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0日 星期日

知識分子,你為什麼不敢說話?

◎台大意識報

服貿抗爭至今,處處可見台灣知識分子的身影。有中研院法律所黃國昌全力投入抗爭;然而台大政治系江宜樺、法律系馬英九帶領政府推動服貿一意孤行;還有台大校長楊泮池、中研院長翁啟惠保守呼籲雙方理性,並試圖建立溝通平台。綜觀本次社會抗爭時知識分子的身影,可以發現,台灣的知識分子其實不冷漠;他們只是害怕,尤其是擁有權力的知識分子。

  害怕失去權力。

知識分子的權力與義務

  知識作為權力本身,使得知識分子成為權威,知識權威的出現,必定同時跟隨著他們所相應的權力關係與義務。甚者,在台灣「學而優則仕」或「學者問政」的文化極盛的狀況下,知識分子通常不只擁有知識上的權力,而有實際上的影響力,此時,他們所應課盡的責任則更應該被要求。在一個民主社會,擁有實際權力的知識分子應有的責任就是:貢獻知識、發揮知識分子實際上的或知識上的權力去促使社會進步。

知識分子的傲慢

  想想引起本次爭議的主角們,除了馬英九、江宜樺之外,立法院裡的袞袞諸公、行政院裡的文武百官幾乎都是知識分子。當台灣陷入巨大危機之時,這些身居廟堂的知識分子卻都不見了。馬、江無論以高官自居還是知識分子自居,都應該一肩扛起所有責任,切勿剛愎自用、自欺欺人。而高居國會殿堂或政府要職的知識分子們,不只擁有知識;更有實際上影響政府的權力,請你發揮影響力。難道「書生問政」就只是丟下學術的良知,謹守著政府的謊言?這,就是知識分子的傲慢;這,才是學者誤國。他們用傲慢去掩飾自己的恐懼:對於失去權力的恐懼。

只有溝通平台?假性中立的迷思!

  29日,台大校長楊泮池於校務會議時表示,鼓勵學生參與公共事務,但基於社會安定,希望以和平理性對話的方式解決爭議。並且也對28日六所大學校長與總統溝通所提出之結論做一說明:楊泮池希望建立學生與府方溝通平台,為一個中立、為大家所接受的平台。至於平台人選,楊泮池則表示當然為雙方都可以信任的人,也不一定要他自己出任。

  觀察台大校長在此次抗爭的作為,其動員台大醫院、台大法律學院保護學生安全,使學生備感安慰與安心。台大做為為台灣的最高學府,台大校長能做的不只是保護學生而已,身為擁有權力的知識分子,如果不再此時發揮影響力,更待何時?台大自許為社會的菁英,視野不應該只侷限於大學本身,而應該投身社會、放眼國家。六位校長期望成立溝通平台,不是說溝通平台不重要,而是這些知識分子會不會單純地以為建立一個溝通平台抗爭就會圓滿結束?校長有能力找到學生可以信任的溝通人遠?抑或者溝通人選其實校長根本不必介入?甚而,如果建立溝通平台是為了學生著想,那校長應該要好好思考學生為何走上街頭。溝通平台是為了讓兩邊找個台階下,但有權力的知識分子,能做的應該不只是建立平台!刻意的保持中立,只會使得有論述權力的一方(通常是政府)更有影響力,知識分子義務就是當正義的一方成為弱勢,以他的專業以及影響力伸出援手。台大、以及更多的知識分子應該公開支持運動訴求,甚至直接參與運動。保持假性的中立,就只是為虎作倀而已!

  知識分子不要再害怕了,政府才應該害怕你們!

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

330凱道集結行前記者會 盼和平促成有效溝通

◎台大意識報

  多個公民團體與學生團體先前於27日宣布,將共同發起「330捍衛民主、退回服貿、人民站出來」凱道集結行動,並於今日(3/29)早上九點半於立法院青島東路側廣場召開行前記者會。

  陳為廷表示,行動至今已邁入第十二天,政府卻始終不曾以任何誠意相待,甚至暴力鎮壓了轉赴行政院表達訴求的人民。「我們已經退無可退,所以,明天將是關鍵,我們邀請全台各地的朋友一起來到立法院、來到中山南路、來到凱道,展現我們的堅定意志,讓政府知道他們的棍棒、他們的盾牌擋不了我們。」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說明,活動當日,民眾下午一點起即可前往凱道集結並靜坐,同時中山南路兩側將規劃為「公民憲政大道」,由二三十個公民團體進駐擺攤,各自依教育、人權、性別、農業、環境、居住權等專業角度向民眾講解相關議題。下午三點,凱道主舞台正式開始,屆時安排各界代表發言以及藝文團體表演。七點主舞台熄燈,主辦單位將引導民眾回立法院繼續和平靜坐。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中岳表示,除了一貫地訴求「退回服貿、捍衛民主」外,公民同時是為了「譴責國家暴力」、「和平守護台灣」站出來。除了回應血腥鎮壓,還譴責政府拒絕聽取民眾訴求、製造媒體輿論等國家語言上的暴力行為。此外,台灣各角落仍有許多不公不義正在發生,例如經濟部已宣布明年七月核四試運轉、高雄日月光K7廠復工等等巨大爭議,近來都為媒體所忽略。「不只是服貿議題,還要守護共同關注、高度共識的議題。所以當天邀請大家著黑衣,為國家暴力默哀, 持續和平守護台灣。」

  賴中強律師重申,一路走來,四大訴求始終如一,即「退回服貿協議;兩岸協議監督法制化;召開公民憲政會議;朝野立委回應人民訴求,支持民間版兩岸協定締結條例草案盡速立法。」這次的行動,和平是貫徹一切的精神,眾人力量被凝聚成一股再理性不過的訴求,以同政府進行有效溝通。

  330凱道集結行動,主辦單位再三強調,「和平、理性、非暴力」是人民及政府皆應確實遵守的最高原則,蔡亦呼籲,「當天的活動當中,若警方有任何過度執法的行動,這個責任是江宜樺和馬英九要負責的,而不是人民要負責的。」因為現場工作人員不足,崔則提醒民眾盡量配合現場糾察,在凱道維持靜坐,「不要落入政府賦予的暴民形象,我們要讓他看看公民團體的力量,不要被打成沒有面貌的人。」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進而明確列舉八點實踐方式,強調執法單位是負責制止暴力行為,以維護活動的進行,又,假如無法接受決策中心所做的決定,可以退出行動,但不要在行動進行當中做出分裂或爭議的行為;言間展現了其試圖修補324鎮壓行動以來,在社會上造成的警民裂痕,於兩方間找到信任橋梁的努力。最後,他期許:「讓我們一起展現台灣人民的意志,同時用和平非暴力的手段去凸顯國家暴力,並戰勝國家機器。」

