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意識報044刊目錄(09/06/2011)




主編的話

學生自治作為學生之志 ◎社工三 董 昱


第二十三屆學生會與學代會回顧

從學生活動與社會議題回顧學生會 ◎社工三 董 昱
回顧九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學代會 ◎人類二 林必修 社工三 董 昱


系學會年度突破 系列報導

法律系:地雷磚的奇想 ◎人類二 陳 瀅
社工系:課程工作坊與北區串聯 ◎法律四 吳俊志
政治系:課程工作小組 ◎化工三 曾稚驊

宿舍生治會突破

男五生治會:特色宿舍的想像與實踐 ◎政治三 謝佳榮


總編輯的話:

在這個暑假的尾聲,新學期尚未開始之前。意識報與第二十四屆學生會合作,為所有的新生準備了一份新生特刊。本期意識報除了向新生介紹本屆學生會各部未來規畫之外,透過回顧上個學年度的學生自治組織,也傳達一種「學生自治作為學生之志」的理想。

本期意識報將於明日新生入學典禮時,由學生會主持發放,歡迎各位看倌於明日準時參加入學典禮,成為最早拿到意識報的讀者。

最後,讓我們帶著前人的努力成果,開始新的學期與新的挑戰!

台大男五舍生治會:「特色宿舍」的想像與實踐

◎政治三 謝佳榮


「我們拒絕一切形式不合理的規範、未經舍胞討論後達成共識的規範。門禁沒問題、鞋子不落地沒問題、不能在宿舍做愛沒問題。有問題的是:是誰訂出來的?是要共同生活的舍胞因各自的生活習慣、需求、背景的差異,經討論而決定,還是單方面由校方因管理方便,由上而下單一方向所決定的呢?再說一次,男五生治會,拒絕一切形式不合理、未經舍胞討論達成共識的規範。


~~節錄於《PTT:NTUDormM5》之進板畫面


台灣大學的校園,能夠呈現什麼樣的多元面貌?她是供學生追求真理的學術殿堂、是都市中難得的自然生態公園、是讓人們交會彼此、激盪火花的咖啡廳;當然,她更是個不折不扣的社區(Community)、是學生的第二個家,這兒居住了將近一萬名的學生。在宿舍中,舍胞一同洗澡、一同睡覺,正因是如此休戚與共的生活,人們於此學習如何與鄰居和睦相處,並且面對生活中的歡笑與困境。

宿舍生活自治委員會(簡稱生治會),則是學生自治組織在宿舍的展現,更像個一般的「社區/大廈管理委員會」。它提供了一個讓舍胞們凝聚共識的平台;當眾人建構出了美好的宿舍生活藍圖後,生治會更負責實踐它。特別的是,這幾年來出現了一批有理想的行動者;來自於男五舍生治會的他們,不但為台大的宿舍生活帶來了「特色宿舍」的想像與可能,更在男五舍進行特色宿舍的實踐,為其賦予煥然一新的面貌。


男五特色:多元、開放與自治

這兩年來,在陳柏屼、張惟翔兩屆生治會的努力之下,男五舍確立了三個價值:「多元、開放與自治」。多元,指的是一棟宿舍擁有她獨具風采的面貌、有別於其它宿舍。男五舍的音樂與藝文氣息相當濃厚,首先呈現在大廳的空間配置與裝潢;生治會創設音樂班、鋼琴班和吉他班,聖誕節時邀請舍胞為大廳布置,並舉辦「聖誕美聲之夜」。男五舍的另一個特色,便是關心社會議題,例如國光石化議題在宿舍的宣傳。開放,代表空間設施上對全體學生的友善;除了服務舍胞外,男五舍的練舞室以及會議室都開放給非舍胞登記使用。自治,則是男五舍生治會追求的目標。藉由紮紮實實地、一間一間拜訪舍胞,生治會鼓勵大家關心、參與宿舍的公眾事務。再者,有別於一般的舍胞大會,生治會定期舉辦以樓層為單位的舍胞討論會,因為人數少,所以能進行較精緻的討論。


