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意識報054刊目錄





                             
                                        封面繪圖:蔡佳珉


從文史保存反思社區的發展

主編的話                  ◎社會四 曾稚驊


哈瑪星:港都的歷史漣漪

摩登台灣X濱線兒女             ◎社會三 吳 璠
    ──高雄哈瑪星居民的歷史記憶

如果當時你也在那──專訪洪秀霞女士    ◎公衛四 張佳婷  中文三 張乃文


社區與都市:對於記憶的耕耘

社區營造的回顧──哈瑪星文化協會        ◎社工四 孫文駿  社會三 黃軍皓                                                                                          社會二 方品智

躲過砲火,難逃怪手             ◎政治三 林旭亮
    ──新濱老街廣三用地開闢案

老社區的新興力量──打狗文史再興會         ◎社會二 劉 均 


海洋首都的暗礁與伏流            ◎社會四 曾稚驊     
    ──從都市發展看哈瑪星與廣三     


主編的話:

         追趕著今年夏季的尾巴,意識報在九月初來到了高雄的哈瑪星社區。
       哈碼星這一片腹地不算遼闊的區域,卻是高雄市最早開發、也最早繁榮的
       地區。而廣三地區則是哈瑪星的一個區域,在二戰時倖免於轟炸,更保留
       了許多高雄現代化的過往痕跡。但從今年二月中開始,高雄市政府便提出
       了廣三用地的開闢案,最後在當地居民與文史工作者的努力下,三月底高
       雄市政府做成了暫緩拆遷的決議。

         本次意識報來到高雄,希望能透過對於哈瑪星的歷史和生活記憶的書
       寫,一擾港都歷史的漣漪;此外,雖然廣三事件目前情勢稍緩,但是從此
       開闢案出發,文史保存和社區營造的關係,以及都市發展與文化治理在其
       中扮演的角色,也是一個值得進行討論的出發點。最後,感謝打狗文史再
       興會社、成大都市計畫系的陳坤毅同學、哈瑪星文化協會的大力協助,並
       感謝所有持續在當地努力的許多人們。

主編的話


◎社會四 曾稚驊


  追趕著今年夏季的尾巴,意識報在九月初來到了高雄的哈瑪星社區。哈瑪星來自於日文はません的轉譯,原意是指濱線,即當時通往商港、漁港和漁市的鐵路,以台語稱之則成為「哈瑪星」。這一片腹地不算遼闊的區域,卻是高雄市最早開發、也最早繁榮的地區,吞入東亞海運航線的船貨運輸,吐出高雄乃至於整個台灣的經濟發展。而歷經長期的開發過程,歷史在哈瑪星上一筆一畫的雕琢出此地文化的紋理,即便經過了時空的變遷而逐漸斑駁,重新打磨後期待有一天終將重現其丰采。

  而廣三地區則是哈瑪星中的一個區域,約位在高雄港火車站的前方,日治時期劃定為廣場用地,進入國民政府統治後則繼續沿用這樣的土地使用分區。這一帶窄小的街道上,有著許多從日治時期便存在、充滿歷史特色的建築,不論是建築工法或是與當時政治經濟的關係,承載著超乎地區範圍的歷史深度。從今年二月中開始,高雄市政府便提出了廣三用地的開闢案;而在三月中旬,在廣三的老建築上更出現了限期拆遷的公告,在當地居民與文史工作者的努力下,三月底高雄市政府做成了暫緩拆遷的決議。

  雖然廣三事件目前情勢稍緩,但是從此開闢案出發,仍有許多不同方向值得討論。在老社區的社區營造常以文史工作做為起點,廣三用地開闢案無疑是個加速當地社區凝聚力的事件化因素,但是哈瑪星當地其實從民國八零年代開始便有許多居民基於對社區的情感,而著手進行社區營造的工作,也曾是高雄社區營造中重要的個案;換言之,社區的力量其實在開闢案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另外,哈瑪星與高雄的都市發展有密切的關係,伴隨著高雄的發展而崛起與式微,且其意象也與高雄努力轉型的海洋都市和文化歷史深度緊密關聯,也是一個值得從此探討高雄的都市計劃與文化治理的出發點。

