市集比較,興大農夫市集最不同的地方在於,市集內目前只有販賣通過有機驗證的生鮮蔬果。除了淵源於興大農夫市集成立時間較早,一開始尋覓農友名單時是透過驗證機構協助。另外的原因,則是以學校做推手成立販售平臺,「學校」本身就意味著「品牌」,校方與社區民眾仍然期許有更客觀的「有機」、「無毒」憑證。這也使得興大目前選擇不販賣需經過二重認證的加工農產品,卻也意味著農友在進入市集時,除了「理念契合」外,有了相較於其他市集更高的門檻。

  興大市集除了成立之初申請農委會與學校經費,目前已完全進入獨立經營模式,除此之外亦以形成固定客群。興大的成功,使得其他擁有農學院的學校有了參考目標,目前包括臺大、嘉大…等都有類似興大農夫市集策劃行動。以學校作為中介舉辦農學市集,連結起農友、社區與校園,「一校一市集」的構想,也許是校園內值得嘗試的另一種農業推廣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