拒絕不合時宜的宿舍法規

「若一棟的宿舍管理辦法,是由學校所訂定、學校說了算,舍胞怎麼能依據彼此的共識來訂定生活規範?」。陳柏杌,男五舍的前生治會總幹事,他結合了許多其他宿舍生治會的行動者,在任內推動了宿舍管理辦法的修改。他主張:一群沒有住宿經驗、或是住宿經驗極為過時的人們所制定的宿舍法規,很顯然不能夠適用於現今的學生宿舍。正因為每棟宿舍的客觀環境不同,才應該將制訂法規的權力還給各宿舍,讓各宿舍的舍胞與生治會制定出屬於自己的行為規範。

如此一來,規定就不再是由上而下、校方單方面制訂的,而是由每個舍胞共同討論後決議的,這樣的規範始擁有實質意義。當宿舍的可能性從法規枷鎖中釋放出來後,每棟宿舍便能夠發展出因地制宜的生活方式;惟有當學生感受到自身擁有相當的權力時,才會有動力起身關心公眾事務。自然而然,獨立而自主的每棟宿舍,便會慢慢產生不同特色。


邁向「特色宿舍」之路

陳柏屼等人為台大宿舍爭取了獨立與自主權,始將特色宿舍的可能性帶給每棟宿舍。但是這些特色要如何發展,又要如何維持?誠然,宿舍的居民是流動的,每過一年,便會有畢業、離宿的學長姐以及新入住的學生。如此一來,當舍胞組成改變時,特色就會變得十分難以維繫。男五舍生治會這幾年的創舉,難道將付諸於流水嗎?

關於這個部分,張惟翔提出了解決之道。他在任內不斷與住宿組溝通,推動了「宿舍志願序」。100學年度開始,每個升二年級的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想法,填兩個未來最想入住的宿舍志願。

「小柏給我們一個很棒的願景,就是特色宿舍;而我找到了方法,就是推動宿舍志願序。他找到了目標,而我找到了路。宿舍志願序是根基,我們也需要有意識的行動者,讓這個想法發芽、成長。」張惟翔認為,當每個宿舍的特色漸漸發展時,學生便能選擇自己喜愛的宿舍入住;如此一來,一棟宿舍的舍胞同質性提高了,宿舍的特色和文化才得以保留。「但這不是一蹴可及的,特色宿舍是需要經過宿舍志願序多年的輪替,當同質性越來越高之後,宿舍發展的特色才能越來越明顯。」

100學年度,男五舍生治會的總幹事將由社工三的劉冠儀同學擔任。繼「藝文宿舍」之後,冠儀與惟翔將於未來一年嘗試「男五書院」的想法,藉由舉辦演講、相關活動以及宣傳社會議題,把男五舍打造成關心公共事務的環境。

今日,男五生治會向活躍於校園公共領域的行動者展現:宿舍作為學生自治的一環,它是真正最貼近一般學生的,因而最不能忽略。「餐廳好不好吃?洗澡水熱不熱?房間的電燈壞了怎麼辦?」從最枝微末節的日常生活著手經營,男五生治會不僅凝聚了舍胞對男五舍的認同感,更為台大的宿舍生活帶來了一百種想像。

政治系系學會:課程工作小組

◎化工三 曾稚驊


「我認為,系學會最重要的是與學生的連結和交流」,政治系系學會長蘇暐勝如是說。一年的任期過去了,政治系系學會今年最大的政績,就是推動了系上的課程改革,另外也透過以系學會資訊為主的周報、關注社會議題的系刊等,搭起跨越學生與系學會的聯絡管道;還有像體育部的職責規劃等,也是相當值得一提的。


系學會的實際政績

在課程改革的議題上,目前政治系經過多次的會議,決議從下學年開始,將增加量化研究方面的課程。政治系系學會大量使用網路問卷的方式來進行初步調查,並引發後續學生間的討論與會議,彙集意見後與教授開會、討論,再將資訊公開給學生,並由這些資訊在學生間引起的討論,作為給予教授的回饋;在這多次的來往之間,讓資訊的傳達都能盡量達到透明而公開。