  這一次意識報特刊要感謝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的傾力相助、與成大都市計畫學系的陳坤毅同學帶來的精采導覽與協助,不只是會社的工作者和邀約的居民和我們分享他們自身的故事,也邀約了廣三當地的里長熱情的討論他與當地鄰里和政府單位的互動;哈瑪星文化協會的王江柱、張來喜先生與洪秀霞女士從自身長期的社區營造和文史工作出發,也與我們分享了許多社區和自身最為相關的生命故事;中山大學的郭瑞坤教授則為我們補足了民國八零年代的社區營造工作拼圖,與哈瑪星文化協會成立之初進行的一些工作;另外也感謝當地居民李先生為我們邀約了哈瑪星另外一位里長王宋金花女士,並感謝里長的熱情接待和分享。最後,感謝所有在廣三與哈瑪星努力維護當地文史與社區特色的人們。

海洋首都的暗礁與伏流──從都市發展看哈瑪星與廣三


◎社會四 曾稚驊


  提到「高雄市」,最先浮現腦海的可能是高雄港與「海洋都市」、曾占舉足輕重地位的工業發展、筆直寬闊的馬路和棋盤狀的街區、流經全市的愛河、駁二與貨櫃藝術節等。這些印象,從大型的文化藝術表演和國際性的賽事,到整座城市的地景、產業發展,以及各種用來包裝的象徵符碼,其實都可以視為這座城市發展過程中的點點印記;而回顧高雄的都市發展和文化治理的歷程,也是一個理解哈瑪星和廣三地區徵收事件的方向。


日治前與日治時期的高雄

  高雄在文獻中最早的出現可追溯至明代;而最早的屯墾與開發,則要到清朝取得台灣後,往後的三十多年間陸續有移民拓墾哨船頭。清領前期高雄以農漁業為主,呈現點狀發展的農村聚落型態,直到十九世紀中,哨船頭才開始有外國貿易進入。

  西元1895年日本佔領台灣後,便開始改變舊有制度,著手進行都市改造計畫。日本人從歐美引進了棋盤式道路系統與圓環等都市空間,這些嶄新的「都市計畫」便被硬生生的套入台灣傳統的城鎮型態之中。

  在日治時期中,有兩事件對於高雄都市發展影響最為深遠,其一是於1899年的築港計畫,且恰逢日俄戰爭後,從高雄港輸出之糖、米、木材數量增加,更加速高雄港興建的需要。二是都市計劃的實施,在1908年高雄港興建第一期工程開始後,日本人便以高雄川(愛河)以西約170公頃的土地為打狗市區計劃範圍。

  在五十一年的日治時期中,高雄的都市計劃伴隨著城市的擴張、農漁業乃至於工業發展的需求和人口的快速增長而不斷擴大範圍,整齊一致的規劃使得住宅和公共建設的推廣上更為順利。而在不斷的吸納周圍區域都市化的過程中,各地區的發展特色也日益明顯,如旗津與苓雅近海地區為漁業區,鹽埕區為商業區,從壽山山腳至前鎮則有各種不同之重工業,左營則因軍港的開闢而為軍區。

老社區的新興力量──打狗文史再興會


◎社會二 劉 均


「這種事在高雄發生太多了!」

  哈瑪星曾經有座古老的木造老旅社,入宿的旅客站在旅社大門前抬頭一看,就可以看到門牌上面闊氣地寫著這家店的名字──「四海之家」。四海之家旅社見證了哈瑪星過去風光繁榮的歷史,但在民國94年,四海之家旁的鼓山國小卻因擴建校舍的理由,一夕之間將這間旅社拆除了。如今,到原址上看,只看得到一座小小的紀念公園,與一面倖存的牆上寫的一段話:「這是一段文化界的憾事,再多的修補也無法喚回損失的一切。」

  然而這場歷史鬧劇並未喚醒大家對古蹟建築的重視,高雄市近幾年來陸續發生許多歷史建築的爭議,例如鹽埕區大舞台戲院、內惟李氏祖厝、台灣第一座水泥路橋大公橋、打狗鐵道故事館的三十八條鐵道,當然,還有哈瑪星的廣三地區。每個狀況都不一樣,有些預計要拆、有些已經拆了一半,但共通點是,每一個拆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這種事在高雄發生太多了!住在高雄會聽到受不了,但是你會不知道怎麼去處理。」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的謝一麟說到,市政府對古蹟的不尊重與慢知慢覺,高雄人一直看在眼裡,這股民怨,終於在政府打算拆哈瑪星的廣三用地時爆發出來。利用網路的傳播力,一群不甘願只是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歷史不斷重演的人聚集起來組成「打狗文史再興會社」,希望能夠保留廣三用地「擅長攝影的、擅長美術的、原本就做文史或上班族的,各界的人都來了,講白點,高雄這種能量本來一直都有,只是大家趁這件事件凝聚這鼓力量成為組織。」謝先生補充道。