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政府失控!行政院血腥鎮壓 受害者挺身說明

◎台大意識報


  「324公民串連」由24日晚間行政院鎮壓行動的受害者自主組成,於今日(28日)下午三點鐘在行政院正門口發佈集體聲明,控訴行政院24號凌晨的血腥鎮壓行動;並提出三項訴求:反對國家失控,嚴正要求明文禁止使用水車、催淚瓦斯、霹靂小組對付陳情群眾;平反受害人,政府與檢調要停止對所有抗爭者的濫訴;嚴懲下達命令的暴力兇手,馬英九總統、江宜樺院長應出面道歉,警政署長王卓鈞、台北市警察局局長黃昇勇、中正一分局局長方仰寧應該免職,並負起法律責任。「324公民串連」主張「若馬政府仍不知悔改,他們將會從此喪失作為一個民主國家政府的尊嚴,成為台灣民主歷史上最讓人不齒的暴虐政權!」同時有兩位在行政院遭到不合理對待的受害者,與司改會義務律師團丁穩勝律師,當場說明24日晚間的現場狀況。

  受害人之一阿福表示,他於十二點到達行政院現場,一路暢通地進到二樓貴賓室。但當廣場內群眾遭到淨空後,警察破門而入。警察先是將記者請出貴賓室,接著將室內的十六名公民銬上手銬,移送南港分局。在二樓貴賓室,他們不斷地聽到警察傳來「上面的人等下就死定了」的威脅,一路上,只要他們動作稍為大點,就會被警察喝斥。而到南港分局後,其中一名高中學生家長到場探望學生時,警察甚至以恐嚇的語氣表示「你們會被判很重很重的刑責」。

  另一名受害者蕭小姐表示,她是在行政院大廳的六十名公民之一。當時聽到要求支援行政院的消息,就過去行政院;但他們大多數人無破壞公物,僅靜坐在行政院的大廳中。在進去行政院時,蕭小姐表示他們並不知道有法律上的爭議,「在這樣一個巨大的壓力之下,同學一邊承擔內心的恐懼,還必須面對場外民眾的支持,怕破壞這場行動而不敢撤退。」她說:「我們處在一個巨大的恐懼當中,我們需要集體的扶持這樣的過程。」因此,她認為有責任出來陳述當晚的情形,讓大眾明白。

  丁律師從宏觀與微觀的角度分析當時情形,從宏觀來看,一百個警察中,有九十個警察想保護群眾,然而,從微觀角度,只要一百個中有十個警察殺紅了眼,那就代表了國家行使了暴力。而身為保護學生們的律師,他認為,今天政府行使暴力的情形是在第一時間抬離時,但他們律師僅被擋在警方的封鎖線外,無法保護群眾不再被進一步傷害。最後,他鼓勵在立法院抗爭的學生:「今天是統治者強迫人民起而抗暴,而當人民行使公民不服從的權力時,政府卻以武力鎮壓,如此的政府,已然失去了其統治人民的正當性,只要學生們有信心地堅持下去,必然能等到民主進步的時刻到來。」

罷課有理!一場校園裡的公民不服從運動

◎台大意識報

  24日早上,台大學生會發起連署自主罷課,同時台大以校內訊息寄發莊榮輝教務長的回應:「臺灣大學為教育單位,保障學生的受教權與教學的正常運作為本校首要考量,學生罷課尚非所宜,並非解決爭議之最佳途徑。」然而,學生罷課作為一種公民不服從的手段,學校能否基於保護受教權的名義,限制學生自主罷課的權利呢?

  早在學生串連之前,台北大學社會學系、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及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就已宣布罷課,而台大社會學系系主任柯志哲於週一(24日)發表公開聲明,表示支持台大學生會及台大社會所學會發起的自主罷課行動,而社會學系學生會於25日投票表決是否罷課,隨後社會學系學生會與社會學所學生會加入自主罷課連署。目前,社會學系是台大第一個師生皆同意罷課的系所,而另一個可觀察的是歷史系的罷課小組。罷課小組並非以系學會的名義發起,而是最初一群歷史研究所的學生串聯大學部學生的罷課行動,系學會而後表態支持。

  全系的罷課行動是一種具有政治表態性,同時能達成實際上的罷課目的──全心支持抗爭行動,擴大公民不服從。全系的停課行動具有較高的曝光度,具有其指標性的意義。一旦系所宣布罷課之後,可以做為一種號召,引領校園風氣,呼籲其他系所及老師共同加入,並進行校園短講、民主教室等活動,提高政治壓力。實際上,全系罷課可以保障學生不受個別老師的點名、小考、作業影響,安心進行罷課行動,甚至在罷課行動中,有效召集更多人力支援現今的佔領行動。

  即使沒有組織性的力量,許多同學也試圖突破學校規範及限制,例如動員修課同學一人一信請求授課教師不點名、不小考或延後作業繳交期限的方式,讓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到課。即便系所教師尚未表態支持,學生發起連署,訴諸修課同學的意見要求老師停課,企望在權力不對等的師生關係中,突破既有「學生的本份即是到校上課」的價值觀,尋找不服從的空間。類似的行動雖未以全系教師、系學會等組織的名義響應多所大學全國自主罷課,但都是以自己的力量抵抗現有體制,表達對服貿爭議及血腥鎮壓的看法。

  社會運動或抗爭的本質在於突破現有體制,尋找新的可能性;罷課行動,正是在顛覆原本對於「學生」、「老師」、「教學」、「上課」、「學習」的定義。服貿爭議所引發一系列的佔領行動,在台灣的民主發展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是每一位學生,甚至是公民都必須學習。學生的義務不僅是上課、寫作業,老師的工作不只是製作投影片、到課教學;「社區學習」、「終身學習」的概念提倡已久,顯然學習不限地點、不限年紀。罷掉教室的課吧!學生、老師共同走出學校教室,一同在這場行動中酣暢學習,成長豐收。

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當咬著太陽餅的時候,你還記得血腥鎮壓嗎?

◎台大意識報

  行政院副秘書長蕭家淇怨「學生吃了太陽餅」的發言,不斷發燒,許多民眾自主訂購許多太陽餅送到行政院,胡志強市長甚至說有一兩家太陽餅店家的生意不錯。當然,訂購太陽餅的行動被看做是諷刺蕭家淇副秘書長的行動,但除了反諷之外,我們還記得324的鎮壓行動嗎?

  如果在網路上搜尋行政院在24日早上對於凌晨學生攻進行政院行動的回應,清一色是太陽餅、蛋糕,但行政院的回應到底是什麼?有什麼進一步的行動?你,好奇這件事嗎?前一晚的鎮壓登上各大新聞版面,備受批評與討論,想必比太陽餅和蛋糕重要,但蕭家淇看似小家子氣地提起這件事,有人批評蕭家淇「無腦」、「吹毛求疵」,這是一種操作嗎?

