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

積木遊戲──在廁所是「廁所」之前

◎歷史四 楊景堯


  要把正確的積木放到板子上形狀相同的洞口,這塊板子告訴你手上的積木應該的歸宿。而我們在車站、學校或是人群往來的公共場所,也不斷地做著這樣的練習:在進入公共廁所的時候總是要選擇和自己身上的特徵相符的牌子。玩積木的時候或許是練習尚未成熟的推理能力,然而在公共廁所前面徘徊的人們應該已不再需要這樣的推理訓練,在紅色牌子與藍色牌子的背後,是有別於幼兒心智發展另一種說法了;不過這兩者相同的是,選擇廁所與積木遊戲都還只是近百年內才發生的現象,在這之前人類如廁與幼兒教育都不是今天的面貌。

  如同下水道系統是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才建立,公共廁所與普遍的抽水馬桶是相當晚近的產物,都是伴隨著台灣現代化而生的。在此之前,台灣人如廁都是透過定期清洗的便盆、尿壺進行,房舍內並沒有「廁所」的配置,而茅房的設置也遠離其他建築。儘管街上行人眾多,也未有固定地點以及定期清理的公共廁所出現,隨地便溺的行為十分普遍。而日本的殖民統治也帶來的具有現代衛生觀念的公共建設,一方面是因為傳染病的衛生問題,一方面也因為城市聚落居民的生活品質而開始取締隨地便溺的行為,並鼓勵公共廁所的設立,希望能改變台灣傳統社會如廁的習慣。透過《台灣汙物掃除規則》(1900)以及其施行細則規定私人維持環境清潔之必要,以及官廳對於廁所興建及監督的責任,對於違反者處以拘役或是罰款。由於以公共衛生和環境改善的目的,所以大部分公共廁所並沒有男女性的區隔。最初在街道上設立的公共廁所衛生條件及成效不甚理想,多數人仍選擇使用室內便盆,而設備較佳、環境乾淨的廁所則多是在百貨公司、工廠設置、學校、舞廳,這一類的廁所往往會作出男女區隔並且依照使用者性別作出數量上的改變。

  結果來看,現代化的文明與如廁習慣無疑已經取得了勝利,今日人們已經接受了「文明」的生活。這並不意味世界已經在一連串慘烈的抗爭中臻至完美,仍有許多聲音在考驗這個理性世界的接縫,挑戰現代文明所標的價值,試圖從其背後找出更好的生活。1995年開始的女厠運動以及不同人群在爭取廁所的改進與使用,便是從文明既有的領域中尋求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