「保存不難,重點是後續!」

  會社雖然是由網路上號召各地的人所組成,但他們卻是扎根於在地。會社的辦公室坐落於哈瑪星的捷興二街上,辦公室前身是個倉儲空間,也是一個老舊的房子,經過一番打掃後,現在已經成為附近居民聊天話家常的地方了。

  從外界注入的活力,也讓哈瑪星社區對議題的經營有了完全不同的想像。哈瑪星文化協會也是個致力於改善社區環境的當地組織,相較於會社,文化協會是依著代天宮的人際網絡所組成,與網路號召而成的會社不同;兩者背景不同,對事情的處理方式也不一樣,舉例而言,會社透過網路作為媒體進行宣傳的做法便讓議題有不同的發酵方式。

  網路號召並非高雄市文史保護團體第一次運用的手段,但是過去的古蹟保存議題中,利用網路雖可聚集民眾,可是常常隨著事件的結束,力量也隨之散去。這種被動的動員方式有許多限制,同樣致力於保護歷史建築的「高雄內惟李氏百年祖厝搶救聯盟」就遇到了這樣的困難,「搶救聯盟是有限制的,是針對單一保存事件而產生,較為臨時,人員無法非常十分齊全,時間上調配也常有問題,力量相對而言較無法集中。」同時是聯盟和會社成員的陳坤毅說到:「且從事保存運動的人員都有其本業在,兼顧的問題是存在的。」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對市政府而言,不同事件下形成的不同聯盟意味溝通窗口非常複雜,市政府和新聯盟彼此的關係每次都必須重新作起,固定文史團體可以讓窗口統一,對外有利於長期與政府談事情,對內也可以形成一股非臨時、常期深耕的力量,如同謝先生所說:「重點不是跟市府對抗或是保存下來,保存下來不是難事,重點是後續!」要論述說保存歷史建築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當這有形、無形資產保存下來後,卻很難監督市政府對它的後續經營,「因為這是很跨界的,涉及到工程建築等等的領域。因為政府也對其他人負責,所以我們必須很具體的說要怎麼維修、經費怎麼來,它才聽得下去。」而打狗文史再興會社所做的就是這種結合社區力量,對文史進行蒐集和調查,向大眾、政府提出未來願景的社團。

躲過砲火,難逃怪手──新濱老街廣三用地開闢案


◎政治三 林旭亮


  走出西子灣捷運站二號出口,被高雄烈陽照地熠熠發亮的「打狗鐵道故事館」迎面而來,這裡是哈瑪星,上世紀初台灣縱貫鐵路線的終點站「高雄驛」所在地,也是高雄現代化的應許之地。
  過去哈瑪星地區為日治時期高雄最為繁華的地區,直到市中心東移前,許多高雄市的重要行政機關都坐落於這裡,眾多的商行也紛至群聚於此,哈瑪星的街道曾經佇立了許多美輪美奐的建築,如今走在街道上依舊能藉由一些僅存的舊有建築來懷想當時哈瑪星絕代風華,而新濱老街就是一個這麼樣的地方。
  位在哈瑪星鼓山一路臨海二路與鼓元街一帶的新濱老街是現今在高雄已難得一見的日治時期老街廓。不同於哈瑪星其它已改建為現代透天厝和公寓的街區,這裡仍保存了許多日式木建築,每一間斑駁屋瓦的背後都有說不盡的故事,儘管眼前建築再怎麼黯淡陳舊,只要在地居民談起自己與建築物的淵源與感情時,老屋似乎永遠不嫌老,因為有一股由居民所注入的生命力量始終照亮著這些充滿記憶的屋瓦房舍。
「躲得過美軍的轟炸,逃不過政府的怪手」──為了停車場
  只是才剛踏入街區沒多久,一只巨大的布條就垂掛在一處廢墟前,上頭觸目驚心寫著「躲得過美軍的轟炸,逃不過政府的怪手」,原本應該是一處可以細細讓人品味的歷史聚落,終究還是得面對嚴峻現實的挑戰。
  今年(2012)三月,這裡居民分別收到來自高雄市政府工務局的公文信,要求居民限期三個月搬離,否則將拆遷。這突如其來的一紙官書似乎就想要如此輕易地抹除這裡豐富的歷史記憶,不管是長年居住在這裡的老人家或是已搬至外地的所有權人,接到這封信的錯愕和無助可想而知。自幼成長在這裡,現在於該區擁有一幢透天厝的吳正陵先生就氣憤得指高市政府連事前協商都沒有,「比共產黨還惡霸」。
  諷刺的是,這裡在二戰期間由於是高雄的政商核心,美軍曾對哈碼星進行過密集轟炸,許多建築付之一炬,目前錯落在新濱老街地區的三十間老屋其實都是幸運躲過戰火的珍貴資產,但如今卻很可能逃不過政府的怪手。令人更質疑的是,市府徵收該區建物後的原本規劃,是將此處闢為停車場,以紓解假日期間湧入哈瑪星觀光客的停車需求,好讓民眾將車停在哈瑪星入口區域再步行進入,也舒緩假日壅塞的哈瑪星街道。然而,以這理由來無預警進行徵收似乎顯得牽強,其實不到兩百公尺就有一捷運站,既然有了捷運站,鼓勵民眾搭乘捷運來哈瑪星觀光才應該是政策方向,停車場的闢建反而可能將吸引更多的車潮進入哈瑪星。