  不提這場如此重大的流血衝突,只在意被吃掉的太陽餅、蛋糕,因為他們知道「斤斤計較於太陽餅和蛋糕」會被媒體放大播送、報導,甚至轉移焦點;這一兩天,媒體會拿太陽餅和蛋糕做文章,可能會去採訪台中太陽餅和屏東心之和烘焙屋,問問他們業績成長多少?再繼續追蹤太陽餅被轉送立法院物資區之後的流向,或許還想採訪吃到太陽餅的民眾,問一句:「你覺得太陽餅吃起來怎麼樣?」

  別讓太陽餅卡在喉嚨了!專注在太陽餅和蛋糕,只會堵住任何直指問題核心的可能,江宜樺院長和馬英九總統還沒有為324的流血鎮壓負責,因鎮暴行動而受傷的民眾在哪裡?他們的傷勢如何?有多少人被帶上警備車?有多少人受審訊?這些問題都沒有去深究,也沒有去查詢。若真的追求「理性」,我們應該要能判斷「太陽餅」做為一種障眼法,是為了掩飾當局對鎮壓行動的迴避,真正該關心的是鎮壓行動後群眾的動向。

  24日凌晨,鎮壓警察把記者驅離,而群眾手勾著手在地上高喊「還我記者」、「記者加油」,在重要的歷史現場,記者被賦予重大的責任,筆記事實、拍攝真相,但在鎮壓之後,媒體負起責任了嗎?被驅離行政院的記者高喊「新聞自由」,清場結束之後,記者又再度擁有自由,應該繼續追究鎮壓行動之後的回應,擔負起媒體做為第四權的責任。

  夜裡,警察全副武裝地壓在學生身上,駛著水車向行政院前的群眾噴灑,腰際上的警棍敲打在手無寸鐵的人民頭上,我想,我們都沒有忘記。站出來吧!如果你也認同24日凌晨是台灣民主淪喪的一夜,你為國家暴力痛心、哭泣,那讓我們繼續監督、追蹤行政院及府方如何回應鎮壓行動,也別忘記「退回服貿」的目標,繼續到立法院現場支持,持續捍衛台灣民主,關心服務貿易協議的爭議。

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佔領國會運動紀實】暴力鎮壓之後的動態能量


◎台大意識報

  23日半夜至24日凌晨,佔領行政院的奇襲引來政府的暴力鎮壓,消息在清晨傳開,民間對政府血腥掃蕩的作為大加撻伐;而這波行動也為原先趨於靜止狀態的立法院群眾注入一波動能。

  24日清晨六點左右,在突襲行政院的行動遭到暴力鎮壓之後,不安的氛圍也襲擊了佔領立院的群眾。相較於前面幾天,青島東路上的群眾人數少了許多,而牆外的舞台依然由自願民眾上台分享經驗,多位佔領行政院的參與者將親身經歷告訴群眾,有人揭露警方暴行,一吐對於政府的憤恨與不滿,也有人吐露當下的恐懼和無助。前幾天的「嘉年華」氣氛退去,緊張感逐漸高漲。

  六點多,鎮壓佔領行政院群眾的水車和鎮暴警察沿著中山南路逼近青島東路,鎮江街也出現鎮暴警察試圖進入青島東路,現場主持人指揮群眾緊密並坐,工作人員也發下雨衣要群眾穿上,並教導群眾因應水車和警察鎮壓的對策。一段時間後,鎮江街的糾察與群眾合力將流動廁所從人行道旁移置馬路上,成功阻擋警察進入。

  八點,繼台大學生會半夜發起罷課聲明,響應罷課的全國各校系所學生代表召開聯合記者會,各個學生代表在立院圍牆內舞台輪流短講,現場群眾為之振奮。先前的緊張氣氛漸緩,群眾的狀態也從靜默轉為熱絡。

  十一點多,台灣守護民主平台於立院圍牆內舞台召開記者會,多名教授共同發表聲明,強烈譴責行政院的暴力鎮壓,高喊「抗議流血鎮壓!江宜樺下台!」,群眾也齊聲呼應。

  隨著時序接近中午,青島東路的群眾越聚越多。然而,這股動能是否能夠持續?這場抗爭又會如何發展?也許就如現場主持人所言,群眾必須知道、並且記得「我們不是在園遊會、不是在嘉年華,我們是在抗爭!」

我們在運動中思考──意識報在立院反黑箱服貿

◎台大意識報

  我們是台大意識報。

  在社運歷史上的又一個轉捩點,推擠、佔領、喊口號的背後,我們腦袋裡轉著各種對爭議點的掙扎和對正義的嚮往,置身所謂的「暴民」群中,我們該以什麼方式觀察和思辨,身為學生媒體的我們為了什麼來到抗議的現場?

  在台灣社會中,新聞報導與時事流通仍舊依賴主流媒體,能否登上頭版頭條,不可否認的被視為判定事件重要程度的標準。然而,各家報社立場頑固,政治偏好完全主導本該探討事件的報導,甚至為了反對而將新聞的焦點放在無關議題的瑣碎畫面。做為擁有龐大資源的媒體本該利用如此優勢將議題剖析得更為深入,探討事件的發展,開啟公民的討論平台;就算除卻了政治立場的因素,媒體的社會責任和商業利益又產生了衝突,剪接能夠引起短暫間聚集焦點的片段。此種點狀而缺乏脈絡的報導,沒能幫助閱聽者了解議題、聚集問題意識,反而無謂地煽動缺乏理性思考的情緒。我們以為主流媒體在過程中完全失職,那在社會結構中扮演第四權的媒體腳色該由什麼樣的勢力擔當?運動中的媒體又該是怎麼樣的媒體?

  所謂獨立於政商勢力之外的獨立媒體,能夠用更理想的方式處理新聞報導,維持新聞記者的專業自主和撰稿自由,相較於主流媒體能夠更深入的理解議題,並投入時間和人力做長時間的報導。獨媒被賦予了這樣的責任,在運動中寫出立場,「永遠站在雞蛋的那方」似乎成為自然而然的準則,為弱勢族群發聲,凝聚某種社會關懷的氛圍,如苦勞網及自我定義為運動中的媒體、媒體中的運動,那麼學生媒體呢?