政治系學會透過資訊的公開,使課程小組代表能更具代表性;也透過這樣的過程,發現其實不少教授對於課程的改革也是有許多想法,正好能透過此機會去嘗試實現;而另一方面,學生的問卷填寫雖然還算是熱烈,但實際的討論卻相對地缺乏,因此他更希望能在這次成功推動下,帶動未來每年的類似活動,讓學生對於課程自主的回顧與推動成為主要的力量,並能常保這樣的動力,而不會忽強忽弱,也能讓行政單位較不容易無所適從而疲乏。

政治系系學會其他的政績,除了以系學會資訊為主的周報,和關注社會議題為主的系刊,來達成更好的資訊的流通外,還有職責更加明確的體育部規劃等;一般系所的體育部門,常只是說明各系隊的聯絡與大比賽的籌畫,但是政治系系學會的體育部,在職責上除了上述層面,更是統一管理了各隊的經費,讓系上不同隊伍間的財務問題能更多獲得紓解。


學生自治不只是辦活動

「系學會並不是活動一直辦,就算是達成目標,而更是可以在本系的根基上繼續耕耘與建構」暐勝說。對他而言,系學會應該要超越單純辦活動的「功能性」,而進入更高層次的「目標性」,透過系學會的地位與能力,與學生和行政單位交流,讓科系能邁向特定的目標而前進。

另外,暐勝也相當重視如何以強大的人力,與明確的組織分工,讓單一的理念可以分散成人人所共有,使一個人的想像能融合更多人的想像,而成為一個集體的目標;這樣不但易於行事,也可以讓活動因為有更多人的想法參與其中,而更符合大多數學生的期望。

未來,政治系系學會的目標包括進行系學會自評、規劃政治營。在回顧自身過往之外,期許能讓資訊更公開而對等的與年輕學生交流;而在推動這些目標的同時,與未來的系學會幹部們的交接也是相當重要的,無論是形式上或是精神層面上的交流與傳承,都是延續這股力量的長期根基。

社工系系學會:課程工作坊與北區串聯

◎法律四 吳俊志


即使學生自治行之有年,系上同學對系學會能做些甚麼,往往仍抱持著懷疑甚至消極的態度。但社工系學會今年的表現,向大家證明學生並非只能對學校丟下來的菜單照單全收,社工系學會試著以學生為主體來思考「社工」形象的意義;透過舉辦「北區社工相關系所串聯活動」、推行課程改革,社工系學會試圖在現在的條件中找出一條出路。


北區社工相關系所串聯

在2010年的曹氏母女自殺案後,直接接觸個案的社工,立刻成為輿論撻伐的眾矢之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社工人力不足,以及勞動環境欠佳等問題卻被視若無睹。本次活動一開始的目的,就是透過學生團體的串連,討論這些議題並向外發聲。不過隨著討論的進行,原先的訴求和設定也開始改變,從外在社會的、實務的議題,變得更接近學生主體、社工教育等相關議題。

在這次台大社工系主辦的「北區社會工作相關系所合作串連大會」中,北區各校的學生會透過面對面的討論,最後以「學生論壇」的形式,針對社會工作的教育提出討論。本此論壇中主要的三個議題,分別是「實習生在機構的角色」、「社會工作實務實習的教育目的?」、「社會工作實務實習督導的功能?」;一方面在內部對社工的角色定位做深化的討論,另一方面也思考如何改善社工工作環境中種種不為人知的困境。

台大社工系學會長彭正龍說:「第一次的活動會限制在北區,就是相信很多事情必須透過面對面的討論才能釐清,因此希望盡量不要有地緣上的限制」。這次的活動重點,並不止於立場是什麼,而在於社工系學生們逐漸有意識地生產屬於自己的成果。這次活動的目的在於透過對話,凝聚屬於學生自己的共識,雖然不可能立竿見影,但就如同會長所說:「在這次活動之後,我相信有些甚麼留存下來。」