社區營造的回顧──哈瑪星文化協會


◎社工四 孫文駿  社會三 黃軍皓  社會二 方品智


一、哈瑪星文化協會:源起和發展過程

  哈瑪星,以遠洋漁業起家,帶動當地經濟繁盛,是當時的政經中心。高雄市最早的市政廳、警備總局、郵政總區和漁貨市場全在這裡。時至八O年代,一批批遊客搭乘渡輪至旗津大啖海鮮,將哈瑪星當作停車場。昔日繁盛與今日蕭條兩相對照,老一輩的哈瑪星人看在眼裡,心裡無限感慨。

  一個轉變的重要契機,是民國84年的高雄都會會議,引發學者與二十一世紀都會發展協會共同思考高雄的都市規劃。中山大學李英明教授和高雄師範大學洪富峰教授相中哈瑪星豐富的人文自然背景,並且在文建會與營建署提供的關鍵支持下,以此作為社區營造的據點,並開始舉辦在地義工的培訓。第一梯次培訓的地方顯要人士,後多因缺乏興趣或忙碌而未繼續參與;第二梯次則成功留下八位有心的哈瑪星人,「哈瑪星社區營造工作室」正式成立,而這正是文化協會的前身。

  透過大學教授與當地熱心居民的合作方式,各項社區工作陸續展開,像是發行社區報,報導當地社區生活,聯繫居民間的情感與認同;並且開辦插花班、讀書會、回收掃街活動。藉由特定興趣吸引當地居民參與,逐步營造當地參與公共事務的氛圍。

  民國87年,工作室正式更名為「哈瑪星文化協會」。然而,以社區營造為目的組織,為何卻不像其他組織一樣取名為社區發展協會呢?原來是顧慮協會和里長間的競爭關係,避免因當地資源和民意的爭奪,影響到社區營造的主要工作。

如果當時你也在那──專訪洪秀霞女士


◎公衛四 張佳婷  中文三 張乃文


  濱海二路上的獨棟樓房倚港建立,全盛時期,洪家第二代十個兄弟全住在其中。自然,現今建物已非當年原貌,日式平房多已由水泥屋改造;少數保存下來的屋舍,多顯疲態。偌大車庫一隅隔出客廳,單支日光燈泡下,洪秀霞女士娓娓訴說鎏金年代的曾經──哈瑪星發跡前期從台南蚵寮遷來已第三代,而這些唾沫點綴的歷史尚未褪色,反倒越發燦亮。


濱線湧浪潮

  驛站、金融、旅店、漁市,船隻進出激起貨幣流動的浪潮,半個世紀乍起的繁榮。1863年一紙輕薄的天津條約,使得打狗正式開港,在洋船進出之間,帶入了成疊綑紮的鈔票;1895年馬關條約日本入主台灣後,鐵路如新生的春枝般,從打狗停車場(後高雄驛)一路延伸至台南,爾後茁壯成台灣西部縱貫鐵路。繁盛的貿易使地區腹地過小、運輸系統不敷使用的問題浮上檯面,終於在1904年由鐵道部登高一呼,挖掘打狗灣之泥沙施行填海造陸,一方面疏川通濬開闢打狗港灣航道,並建立新式碼頭減低大、小船間之接駁成本;一方面填埋了近四萬七千坪的海埔地以創建新市街,成為打狗海陸聯運的嚆矢。而新濱街區便在此刻熔融成璀璨的新星。