  學生作為社會運動的行動者,或開啟校園內的討論,或組織學生挺身對抗並站上前線聲援。然而跳脫行動者的視角,該如何釐清事件的全貌?台大意識報,作為一個大學校園的學生媒體,記者、編輯、總編全部由來自全校不同科系的學生擔綱,我們並沒有專業的媒體訓練也沒有編輯室的限制,沒有政治力量的介入卻也沒有一致的聲調。沒有目的性地,只是試著思索我們能夠做什麼?我們在運動的過程中觀察,試圖把訊息帶出這一個被衝突烈火燃燒的角落,於現場蒐集資料,撰稿同時整理自己的思緒,處理議題的眾多觀點也爬梳脈絡。

  身為學生、運動參與者、記者的多重身分凝視事件的發生,在現場誠實記錄所見所聞做為報導的一部分。這是我們認為學生媒體應有的責任、該做的事情,也是一次自我身分的定位。

民主陣線訴求退回服貿 重視國會程序正義

◎台大意識報

  服貿議題自去年六月前國策顧問郝明義發出〈我們剩不到二十四小時了〉一文,揭發簽署服務業貿易協議對出版市場的影響;然而,兩岸服務業貿易協定涉及專業知識,平時又少有主流媒體報導,因此少被一般大眾關心與認識。

  因此,早在半個月前,兩岸協議監督聯盟、台灣守護民主平台、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勞工陣線、婦女新知基金會、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中華民國殘障聯盟、民間監督健保聯盟、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等許多公民團體即組成「反黑箱服貿協議民主陣線」(以下簡稱「民主陣線」),尤其賴中強律師、徐偉群老師更是大力蒐集資料,提出論述。民主陣線得知立法院將在本週開會討論訴求,並發起「捍衛民主120小時」活動,於17日早上開始在立法院群賢樓前靜坐,欲監督服貿審查過程。當天傍晚,國民黨張慶忠立委未遵守逐條審查的承諾,無視國會秩序,逕自宣布完成審查、送出委員會,引發民眾不滿,並走上街頭,反對黑箱服貿。

  「依我們之前籌備狀況,我們並沒有計畫要翻進立法院,這樣的行動是一群學生發起的。」民主陣線發言人陳寶萱說到。每一個行動其實都是即時應變,「這些活動都是後來才慢慢發展出來的,晚會邀請藝人來表演,然後甚至像今天一整天的公民教室。」雖然未能確定每日的行動,但王寶萱也肯認學生占領國會具有象徵性的意義,比起在外靜坐的行動來得有強度,對於台灣的民主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行動至今第三天,網路上支持與反對的聲音皆有,更出現「反黑箱」、「反服貿」或「反黑箱服貿」的理路之爭,民主陣線表示:「不是説只要跟對岸簽訂服貿協議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就目前訂定的內容來看,我們與對岸之間有非常多不平等的條件互換;目前所開放的某一些項目會對台灣很多重要中小企業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的的確確是反現狀的服貿。」陳寶萱也提到,程序上的不民主即是黑箱,也是整個行動的主軸,是目前凝聚民眾意識的最大公約數。

  民主陣線主要訴求有三,首要是退回服貿;其次是在與中國進行任何其他協商之前,必須要先通過兩岸服貿協議監督條例;第三則是要求王金平院長宣布17日張慶忠立委的行動是無效的決議。民主陣線對於明早的院際協調表示樂觀其成,但若馬英九總統未在今日中午回覆訴求,則有更進一步的行動。

黑島青堅持和平非暴力 政府勿踐踏民意

◎台大意識報

  自3月18日晚間佔領立法院議場算起,整起行動已進入第四夜。「學生攻佔國會」儼然成為這次運動的核心事件,對於政府、運動者,乃至媒體及社會群眾皆然;但是,佔領行動究竟是如何開始的?在18日以前,似乎沒有任何網路平台釋出「我們將集合攻進立法院議場」這樣的消息。

  攻佔立法院的人群中,主導的組職是黑色島國青年陣線(以下簡稱黑島青),其他還有部分學運團體、異議性社團,及以個人身分參與的學生或民眾。黑島青由清大、台大、成大等學生跨校組成,於去年9月創辦臉書平台,持續關注服貿協議,發起多次反服貿行動。

  黑島青原本預期服貿協議會在本週三或週四通過,上週已開始籌劃應對方案,張慶忠立委在週一強行宣布通過服貿協定時,黑島青成員正在立院外靜坐抗議,接獲消息後立即與學運社團、異議性社團及其他民間團體聯絡,不得不在倉促的情況下展開討論,晚間各團體共同決定進入立法院議場,並配合原本籌畫的反服貿晚會。黑島青在青島東路舞台的控場主持人阿Fi 說:「民主程序都已經可以被踐踏到這種地步,只是坐在立法院議場外不停喊是沒有效果的。我們從來沒有實質成功進入立法院,像930或是去年好幾波行動,因為他們試圖強過服貿,我們多次翻過圍牆,但都無法成功進入議院。所以週一的討論認為要有戰略性的策略,兵分三路進去,攻佔議會,用實際行動讓議會無法進行。」

  整起行動目前的規模已超出黑島青預期,原本甚至想過被驅離就撤回天橋掛布條。面對數量龐大,仍在持續增援的學生與民眾,以及不知是否會發動攻堅的警方,黑島青的魏揚表示整起行動堅持和平理性,避免暴力,如現場口號「警察不動,我們不動」,不主動攻擊警察;另外,對於外界部分媒體以「暴民」詮釋在議場內外的人群,他說明,整起行動至此,除了攻入議場時的破窗和些許推擠之外,雙方並未爆發激烈衝突,電視媒體不斷播送議場內早些時間的推擠畫面,有放大衝突、報導不公之嫌。

  阿Fi則判斷警方目前不會輕易行動,依現場的人數規模而言,馬政府若執意驅離,幾乎等於踐踏民意。她也提到,雖然場外有很多工作人員,但若民眾同時感到憤怒,也無法保證狀況會如何發展,因此呼籲警方趕快撤離,「若民眾發生任何問題,馬政府是無法負責的。」此外,她提及黑島青一貫的立場是「自由經濟發展不應該是台灣唯一的出路」,希望到場的民眾開始思考經濟發展之外是否有其他可能,也對現行體制提出質疑。

【佔領國會運動紀實】攻陷立院第一役──議場的鞏固

◎台大意識報

【伏流】
  2010年,ECFA正式簽署,同年生效。
  2011到2013,兩岸正式簽署了數個貿易協定。

  2013年六月,由郝明義先生的公開信〈我們剩不到二十四小時了〉開始,網路上出現了圍
  繞在「出版業」與「服貿協議」的關係。服貿協議議題,浮上檯面。
  七月底,數十公民團體聯合發起「民主團結之夜」晚會,同時組成「反黑箱服貿民主陣
  線」。七月三十,「佔領立院、奪回未來」由青年集結立院反黑箱服貿。
  九月,黑色島國青年成立,並於月底發起「毀憲虐民,暴政下台」行動再度圍堵立院。
  十月,黑島青陸續於數場公聽會監督並表達訴求,「國慶日」發起「奪回國家、人民除
  害」夜佔凱道活動表達反服貿訴求。
  十二月,再次集結凱道。
  2014年初,持續監督服貿公聽會。