課程改革

學生們期待透過對話,對主流社會的社工做出質疑與反省;但面對學校單方面的知識灌輸,仍舊無能為力。課程工作坊的目的之一,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向系方爭取課程內容的變革。

長久以來,許多系所的課程內容,就是在順應這個社會對系所學生的期待,在專業至上的現代社會,許多學門從目的性的觀點被過度切割,以社工來說,見樹不見林的技術型想像,讓社會工作的概念趨於僵化。

對此,系學會一方面透過校內校外的問卷、對話等形式凝聚共識,試圖激盪出以學生為主體的道路;另一方面,對話不能僅是達成共識的手段,只有透過溝通才能讓大家有了解彼此立場的可能,進而拉近資訊與期待的落差。所企盼的,是社工教育不再只是被動的因應社會期待,教導「如何做一個好社工?」,而是讓大家思考「什麼才是一個社工?」。更重要的,系學會期待透過課程工作坊的活動,從師生之間建立一個長久的對話機制。其實要凝聚一個團體的聲音不難,但只有當團體間的資訊被充分揭露,團體間的任何聲音都不被淹沒的時候,才有所謂共識可言。


不論是北區社工聯合大會,還是課程工作坊的活動,活動初期受到的質疑都大過響應,但透過一次次的對話與擾動,共識就慢慢形成。在異議出現之前,系學會可以試著丟出議題,在聲音出現之後,系學會可以退居配角,當作整合各種聲音的平台。

回顧九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學代會

◎人類二 林必修 社工三 董 昱

台大校內的自治組織中,學代會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除了負責監督學生會的行政成效之外,學代會還附有數個帶有不同任務的委員會,試圖在學生權利方面成為一道積極的防線。九十九年度第二會期學代會已告一個段落,意識報在任期尾聲內首度嘗試訪問學代會議長及數位學代,回顧學代會在這一學年會期中的表現與成果。


從體制來看

除了監督學生會的施政,學代會設有許多委員會,學代可以自由選擇想關注的面向加入,相較於上學期學代會花較多時間處理學生會的質詢工作,這學期的委員會運作的較順利。

學代會下設六個常設委員會及四個特設委員會,前者包括教學委員會、環境安全衛生委員會、福利委員會、社團委員會、法制委員會及財務委員會;後者則有選舉委員會、紀錄委員會、程序委員會及校務委員會。法委會上個會期通過了案由:國立台灣大學學生會監察辦法,裡頭包含了未來學代會彈劾、糾正學生會的條件與施行細則。

此外,學代會也於本會期通過了五部關於學生會的法案,分別是臺灣大學學生會雙重學籍會員暫行條例、 臺灣大學學生會會長繼任及代理條例、臺灣大學學生會法規標準法、臺灣大學學生會會費收取條例與臺灣大學學生會保證金收取條例;另外,學代會也通過關於學代會內部組織改革等的「學代三法」──「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學生代表大會組織法」、「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學生代表大會職權行使法」、「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學生代表大會議事規則」。

今年教委會於上學期的主要任務,在於監督學生會學術部舉辦高教論壇,到了下會期則透過發放問卷的方式,試圖匯集學生對於等第制後的相關意見。至於在下學期初公布雙主修辦法之修正後,教委會提出各系能多提供資訊給雙輔系學生,並給予門禁卡,以維護雙輔系學生之權益。

此外,針對反覆修改的選課辦法,學代會也與研協、學生會福利部聯手發放選擇題式的問卷,透過自治組織間的合作,努力蒐集最多數的學生意見,並將問卷結果提交給校方作參考。


除了校內事務,學代會還關注什麼?

