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

台大NEXT──校長候選人評比

◎校長遴選特別小組


  針對本次校長遴選本報列出了六項重要的指標,分別是募款與財務能力、校地規劃、學生權利、國際交流、課程教學、社會責任,依照候選人過去經歷與施政理念進行評比。

財務與募款 

  財務是校務運作中重要且基礎的環節。許多候選人在募款方面都有堅強的實力,如管理學院院長洪茂蔚除了有廣大的人脈之外,更提出了以信託方式自籌六百億的計 畫;而工學院背景的楊永斌,在擔任雲科大校長與企業密切合作;又如現任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擁有優厚的社會聲望與政商關係、以理想來吸引募款。

   而當選的醫學院院長楊泮池在財務上強調生物與醫學專業領域的產學合作,他在說明會上以竹北和雲林校區的生醫和農業產業為例;另外楊院長也是台大目前興建 中的癌醫中心籌備處主任,來自鴻海企業的一百五十億更是全球企業對醫學界單筆最大的捐款。但於此同時,我們仍需指出財務能力同樣包含如何分配資源的問題, 相信這同樣應獲得未來新任校長的重視。


校地規劃

   台大的校地面積是全國第一,如何規劃未來校園空間的利用也成了莫大的挑戰。其他候選人如包宗和、洪茂蔚、楊永斌與楊泮池等人皆談及產學合作,包宗和期盼 能夠規劃文藝展演廳與台大博物館,為校園開拓更多的人文空間,對紹興社區則抱持耐心對話的態度,強調溝通。楊永斌則點出台大研究與住宿空間的不足,將著手 改進,對於紹興社區亦強調會將弱勢放在心中。洪茂蔚同樣提及強化產學合作,主張在水源校區規劃創新知識園區,成為發展基地,對其他議題未有特別見解。羅清 華與朱敬一二人並未主動談及校園的整體規劃,然而面對爭議已久的人文大樓,兩人皆指出應尋找其他空間。關於紹興議題,兩人皆強調尊重與同理心,經由溝通達 成良好結果,朱敬一也強調要聯合政府相關部門處理;然而朱敬一擔任國科會主委時推行的的中科四期二林園區引爆搶水問題並未圓滿解決,而使其所言被打上了一個問號。

   最後,已經當選的楊泮池則從醫學院的角度出發,期望在新竹發展生醫園區、於雲林院區籌辦社區照護與發展休閒農業,將校園與當地結合。然而,對於校總區楊 泮池並未提出任何具體的規劃,與其切身相關的紹興社區問題則表示應須照顧弱勢,期望以募款、與政府合作提供社會住宅的方式安置居民。簡而言之,楊泮池當前 做的規劃並未涵蓋醫學院之外的觀點,在現今校內發展不均的桎梏並未能有效突破,而就其實踐而言,亦有待觀察。


學生權利

   學生是校園內重要的組成元素,學生的權利更是校園內重要的面向。其他候選人在面對學生權利的問題時,楊永斌認為應在兼顧弱勢學生權利的前提下微漲學費; 包宗和在工會問題上表示學生待遇需要照顧、但是也應顧及師生倫理;洪茂蔚以依法行政作為一切的前提;朱敬一則抽象的談論自由主義與自由校風,並認為除非有 現行犯等緊急狀況否則警察與政治力量不應介入校園。

    本次當選校長的醫學院院長楊泮池面對這些問題時,在警察入校的問題上表現並不理想、回應虛而不實;而在其他問題,他認為學費基本上不應調漲,並且 與學費問題關係緊密的校方財務也應更加透明化;過往他曾堅持台大醫學系多元入學的名額基於公平只能開放三成,在全校的層級上他同樣認為入學方式應保障階層 流動的可能性,但也必須依照系所的不同性質而調整比例。工會的問題他表示同情,會盡量保障勞健保,並認為未來可以以契約來判定勞動內容為勞務或學習;但本 報認為這在契約的兩造合意基礎上仍有可議之處。

   最後我們必須指出,楊院長作為第一位拒絕本報專訪的候選人、醫學院內部的資訊也極度不透明,例如醫學院的會議記錄並未公開、楊院長本身的聯絡管道也極少 對外公布,未來執政後能否與學生良好溝通、並確實保障學生權利還有待觀察;同時,這次的六位候選人普遍對於學生權利較為忽視,在理念中幾乎不曾主動談及、 被問及相關問題的回答狀況也令人不甚滿意,校園中校方與學生不對等的關係要被改變還有很長的路需要努力。