【緊張】
  三月十七日,立院舉行聯席會,立委張慶忠片面宣布服貿協議通過委員會審查。十八日,「反黑箱服貿協議民主陣線」和「台灣民主守護平台」共同發起「捍衛民主120小時」、「守護民主之夜」,民眾開始在立法院外聚集。晚間六點,立法院群賢樓前晚會開始。

【爆發】
  晚會即將結束時,接近晚間九點,主持人魏揚宣布群眾可以往群賢樓側門移動,接著開始有群眾翻門進入議場,第一波人群約百來人。濟南路現場剩下還未進入的群眾,但數分鐘後,群賢樓地下車道鐵捲門開通,剩下群眾開始衝進車道,並在樓梯間與警方發生推擠。此時仍不斷有警方試圖進入議場,議場內外狀況皆不明朗,議場內部甚至還未開燈。先後衝入立院的數波民眾,已於十點鞏固議場;但後幾批陸續到場的群眾越來越多,原先駐守在議場一樓走廊的警方也暫時退讓,使議場內群眾越積越多,物資運送也越來越順暢,長期和平佔領的態勢已經成形。議場內開始維持秩序,並進行短講、唱歌等等活動,緊張氣氛逐漸緩和。

【僵持】
  晚間十一時,開始有越來越多訊息傳入議場,謠傳警方將於凌晨十二時強力攻堅,現場主持人林飛帆開始指揮現場群眾分派守門工作。十二時,政大教授也來教群眾面對警察的法律知識、有「被抬」經驗的人也不斷叮嚀面對警察時如何讓自己不受到傷害。一點,八個出入口已經成功分派每門二十人、剩餘群眾聚集主席台前靜坐。數分鐘後,門已被封死,議場宛如圍城,無法進出運送物資、上廁所。現場氣氛越趨緊張,有一股隨時會有警力攻堅的壓力。

【攻堅】
  緊張的壓力如即將下雨的烏雲,與現場悶熱的空氣鼓動成整個議場的不耐。既放鬆又緊繃的詭異氣氛考驗著群眾。三點,警方於主席台後的五、六號門(如附圖)放話,內容大意是:十分鐘後警方開始攻堅,學生是國家的希望,請學生盡快解散。三點二十,第一波攻堅開始(三號門),堆放的椅子成功造成阻礙,但當有數名員警踏上障礙物,突破封鎖,第一排學生就手勾手、後排群眾則抱住前排群眾的腰組成人牆,警方撤退後,學生士氣明顯升高。第二波攻堅,警方開始攻擊五號門、六號門,也成功阻擋。三點四十,第三波攻堅開始,警力有明顯增加,三號、五號、六號、八號門先後被攻擊,其中八號門的攻擊持續最久、坐在主席台前一部分的群眾也圍過去幫忙,情勢一度緊張。指揮也趁此時對警方放話,若再試圖攻堅議場,五分鐘內將指揮場外民眾衝入議場,期間甚至有全場倒數計時,最後,八號門攻堅也成功被守下。每一波攻堅,群眾們不斷吶喊著「退回服貿、捍衛民主」、「警察退後」、「和人民站在一起!」。抵擋的同時,群眾齊聲吶喊「一、二、三!一、二、三!」為前線集氣,議場中迴盪著群眾的憤怒與無奈,一聲聲,讓每個人都站得更堅定。

【陽光】
  警方攻堅稍稍緩和後,四點多,議場內透入了剛升起的陽光,雖然灰灰暗暗的,但群眾們心裡想著「我們撐過一個晚上了!」使得氣氛溫暖起來。五點,群眾明顯疲累,議場中異常的安靜。稍作休息後,六點,場外情況似乎更和緩了,立委守著議場大門,群眾可以出門上廁所、走走路、抽根菸。七點,場內開始清潔環境,群眾也陸續清醒。

  第一夜,無疑是最艱難的一夜,群眾無預警地衝出運動的強度、鞏固了議場內自主運作的基礎、也寫下了台灣社運史的新頁。


*立院議場內示意圖http://ppt.cc/SzBp

1985參與行動 呼籲公民力量覺醒

◎台大意識報

  反黑箱服貿佔領立法院行動邁入第五天,在17日晚間第一波行動攻占立法院時,參與其中包含了十多名公民1985行動聯盟(以下簡稱1985)的成員。1985在去年七月中舉辦「萬人凱道送仲丘」之後聲名大噪,而這次的行動中,原本分配管理部份物資、醫療站的工作,目前轉由黑色島國青年聯盟(以下簡稱黑島青)統籌。1985究竟是以甚麼樣的角色參與這次的行動?以下為今日下午意識報採訪公民1985行動聯盟發言人王希的回應。

五天前「倉促開會,佔領在規劃中」

  在17日下午得知國民黨立委張慶忠三十秒完成服貿協議審查後,1985與勞工陣線及數個非政府組織倉促開會,當時已經有佔領立法院的共識,但還未決定明確的時間點。首次會議之後黑島青加入,接手規劃佔領行動,在衝撞前一、兩個小時才確定具體行動時間。

站台分別管理,昨晚全數交手黑島青

  因應參與民眾人數不斷增加,立法院內外很快成立醫療站、物資站以及服務台,統一向外募集物資,以及提供緊急的醫療服務。最初因應超乎想像的龐大規模,向現場參與者招募志工加入糾察隊,也盡量安排工作人員在警方與民眾交界的第一線;管理範圍的分配,因為資訊流通不易,立法院圍牆內廣場僅設有醫療站、物資站,由1985負責管理,議場外的其餘事務皆由黑島青負責。

  「但是在21日晚上十一點左右,已經全數轉交黑島青管理。」王希表示,連續多日的佔領行動下來,十多位成員的體力已經不堪負荷,多已經離場休息了。而針對外界針對管理方式的批評,僅回應「還請多包涵」。

持久戰目標:馬英九出面回應

  這次的行動規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對此,王希表示這顯示出公民對黑箱服貿事件的關心,以及人民對馬政府施政表現的態度。在行動之前曾以諸如舉辦公聽會、遞陳情書、請願書等方式表達意見,然而相關單位皆未正面處理,因此才會採取行動。而具體行動上,除了第一天佔領立法院較為激烈,其餘都秉持「警察不動,我們不動」的最高原則,亦即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來進行長期抗爭。因此若議場內被警方攻破,觸及行動最高原則,也將以大批議場外圍的群眾反包圍警察。