學代會在近兩個會期對於校外的公共議題也非常關心,尤其表現在參與許多遊行上,像是同志大遊行、反國光石化遊行及430向日葵反核遊行等。學代會在決定是否出席遊行時總是會有一番討論,內部必須經過溝通,整合意見後才做出決議(註)。以430向日葵反核遊行為例,在討論是否參加遊行之前,學代會已成立臨時工作小組,其設立宗旨為「因應核安問題,成立工作小組,全面檢視臺灣的能源運用問題,並邀請學代會、學生會及各社團一同參與,並舉辦相關座談會,使校內同學得以充分瞭解能源議題。」而在討論過程中,部分學代們認為對於牽連甚廣且雜的核能議題,在短時間內充分討論反核與否是不可能的,且學代會究竟適不適合對外有一致性地表態也未成定論,更何況遊行這種具功能意義的活動,似乎參與了就代表某種立場,不少學代都有這種顧慮。最後在決議中,通過工作小組以學代會名義參加430向日葵反核遊行,但是並不代表學代會百分之百反核,這其中看似矛盾,若從工作小組代表學代會參加遊行,能有助於台大學生關切核安與能源問題這個角度出發,那麼這樣的決議便能較容易理解了。


結語:反省與傳承

經過今年度兩個會期,學代會固然完成了許多工作,但由於一些外在的條件限制,卸任的學代們也說出了關於現行學代會的一些缺失。舉例而言,學代會下設的委員會,使得學代可自由選擇想關注的議題,但也因此使得學代會較難針對特定議題做深入處理。

除此之外,學代會每個會期交接過程中難免出現斷層,如此一來,下個會期的新學代可能面臨一個委員會人去樓空,無法詢問經驗的窘狀;針對這樣的情形,學代會已決議在暑假舉辦培力營,希望能改善此種現象。

總而言之,本會期的學代會除了盡審查預算、諮詢學生會幹部之義務外,在與學生相關法律的制訂上也多有建樹。


註:相關討論詳見批踢踢實業坊台大學代會(NTUSC)看板第3407~3410篇。

法律系系學會:地雷磚的奇想

◎人類二 陳瀅


法學院霖澤館與萬才館間,用石磚鋪成的走廊,每逢大雨總是坑坑洞洞,學生時常會踩到滑動的石磚而激起雨水。為了讓標誌可以更活潑的傳達出警訊,今年(99學年度)初,法律系學會對往來於法律系霖澤館與萬才館間的翹起石磚製作標誌,提醒往來的師生不要不慎踩到地雷──損壞的石磚。

這件事情的主因源於當初鋪石磚時,根據環保工法而採用透水的沙質,才會造成每當大雨傾盆就容易被沖走,導致上面的石磚無法整齊的連接而產生空隙與高低差,對往來行走的師生造成許多不便,一不注意就很有可能跌倒,且下雨天時也很容易濺起水花,大家對於此抱怨連連。凹凸不平的路面對身障生更是一大困擾。針對此事,系學會其實早已注意到,且多次向院方反映過,但系辦以學校於本學期無編列相關預算為由,表示無法重鋪此區的石磚,而只能做治標性的補強。但每次大雨滂沱時,水花四濺的景象還是故態復萌,因此系學會提出巧思,仿照踩地雷的構想,在石磚上貼有腳丫及打叉等的小圖案提醒大家注意。

整修問題雖一時半刻得不到妥善的回應,但是系學會仍迫切對此攸關學生權益的事情盡力爭取,並積極與廠商洽談整修事宜。而地雷磚雖然於10月底時廠商曾加以整修,但當時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因此系學會在下學期(3月)再次商請院方找人修繕。系學會隔週出的工作週報上也刊載地雷磚處理進度,讓同學能夠獲知最新的消息。系學會工作週報的設計,一方面向學生提供系上活動的相關資訊,另一方面也定期向系上成員報告系學會的成果,增加公共監督的可能。

