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

日常生活的台灣植物學──專訪老濟安青草店經營者

◎社會三 吳璠



   三百年來香火鼎盛的艋舺龍山寺,慈悲護佑著繁城人民的日常生活:行起坐臥,七情六慾,生生死死,許多老商號就在這樣的護持下,謹慎而驕傲地走到了二十一 世紀,老香鋪、老餅店、老青草店、老紙糊手藝人、老粿店……,它們能夠走到下一個世紀嗎?這次意識報特別訪問了土生土長的艋舺人、艋舺老青草店經營者王榮 貴,以及他現在正在讀大學的兒子王柏諺,聆聽老產業的新聲音。


佛祖隔壁出生的艋舺

   「我是在龍山寺旁青草巷的220號出生的,我媽媽從我小時候開始經營青草店──那時大約是民國六十年左右。可以說今天的『青草巷』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慢 慢有規模的。」老濟安的老闆王榮貴說,「我從小就在店裡幫忙,耳濡目染,對我來說,青草就是我的日常生活,很自然繼承了這個行業。」


在地草藥知識體系的現代再詮釋

  過去位在青草巷內的「老濟安」,在王榮貴剛接手的幾年裡,經歷了得雇用個 人手才能應付人潮的盛況,他逐漸覺得不堪負荷,便在三年前將店面遷出經常湧入大量觀光人潮的青草巷,搬到原本作為倉庫的西昌街現址,不過老主顧依然不減。 王榮貴相信,艋舺許多店家縱使是夕陽產業,其實還是事在人為,如果經營者做得好,仍然可以有聲有色。以青草店來說,主要的難題應該在於,一來青草相關知識在台灣越來越不流通:「青草知識系統很龐雜,在代代相傳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效就會被淘汰掉,有效的才會累積下來,所以學習判定青草實用性並不容易。但到了今天,能當作商品的草藥種類越來越少了,因為懂得方子的長輩越來越少。」二來台灣的法令限 制實在很不合理:「舉例而言,為什麼四物飲這種東西,大財團就可以大大方方地賣?因為財團有條件、特別是經濟上的條件,可以跟政府『談』到變成合法,但是 像我們這種小生意的商家,怎麼有本錢與政府斡旋?目前這塊餅都被大財團的『健康食品』給吃掉了。」雖然青草被老一輩視為是「藥」,但其實若用現代意義來詮 釋,「青草應該要算是養生的茶飲,而非藥品,跟中藥也要區隔(中藥除了植物性的之外,還有礦物性和動物性的),不要把青草想成仙丹。身體有症狀還是首先要看西醫。」不過就算不宣稱有藥性,還是有可能被政府反咬說,「你這個就是藥品,不是食品。」界定權都在政府手上,讓老闆覺得很不平。他強調,政府應該針對少數不肖商家立法管制,而不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我很敬愛這個產業,因為這是老一輩才懂得傳統知識,別地方找不到的,」年輕世代的王柏諺則說:「而且我想,對年輕人來說,青草應該被看作是養生的植物,而不必把它當成西醫認定的藥品。當然說實在的,其實一般的植物本來就有一些效用,像高麗菜、胡蘿蔔等等,都是有影響的,我們要怎麼界定它是不是藥呢?還有像九尾雞、羊奶頭雞等等,都是青草的運用,人們歷來日常生活中就這樣食補了。」

   老濟安的經營者現在最盼望的就是青草知識能夠傳播給更多人,將來計畫透過網路、編寫書籍的方式紀錄、分享。不過,青草知識的學習,同時需要「視、聽、 觸、味、嗅」的領會,有機會,不妨實地走訪艋舺,一面品嘗沁涼醒神的青草茶,一面聽聽青草師傅們代代相傳的「日常生活中的台灣植物學」。

●老闆推薦給大學生的爽神、解壓養生茶:魚腥草+金錢薄荷+紅九層塔+紫蘇+桑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