  本次行動的訴求有三:退回服貿、重啟談判、完成兩岸協議監督立法。對於今日下午江宜樺到立法院前回應學生,他強調,行政院只是執行單位,而服貿協議是馬英九在大力推動,因此包圍行動的最終目標是要馬英九出面回應。若遲遲不願出面,勢必會動員群眾的力量有進一步的行動,至於明確的行動內容為何,還在討論中,無法給予具體回應。

  對於這次1985在行動中扮演的角色,他認為是要「呼籲」全民共同重視黑箱服貿,讓政府知道人民都準備好了。而外界對於相關行動有「暴民」的批評,他指出這要看暴民定義在甚麼基礎之上,是「國家秩序」還是「民主價值」。如果打破玻璃就是暴力,那相較於政府現在破壞民主的暴政,人民應當以較激烈的方式回應。最後他也強調,民進黨目前與行動合流,但是並不擔心「民進黨收割」的問題,並認為無論是政黨、政治人物、團體等,任何人都應該和人民站在一起。

台清交學者學界記者會 主張政府應先完成監督立法程序

◎台大意識報

  今日(23日)下午四點,台大多個學院及交大、清大等十二位學者對於這兩天的學生佔領立院行動,討論出「兩岸協議條例締結草案」,針對目前兩岸服貿協議的爭議做出回應。

  台大新聞所所長洪貞玲首先代表提出聲明,並針對今早馬英九的記者會進行回應,主張立法院應先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程序,再依此進行兩岸服貿協議實質審查。

  台大文學院院長陳弱水補充今天早上余英時刊載於蘋果日報的文章:「余先生重要的思想是以人為本,不是抽象的,是具體的、活生生的人,這些人的意願與經驗,不是任何外力可以取代或形塑的,體現的方式即是自由與民主,人的自由意志才能浮現。」而台大法學院副院長陳忠五更表示:「總統主政底下有很多措施破壞權力分立,迫害人權,更在這次服貿議題中看出對立法權的不尊重,對人民聲音過度忽略,重視經貿層面,漠視政治、社會、文化、國防方面的衝擊,我們建議兩岸交流應該要理性討論有效監督,才是良性發展,呼籲應該立法以使兩岸交流法制化,從事有效監督。」

  「兩岸協議條例締結草案」主要起草人台大法律系林明昕教授認為,我國目前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唯一只有在〈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五條;當時立法議程僅規範人民之間的交流,對於半官方,甚至是官方的交流並沒有詳細規範。有爭議處應先行擱置,訂定監督機制之後,按照監督機制才可以公開透明地進行。

  清大科法所黃居正教授則從國際公法的角度討論,法制化有其重要性,希望藉由監督條例建立符合全民參與的機制。沒有任何一個國際協議及條約會自動生效,需要經過批准的程序,台灣每年簽訂的條約相對較少,應花更多時間促進民間討論,使其符合民主程序。所有條約及協議若違反國際人權(以兩公約為主)則無效,然而中國做為最常違反國際人權的國家,兩岸簽訂的條約即有可能違反國際人權。最後,只有「有效」的條約生效才具有拘束力,服貿協議論形式及實質層面皆未滿足,因此並無失信於中國。

  除了法律學者之外,台大電機系林宗男教授及交大資工系林盈達教授更質疑第二類電信開放的效果及影響,第二類電信有關通訊之外的相關產業,包括封包傳遞、機場外包等。國安局的機密報告也指出,開放第二類電信將造成我國資安、國安問題,但並不為人民所知。林盈達教授更指出,中華電信副總級以上幹部討論亦不應開放第二類電信,而且國際之間皆無此例。

  已經在網路上製作許多投影片的鄭秀玲教授則再次表示,服貿協議是100%黑箱,經濟部、經建會、我國四大經濟智庫等皆不了解協議的內容。鄭教授並非凡中必反,然而,服貿協議在項目及模式上皆是不平等的,台灣雖對中國64項產業,相較中國對我國開放80項較少,但其中我國開放的批發零售業其實囊括台灣多項產業;在模式上,台灣不可跨境提供服務,必須在中國設點,將使台灣的人才與資金外流。

  具有社工背景的社科院副院長王麗容及台大社會學系主任柯志哲皆提出,服貿協議簽訂之後,將對台灣的產業結構、所得分配及社會福利結構造成影響,台灣的工作機會將被剝奪,社會福利商品化,使弱勢者的情況更為悲觀。從政治面來說,社科院副院長邱榮舉譴責馬英九總統不符合程序正義,且違反民主執政的行為。

  「我們準備好了嗎?」各領域的學者在記者會中提出服貿協議對台灣的經濟、政治、社會、國安、資安的影響,質疑馬政府並未做好準備。在場學者共同指出,民主並不只是法治,必須以行動實踐,馬英九總統及江宜樺院長應該參與街頭公民教室,了解民主的真諦,與人民溝通對話,解決民主危機。

323佔領行政院行動紀實

◎台大意識報

19:35
  學生開始破壞拒馬,約莫一百多名學生陸續翻過行政院正門的鐵門。警力快速部屬,部分學生進入院前廣場後,聚集在建築物正門前的門廊下相互勾手坐下;部分學生在廣場上被警察擋下、奔跑的過程中跌倒受傷,三五成群、手勾手原地坐下。同時,警方在鐵門與建築物之間的廣場部署蛇籠。
  現場不時有學生朝建築物前跑去,警察見狀上前阻擋,三五成群坐下的學生藉此空檔跑到建物前,約莫半小時後全數的學生都集結在行政院正門口,手勾手坐下,一致呼喊「退回服貿,捍衛民主」。警方呈半圓形隊形包圍第一線學生,大門前站兩排持盾牌、警棍的警察。

20:00
  後方陸續有群眾加入,第一線學生坐姿向前推進,與警方僵持。人數不斷增加,約莫半小時後警察退至建築物前,學生持續靜坐、呼喊口號。

20:30
  指揮持麥克風帶領學生喊話,並傳達:有學生在過程中被逮捕、送往派出所,目前已經請律師前往處理;有人員受傷,廣場靠馬路一側成立醫療站,將受傷人員送往醫院。
開始有持大型攝影機、麥克風的記者到場。

21:00
  大量民眾加入行政院廣場佔領行動。警方持盾牌、警棍成排集結在建築物前方、廣場左右側,民眾分別在三處集結、坐下。
  警察後方的建物內部出現群眾,門廊前部分群眾呼應、突破警方人牆,由行政院大門進入建築物內部。其餘靜坐的學生們呼籲「坐下」、「不要進去」。十分鐘後部分群眾進入行政院大樓,外圍民眾坐下。
  指揮架設大型麥克風。

21:20
  現場傳出有學生受傷,門廊下的群眾往兩側讓開,讓救護車開入人群中,並拉出醫療通道,讓醫護人員與傷患進出。大量記者(包含外國媒體)到場,擠在救護通到兩側捕捉畫面,群眾呼籲「記者退後」。救護車離開後,指揮持麥克風呼籲記者遵守職業道德:「如果你們是為了保護學生而站在第一線,那可以;但是如果你們是為了搶鏡頭而影響醫療通道出入,請你們遵守記者的職業道德。」

21:50
  指揮持麥克風與進入建築物的民眾對話,呼籲二樓的群眾下樓,指出佔領行政院建築體無異於使警方動用鎮暴警察。

22:00
  指揮表示後門有大量鎮暴警察集結,徵求人力調往後門;並宣布有五位民眾在占領過程中被逮捕往保安警察第六總隊,已經有律師前往協助。

突襲紀實:天將亮,但希望在哪?

