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宿舍記憶

◎宿舍故事採訪小組:大氣四 陳梁政/社工二 李清遠


    宿舍一直以來都是外地學生的生活重心,社科院最古老、木造兩層樓的宿舍群都已經重建,爾後美援下完成的男生第十六宿舍和女生第七宿舍也已經拆除,現在僅存的只有男四與女四兩舍。當時男十六與女七會建造是因應大量的僑生就讀,男女四的重建後一開始定位為研究生與醫學院宿舍,後來隨著學生數的增加逐漸特化成經濟宿舍、法政宿舍。

    這幾棟宿舍最令人回味的是集體生活的空間,前幾年才拆除的男十六舍還保有毫無隔間遮蔽的大澡堂,剛進到宿舍的小學弟就要面臨「坦誠相見」儀式的挑戰,從澡間內的氣度立馬可分出長幼之序。女生宿舍區則是由圍牆建構出獨立的小天地,在女四與女七中間的「埕」可供社胞曬衣服、進行簡單活動,曾經有一面牆壁可讓女生們對牆練習網球。因為校區獨立,外地的女生藉由室友生活,關係緊密的結合,室友間也會互相交換學科心得,頗有「舍胞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的概念。
    宿舍以前功能極為完善,女舍區內還有獨棟學生餐廳,而男四和男十六分別在地下室與一樓有餐廳、福利社,這些進駐的廠商經營不善的情況下也都已經撤出,在校區內也沒有外包的便利商店,形成所謂的「社科院沙漠」。在不那麼富裕的年代,宿舍也有簡單烹飪空間,讓很多學生減少生活開銷上的負擔,但電器用品卻造成許多意外。

    另外宿舍區曾經具有非常完善的運動場地,像是操場、籃球場、網球場、排球場,一旁的小屋也曾是院系學會的基地,學運蓬勃發展之時,宿舍便是與抓耙子和教官諜對諜的所在,也是附近社運場合的最佳後備基地,但住宿生難免抱怨那喧鬧而過的遊行隊伍。這些地點隨著公衛大樓和水森館的陸續興建而消失,再也沒有人因此而抗議晚上操場傳來打球吆喝的聲音,或者抱怨深夜時段大燈還未熄滅。於是法學院宿舍區,只剩下了幽靜,那夜中引人發起愁思的寧靜與黑暗。



吳叡人老師:「中南部各地同學匯流的地方,一間寢室8個人,自然而然形成一個小組織和單位,在過往社會運動和校園自治的過程中很方便可以動員;北部的同學也常藉宿舍作為討論的地方,因為隱蔽性高。」


蘇碩斌老師:「冬天宿舍很會跳電,全臺北市的宿舍幾乎都如此吧!只要一跳電,『啪啪啪』的全部都黑掉,一定有人會跑出來說:『X(消音)!誰在煮火鍋啦!』男四地下室的餐廳旁有座位區,每次我們在那邊打牌的時候,看著旁邊醫學系學生還在背組織、骨頭就覺得好可憐。」

王麗容老師:「我住在舊女四,以前20人共住一間,那麼多人生活在一起真的很不容易。那時候好多人在宿舍門口站崗,像是朱高正都會託我們叫那個誰誰誰出去,其實在宿舍裡面大家都會真誠的分享感情上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