地雷磚事件的話題性雖不比於霖澤館的綠屋頂,但以此仍然可以看出這屆法律系學會在延續於前一屆未及完工的綠屋頂之餘,也持續關心並積極改善周遭環境現況。

B99學生會施政回顧與評論

◎社工三 董昱


前一屆的學生會在校園中做了許多的努力,而就在嶄新的學期開始之前,透過簡單的回顧,除了讓我們更理解學生會的作為,也可以更增加我們對於學生自治的想像。


從校園中的學生運動看學生會

上個學年度在台大校園中發生了許多與學生權益相關的議題,例如:新生入學典禮時發生的「新生性別季」、以及一月中旬因BOT管理不當所引發之「艾瑪」事件。這些在上學期發生的事件透漏著一些訊息,那就是學生的基本權利在校園中仍然是有死角的。不論是集會結社自由、言論自由、甚至是基本的住宿權,在特定事件或議題發生之後,如果沒有學生團體持續的努力,這些問題可能沒有辦法被解決,甚至根本不被發現和討論。

第二十三屆學生會針對校園中的大事件也都有屬於自己的立場,並且透過在BBS發表文章,向學生說明學生會的立場;在事件發生之後,學生會也有更後續的行動來追究議題。以「艾瑪」事件為例,學生會福利部在事發後持續追蹤並監督校方相關單位的改正措施,校方單位包含住宿組、太子建設、以及國際事務處等。雖然學生會所達成的效果並非立竿見影,但是學生權利的推動如果不透過一點一滴的累積,只會離解決問題的時間越來越遠。


從社會議題看學生會

在上個學年度中,台灣社會中也有許多社會運動,如:反國光石化等,而學生會對於這些議題也有積極的參與。雖然這些議題都有正反方的支持者,但是學生會可以有自己的立場,並且實際的在社運場合中現身;此外,學生會也透過網路的媒介,向學生說明自己的立場、以及相關的理由。

除了與農業保存相關的國光石化議題之外,學生會另外也舉辦「青年時事論壇」來討論高等教育、都市更新等相關議題。高教論壇扣緊中國學生來台、高等學費等主軸;都更論壇則請來台北市長候選人,親自來說明自己的政見。

學生會積極參與社會議題,甚至也舉辦名為「論壇」的活動,但是在活動之外,學生會在校內卻沒有積極的去拓展討論的平台。學生往往可以看到學生會在BBS上針對時事議題發表意見,卻很少看到學生會針對後續的回應做更多說明;就算舉辦了相關活動,也很少看見學生會向學生說明「為何我們想要(必須)關心這些議題」。學生會也因此給人一種封閉的印象,對於實際推廣學生參與社會議題來說,成效相當有限。


短評「虧損七十三萬事件」

然而,第二十三屆學生會在舉辦活動方面,有許多地方值得檢討。學生會於上個學年度舉辦了「愛心公益演場會」虧損了新台幣七十三萬元,整場活動除了參加人數過少之外,甚至還被周圍宿舍內的學生抱怨音量過大。而學生會則以「活動宣傳不周」、「與其他活動撞期」為由,向學代會以及台大學生解釋虧損的原因,並且道歉。

會長陳乙棋雖然在事後盡力挽回虧損的預算,七十三萬的漏洞在任內也已經追回六十餘萬,然而這其中不單純只是「虧損與補足」的問題。學生會在經濟上的資本,是透過多年學生會的累積而來,這種大量的經費虧損等於是將前人的努力付之一炬,甚至留給之後的學生會更大的困難;此外,在經費虧損之後,學生會必須花費更多精力來將虧損的金額補足,這也大大消耗了學生會內部的人力資本,學生會除了必須將心神集中於自己原本規劃的活動外,還必須撥出額外的力氣來填補自己的缺失,將使得辦事成效低落,成為惡性循環。


新作為:法制部的成立

學生會在99學年度第二學期成立了法制部。其成立源自於年初大法官做出了釋字684號解釋文,使大學生們在校園中的所受的權利保障更進一步,也多了申訴救濟的機會。在684號解釋文之後,台大校方也在校務會議中決議成立特別委員會,審核不合時宜的校規,動員各處室單位修改組織條文。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學生會學術部也希望能扮演一股推力,惟全校法規車載斗量,法規本身又具備知識門檻,因此學生會決定成立法制部,使成員結合所學,並與學生自治實務結合,檢查校方修改過的條文適切與否之外,更設計一套完善的校內學生救濟制度。