◎台大意識報

  佔領國會運動已整整持續了六天,從第一天衝入立院後,議場內、外的運動舞台不斷地努力使社會運動的動能延燒下去,在22號周六時人潮達到最多,江宜樺也是在此時到青島東路現場與學生代表林飛帆「對話」。23日,疲憊、失望使得群眾越趨減少,整個運動陷入瓶頸。

【突襲】
  23日晚間7時30分,一群青年群眾突然衝進行政院西南側大門口。群眾翻過拒馬、繞過窄門,往忠孝東路上行政院大門口衝刺;而從東南側進入的則是採過鋪上棉被的拒馬和夥伴的背脊進入行政院。有些群眾於翻越拒馬時受傷、有些群眾在衝往行政院的途中被警方壓倒在地並帶上警備車。成功突襲至大門前的群眾手勾手坐下於門廊的柱子圍成人牆,並齊力嘶聲吶喊「退回服貿、捍衛民主」一直不斷地、不斷地吶喊著。警方數量明顯不足以驅離,因此在門前組成一道斜的人牆縮小群眾佔領範圍。

【推進】
  7時42分,門前群眾得知增援來到,一片歡欣鼓舞。7時47分,已經進入行政院的群眾漸多,門前開始發生第二波推擠,將警方斜的封鎖人牆推為平行,群眾又更接近行政院大門。7時50分,廣場中群眾已增至數百,門前爆發嚴重推擠,一名女子受輕傷;現場指揮魏揚向群眾喊話:先不要進入建築物內,等人數足夠我們自然能迅速占領。

  8時20分,有人打破行政院右側建築的的窗戶,但很快就被警察控制,也有同學的手臂因此受傷,高舉他的右手請求醫生支援,大家幫忙高喊:「醫生!醫生!」醫生遲遲沒有過來,有人便取下頭上的抗議布條先綁在他的手上進行止血。有兩個女生帶領大家大喊「退回服貿」、「警察退後」的口號,並試圖衝破警察,很快地,行政院右側的警察被衝破,人潮向行政院後門衝去。

  直至8時30分左右,廣場上不斷有群眾衝入,衝入後「坐下!坐下!」的喊聲不斷,各處亦不斷傳出有傷患,醫護人員明顯不足。此時現場主持、音響設備已到位,廣場內群眾亦就地坐下,廣場內氣氛時而激動時而平緩,一方面擔憂立法院的同伴的狀態、一方面又希望行政院這邊人數多到能整個佔領。9時05分,群眾又一波嚴重推擠,行政院大門被攻破、數十名群眾衝入大樓內。

  8時40分,行政院後門開始分成兩群,一群人集結在後門,一群人在剛才攻破的行政院右側集結,此處的警力集結越來越多,當右側的群眾極力地呼喊口號:「退回服貿」、「捍衛民主」、「佔領有理」,則引起許多後門群眾的掌聲。後門的窗戶被打破,大家齊聲鼓掌,警察來不及阻擋,學生們魚貫從窗戶爬入,並幫忙打開其他扇窗戶讓學生爬進。警方見情勢不對,不斷吹哨想要干擾現場指揮與口號,最後僅有離後門最近的一扇窗戶搶先被警察阻擋,先進去的同學僅能隔窗與警察對眼。同時,行政院後門圍起兩層拒馬,警察分批進入,但是都沒有學生走出建築。

【僵持】
  9時15分,救護車進入行政院大門門廊,運出建築內傷患。在運出傷患的同時,群眾認為現場記者跟拍傷患嚴重阻擋醫療通道,因此爆發對記者強烈不滿的情緒,「記者滾開!」叫聲充滿了這幾天對於媒體的憤怒。廣場內糾察、物資、醫療人員極度缺乏,魏揚呼籲群眾勿隨意衝撞警察或建築,並且希望於現場招募有經驗的糾察人員;群眾呼叫醫護人員「醫生!醫生!」的聲音亦此起彼落。9時30分,又一波群眾對於新聞記者的憤怒爆發,群眾認為,媒體為了搶新聞衝在第一線卻阻礙了群眾的行動。

  約莫這個時間,行政院建築後側也傳出有警察受傷的消息,呼喊「醫生!」幾次之後,場地指揮快速地引導出一條路線,讓救護車通過,但過了兩三分鐘,才有同學協助醫生爬進建築內。行政院後方的群眾十分躁動,有人呼喊「冷靜」、「坐下」,也有人指示「起立」往警力較少的地方再攻入,現場宛如又有「激進」與「和平」之分。

  後來,後門集結的群眾慢慢坐下,也比較少進入建築內,洪申翰等人拿起麥克風指揮,不時地整隊請群眾向前、緊密地坐好,補好空位,好擋住行政院會客室的小走道,不讓警力趁虛而入來包圍。靜坐期間,後門外的群眾想要拿鐵梯進來,但鐵梯被門內的大批警力輕易沒收,最後也只能坐在門外呼喊口號來呼應後門內的群眾。此外,不時能看到警察帶著零星的民眾從會客室走出從行政院左側通道離開,引起許多人小聲討論。

  10時05分,義務律師團到前門的台前講話,提醒大家面對警察不要驚慌,並告知民眾面對警察的重要法律常識。後場的指揮也在後台以麥克風宣布:「蔡丁貴教授被警察帶走了!」現場喊了幾聲:「蔡教授加油!」爾後,顧立雄帶領身穿白色律師袍的團隊,穿過人群往警察的方向走去。

  10時30分,魏揚於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強調學生佔領行政院是為了牽制立法院的警力;更是為了反對政府對於先前溫和訴求的忽視,因此運動採取更高強度的抗爭以逼使執政者回覆。