  航線與鐵道交織,不大的口袋型社區,卻設有十家銀行;不計其數的旅社,供船員家眷、商賈官仕下榻──洪女士記得在家族經營的旅社大廳,她身著童洋裝,將捧花獻給入住的日本大使的情景。短短百尺的路上,坐擁四家銀行,打狗信用組合(今信用合作社)與打狗郵便局隔著新濱町一丁目﹝今臨海一路﹞遙相對望。親戚中有人曾任打狗郵便局的局長,回憶當年業務資金流量,絕對是全台前三,因為跑船的船員有不少原住民,政府每月固定撥給安家費都寄到此地戶頭。光這幾百名船員的補助,已是可觀的數目,遑論漁船帶來的廣大商機。那時的近海漁船還沒有冷凍設備,船隻出港之前必須裝滿碎冰,使得哈瑪星一帶製冰株式會社林立,冷飲販因原料取得容易亦點綴其間,今日渡船頭一帶的大碗公冰即是一例。

  「現在回想,以前過得很高級,」洪女士懇切說道:「最近怎麼覺得越活越退步?」遙想低年級入學時,湊(註一)國民學校已改稱為鼓山國民學校(今鼓山國小),建築仍是日式校舍。其鋪木地板使用台灣紅檜,進教室都得脫鞋,踩著白襪子;掃除時也得雙膝磕地,用抹布把片片木塊悉心擦得晶亮。隨著遠近洋漁業發展,哈瑪星地區湧入大量人口,全盛時期校內多達八十數個班級,而現在的武德殿則充作老師辦公室。正殿玄關前砌著一方一方的石階,兩旁的三併柱則撐起了一個時代的份量,亮麗的紅磚壁嵌上箭綑徽,象徵團結。洪女士憶及,那一大方地正好是她掃區,一樹一石,印象特別清晰。留學日本的鄰居大哥學期間返家,誇張的表示:「和大阪比起來,哈瑪星漂亮多了。」

2012年10月6日 星期六

摩登台灣X濱線兒女──高雄哈瑪星居民的歷史記憶


◎社會三 吳 璠

  高雄港古稱打狗(註二),明鄭時期是以捕撈烏魚、避風為主的地方性小港灣,清治後,擁有良好腹地條件的高雄港逐步取代淤積問題日益嚴重的安平港,乃至於在清廷被迫開港、設立海關後,成為英美商船競爭的貿易據點。1895年,日本於中日甲午戰爭中取得勝利,與清政府簽定《馬關條約》,議定中國將澎湖、台灣割讓與日本。日本領有台灣後,為了有效控制以及分配殖民地的資源,積極經略,先後於台灣北、南端選定了基隆以及高雄作為主要的進出口貿易港。

  這段歷史,我們或許都耳熟能詳,那麼,你是否也曾經聽過「哈瑪星」──這個二十世紀初在殖民者的謀劃之下,浮出海面的現代化明珠?


高雄哈瑪星:殖民者掌中浮現的現代化港都
  
  假如將日本政府心目中的殖民地現代化,視為一把射向「西方化、文明化、進步未來」的箭,那麼,哈瑪星無疑就是那倚靠著高雄港、對準世界市場的箭頭。二十世紀初,日本政府大刀闊斧推展高雄築港工程,為了疏濬航道,利用港灣的淤泥填海造陸,規劃新市鎮,並在此海埔新生地之上規劃兩條濱海鐵路,銜接港口與市場,此後,這以日語「濱線」(日語:はません,Hamasen,台語唸做哈瑪星)為名的新興港都「哈瑪星」,便隨著高雄港成為東亞的重要商埠而繁榮了起來──島內的資源如米、糖、阿里山木材,持續向外輸出,龐大的港埠吞吐量支撐起哈瑪星蓬勃的商業能量,也是它成為大高雄現代化起點的歷史契機:「哈瑪星擁有第一座現代化整齊的街道,及最先使用的自來水(1913年)、電力、電燈、電話等,……此外哈瑪星更擁有現代化的新式碼頭、鐵路、停車場……」(註三)

  今日的哈瑪星雖然已經因為市中心東移而沒落,但細看每一幢當時留下的建物,仍然可以見到二十世紀上半的繁榮景深。如「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的辦公室,日治時代是佐佐木商店經營阿里山木材出口業的倉庫,隔壁的三層透天厝經過考證,正是當時日本實業家佐佐木紀綱在台灣興建的別墅:「日本人傳統上會在屋樑上寫建築物的資料。那時候找出來的證據是,屋樑上都有紀錄,起造人是佐佐木紀綱、建於昭和四年四月四日。郭女士說起家鄉老宅的故事,不禁流露神往之情。

  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日治時期的佐佐木別墅,今日會是郭家子孫繼承的老宅?其中的淵源,要從郭女士的祖父郭維鍾開始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