國際交流

  台大作為台灣的頂尖學府,歷年持續在國際評比中力求表現,台大更首度於「2013年世界大學聲望排名」中擠身前60名。國際化人人會喊,如何具體開放交流,每位候選人在說明會中則各有見解。

   甫當選新任台大校長的醫學院院長楊泮池和候選人楊永斌,不約而同提出要將台大打造為華人文化重鎮,兼顧在地優勢與全球趨勢。楊泮池援引醫學院的學生大使 計畫及跨國研究中心經驗,期許師生更主動參與國際交流。楊永斌則以國際工程教育認證的經驗,強調英語能力及資訊科技能更增加台大的競爭力。朱敬一同樣認為 要利用地緣優勢,且追求一流與國際交流密不可分,但不要一昧追求排名。其餘三位候選人:包宗和、洪茂蔚、及羅清華,皆共同提倡以優渥的條件吸引國際優秀人才,羅清華特別強調要增加外籍師生比至全校的百分之三十,包宗和則主張開放的同時,也務必要顧及本校學生的權益。

   台大在追求卓越、前進百大的路途上,藉由五年五百億的加持,已經連年在排名上有所斬獲。然而,尋求更多的國際曝光度的同時,也必須嚴格檢視台大是否淪於 追求點數、以評鑑引導校風。楊泮池院長在發表會上主張,大學唯有更卓越,才能承擔社會責任。然而,卓越是否只能用排名檢驗?許多國際排名使用的指標其實無 法兼顧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對此楊泮池又如何達成其所謂「兼顧在地優勢」?雖然老調重彈,但這都是看似亮麗的國際交流背後,新任台大校長應當深入反思的核心議題。


課程教學

   大學的目的之一即為學習,提供良好的課程始終是大學重要的課題。楊泮池認為課程應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以符合社會的需求,期望台大能成為華人文化最重要的 教學研究中心。為此他打算推動「student ambassador program」,利用小班教學讓學生整理資訊與用英文報告的能力,同時與業界加強合作,國際化的同時也要在地化、以華人文化為訴求。在制度成面,為避免 重研究、輕教學的傾向,因此教師評核要以多個面向來考量。不只是楊泮池,其他候選人也都提出對教學評鑑的改革,在課程上,洪茂蔚提出了自由第二主修的構 想,許多候選人提到應減少必修學分,加強跨領域通識課程等等。

   從六位候選人的政見當中,可以看發現六位候選人提出的政見極為相似,主題圍繞在教學評鑑、教學的國際化與產學合作、必修學分的減少等等。從這些轉變可以 發現社會的改變迫使著大學做出一些應對。全球化為教學學術的人才競爭揭開了序幕,使得台大必須在國際上尋找一個自身的地位,以便留住研究人員和學生;另一 方面,雖然候選人皆強調教育之於人文素養與社會責任的重要性,但是他們所能提供關於課程上人文素養的願景皆模糊不清,只能淪為空泛的口號,相反的,與社會 人力市場接軌的願景卻明確得多。


社會責任

  最後一項指標是對於大學社會責任之關懷。台灣公立大學的資源有大半來自於人民的稅金,由此可知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應只是為了私人的利益,不論是研究還是教學,大學所累積的知識必須回饋於社會,如此以符合資源分配正義的原則。

   遺憾的是,在這個指標上,沒有任何一位候選人的回答讓人感到滿意。對於一所大學而言,所謂社會責任:拼經濟之外也應思考進步性價值的推廣;所謂人文關 懷,除了藝術涵養之外,也應強調對現實的批判。六位候選人的人文關懷都大多停留在「發展文創展業」或「加強產學合作」。這些想法窄化了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可 能,也不禁讓人質疑候選人對於這些學科的理解程度。此外,對於其他重要的社會議題,六位候選人也都以模糊說詞帶過,讓人擔憂台大與現實社會的脫節程度將日 益擴大,與高等教育「回饋社會」的理念背道而馳。

   大學不只是專業技術的「訓練所」,同時也是深化公民素養的沃土。對於即將上任的楊泮池校長,我們不希望看到科技掛帥的專業主義,而是看到對於「民主」、 「對話」的誠意。這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環節,是日常生活的必修通識。大學的領導者除了追求排名和數字之外,也應再深入思考台大作為高等教育機構的社會責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