  同時間,後門已經傳出11點會攻堅的消息,開始教學如何抵抗鎮暴警察、水車甚至是催淚瓦斯。大家手勾手練習如何抵擋警察,男女生最好梅花座、女生可以要求女警抬人、全身放軟不要讓警察有施力點等。如遇到水車,則身體趴低以背面抵擋不要讓水柱沖到腹部和臉部。當催淚瓦斯噴出時,盡量不要讓眼睛碰到,並發下濕紙巾或口罩摀住口鼻。警察攻堅行動之前,為了緩和現場的氣氛,許多同學接力分享自己的想法,替大家打氣。

【恐嚇】
  11時,場內流竄著將於深夜12時大規模攻堅的消息,緊張氣氛升高;此時台上安排范雲等學者上台發表演說,安撫了不少面對國家機器緊張又無助的青年。11時45分,魏揚開始解說面對強力水柱、催淚瓦斯該如何處理,並且將群眾導引至廣場前面的三個門,據傳警方將同時以大量警力攻堅這三個門。接近12時,中學生權益促進聯盟的學生發言,極力勸導未成年者離開抗爭現場。過12時,鎮暴警察、強力水車開始於北平東路後門集結,門外警察指揮的聲音在門內可以清楚聽見,後門氣氛緊繃、指揮不斷安撫大家。

【暴力】
  12時至凌晨1時,北平東路警方調度頻繁,配有警棍戴著白色安全帽的鎮暴警察越來越多,後門現場仍不斷教導如何「被抬」以及「被沖」或被丟催淚彈要如何因應。後門場指揮說,他參加社運抗爭多次,但上次使用水車或催淚瓦斯已經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1時24分水車開入後門,後門現場群眾大喊「撤回水車」;當水車轉向完成、面對群眾時,情勢一度緊張,而兩排鎮暴警察站在水車前面,氣氛肅殺。水車突然向後退,不知道是在調整方向還是要撤退,但在水車停止動作之後,又有更多鎮暴警察進入,在後門拍攝的記者此時遭到鎮暴警察的阻擋與驅離,他們被警察團團圍住然後被送出場外,群眾在此吶喊「拍下來!拍下來!」、「新聞自由!」、「記者加油!」,場內僅剩為數不到五位攝影記者。國家機器即將對自己的人民行使暴力,卻在此時不讓他人得知這個國家有多可恥,群眾越來越心寒,為自己的國家感到悲哀。1時34分,裝備齊全的霹靂小組在後門集結,看著國家機器拿出面對恐怖份子的武裝人員對付手無寸鐵的人民,群眾內心的壓力與陰影越積越重。

  1時45分,鎮暴警察開始用麥克風喊話:「明天星期一還要上學,請自行解散。請不要聽信有心人士的煽動!」(整個警示過程皆沒有舉牌),講完之後,開始倒數十秒。1時47分,現場指揮官下令驅離,群眾開始吶喊口號「退回服貿,捍衛民主!」這時,有些民進黨市議員從一旁衝出,想要抵擋鎮暴警察,但很快就被驅離;之後第一排的群眾被配有警棍的鎮暴警察強行拉開,若死抓不放,則會被翻倒在地並用警棍/盾毆打;當第二排群眾開始被強制驅離時,鎮暴指揮官突然下令鎮暴警察退下停止動作,隨即而來的是霹靂小組開始拉人。霹靂小組的方式則是先用腳(整個用護具包覆的腳)壓上前排群眾(等於是個身體踩上群眾),把群眾身體壓痛、壓變形之後,他們會問說「受傷了嗎!」然後再說「好了!自己站起來走!」如果不走則一樣拖出去。現場宛如大屠殺,有人哀嚎、有人怒吼、有人發抖,這絕對不是一個民主國家面對他的人民的方式。

【天未亮】
  在廣場及大廳的群眾,收到了來自後門驅離的消息,此處究竟何時會開始進行清場?兩點半?還是三點?每個人都露出不安的神情,與盾後警察閒談的輕鬆氣氛也慢慢消散。門廊下的抗爭者也從背向警察的靜坐姿勢轉向正面的防守姿勢,警力的換班數度引起了群眾情緒的緊繃,勾起的手因為痠痛又放了下來,多位女性也在巨大壓力下不忍流下淚水。救護車的緊急通道被人群佔滿,還是有好心的人不斷念記著應該要留下通道。物資組的工作人員也從場外搬來饅頭、水、便當,對於僵持已久的抗爭者是久旱後的甘霖,許多人體力也漸漸不支,一個個疲憊的神情顯露在臉上。

  三點多時,堵在大廳口的警察和記者開始騷動,門廊右側的醫療通道被警力阻斷,大廳內側的警力開始進行抗爭者的清除。此時大量攝影記者擠上警察所形成的人牆,將他們的攝影器材高舉,門廊外的群眾也鼓譟著要求記者貼近記錄下內部的驅離暴行。尖叫聲忽然此起彼落,醫生被呼喊到門廊左側處理被丟出的傷患,記者也想上前拍下畫面,但在推擠之中造成更大的混亂,此時群眾又開始斥責記者退下。現場記者、群眾、媒體的衝突,還需要很長的路才能化解。

  大概四點了,不知道門內的混亂持續了多久,突然廣場左側夜色的背景下,一條白色的水花噴出,廣場左側的群眾開始逃竄,現場的主持人透過麥克風不斷嘶吼著「手勾手、背對水柱、不要丟東西!」連擴音器放送出來的語句也逐漸的失控。在門廊處,突然湧出大亮有螢光黃外套的警力,清理完大廳內部的警力開始從門廊的左側著手拆解人與人之間緊扣的手臂,被拆下的抗議者由後面大群警力接力抬出。不斷有人喊著「叫女警來!警察不要亂動女生!」顯示出現場女警嚴重不足,即便是女性抗議者仍是被男警架離。完全沒有人注意到水車逼近的情況下,強力水柱沖向臥躺的人群中央,一旁的相機攝影機也防備不及,攝影者們既心疼器材,也不捨錯失記錄歷史的一刻。被拖出來濕漉漉的抗爭者不斷抽噎著,一旁的人趕緊上去將他擁入懷中,有人怒喊「警察怎麼可以這樣!退回服貿!」這群人在也分不清楚臉上是被噴上的水抑或淚水。

  在優勢警力的控場之下,廣場和大廳的群眾被一排排的警察步步逼向忠孝東路上的側門,剩下剛被抬起來、在一旁被記者包圍的民進黨人們,還有佔領了另一棟建築的部分抗爭者。人潮緩慢地從拒馬的縫隙中流出,這是一股帶有失落、憤怒、悲壯情緒的巨大浪潮,場外的聲援者和場內的群眾匯聚。天空慢慢轉成一股深幽的藍色,太陽即將升起、天即將亮,這城市、這國家有可能出現魚肚白般的曙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