具體而言,法制部將成為學生法院、學代會之外,另一個關於學生權利的法律諮詢部門,避免校方和學生溝通過程中,出現學生不懂法規所導致的不對等關係;並且能在校方完成修法後,繼續扮演著常設的法律顧問部門之角色。除此之外,684號雖賦予學生救濟的權利,但一般學生難免困於程序的不熟悉,無法運用這樣的管道,對此法制部也會盡到協助的義務。


結語、檢討、與傳承

綜觀本期學生會的作為,我們可以看到學生會在校園議題中的努力,並且因應法律制度的時代變遷,在學生會組織方面去思考和維護學生的權利;然而在更多方面,不管是舉辦活動、推動改革,卻因為資訊公開程度不足,而造成許多遺憾,甚為可惜。

主編給新生的話:學生自治作為學生之志

◎社工三 董昱


歡迎各位新生來到台灣大學!這裡是一座被知識充滿的殿堂,醞釀著各式各樣的想法,而來自台灣各地的我們,便是在這個地方一起學習、一起編織屬於未來的美夢。各位或許已經聽過許多台大教授的演講,他們鼓勵各位勇於學習、勇於發問、勇於挑戰、並且勇於實踐;你可能會聽到許多前所未見的想法、你也可能無法認同某些意見;這些都揭示著大學所乘載的一個很重要的社會意義,那就是高等教育。不論社會外界如何高捧或貶低大學的價值,我們都無法否定,教育對於個人或社會都是有意義、並且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果教育作為大學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我們就必須接著問,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大學所乘載的「高等教育」?又或者,什麼樣的知識才是我們在大學中必須攝取的?

這些問題的答案是因人而異的,這意味著我們正在思考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這也意味著,這個世界上存在各式各樣的意見,而意見和意見之間可能是彼此衝突的;因此,如果教育是一個辯證的過程,那麼我們會發現,所謂教育或知識都不僅止於課堂中累積的事物,更多的時候,我們是在學習如何與和自己持有不同意見的人,彼此辯論、溝通、甚至改變。這揭示了大學所乘載的另外一個意義,那就是大學是個學習如何合作的地方。透過合作,我們可以達成個人以外更遠大的目標;透過合作,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

在這所大學中,學生們也在嘗試各式各樣的合作可能。最常見的,除了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之外,有一群人更是以學生自治為目標在努力;所謂學生自治,指的是一種「學生自我管理」的理想,透過組成學生自治組織,如:學生會、系學會、宿舍生治會……等,以團體或個人的力量,在校園公共事務、和生活中的各個層面替學生權利把關。

大學之所以需要學生自治,不只是少數人浪漫的幻想,而是因為參與並關心校園公共事務,是唯一使得我們享受更好生活的最重要方法。校園中存在許多的制度,而這些制度都牽扯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福祉,例如:選課、成績評分方式…...等,這些制度顯而易見地影響著我們的人生規劃,而如果制度出現「問題」,最直接的受害者將不是制定制度的行政人員,而是身為學生的我們。然而,「問題」的產生並不是自然的,而是透過參與在制度中的學生,經過討論和參與的過程所「發現」的,唯有透過關心公共事務,我們才能找到問題並加以解決。

本期意識報是「新生特刊」,顧名思義,這是一本為了各位新生而特別設計過的刊物,透過回顧上一個學年度各個學生自治組織的積極作為,我們將在以下的篇幅,帶大家一起回顧第二十三屆學生會、學代會,法律、政治、社工等三個系的系學會,以及宿舍生治會等學生組織;大家或許尚未、或已經開始接觸這些學生自治組織,透過簡單的回顧,意識報希望讓大家對於學生自治有更深入的認識和更豐富的想像。

最後,在這趟名為大學的旅程的起點,很高興我們一起在這相聚,祝大家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