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8日 星期一

每個人都可以安心行走的公館







◎洪姿宇

徒步區內的街頭藝人

是誰的路?
  討論公館徒步區議題時,或許能援引「路權」的概念。
  路權探討不同道路使用者的相對權力或義務,但行人路權意識最早在 1960、70 年代石油危機時才抬頭。當時因資源短少,人們開始反思長久以來對汽車的過度保護、人行道縮減、行人路權被車輛侵占等狀況,認為都市裡的道路不只屬於汽機車,而應該有更多元的意義,徒步區的概念於是被提出、實行,希望打造行人友善空間。
  台灣多數道路規劃仍以汽機車為優先考量,行人必須過天橋、走地下道,讓路給汽機車,就是典型的例子。公館徒步區或許能讓市民思考,行人在都市裡是否能有更舒服的行走空間,而非只能侷限在狹窄的人行道,或勉強在汽機車縫隙間找尋通行的路。
  台大城鄉所黃麗玲教授認為,徒步區能還原成一個簡單的概念:讓公館成為「每個人都可以安心行走的地方」。不管什麼身份、目的,來到這裡都能舒服自在的行走,不必擔憂張望左右來車、抓緊包包以免擦撞到機車後視鏡,可以放鬆心情,舒適散步、購物。
  思考路權、企圖改變路權觀念時,必然造成某些使用者的不便,但長遠而言,徒步區政策同時是往「汽機車減量」這一終極目標邁進的一步。施行過程中必然會有摩擦,但或許也因此才能討論、進而釐清不同人對道路使用的想像。

觀察、停留、互動:慢行的都市意義
  隨捷運開通,公館成為更大型的轉運站,人潮雖然讓公館成為台北市著名的商圈之一,但也使商圈逐漸隨市場的偏好發展,改變公館的經營生態。舉例來說,獨立書店的消失是過去二十年的改變之一,除了租金提高無法負荷外,也可能受到誠品的衝擊。雖然過去許多書店、咖啡廳、茶館與台大的歷史都深有淵源,但許多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市場上都無法繼續經營。
  「這是個屬於市場的地方,把你剷平了讓大家都一樣。」研究都市空間的台大台灣文學研究所蘇碩斌教授說。隨公館店租、地租提高,像是書店這種小獲利、小成本的店家慢慢無法生存,被服飾、眼鏡、飲料等毛利高且貼合市場趨勢者取而代之,讓公館與其他商圈比起來沒有多大分別,漸漸失去舊有特色。
  交通便捷、店家組成改變,也使「快速、方便」的消費文化進入公館。對來到公館的消費者來說,這是純購物、用餐的商圈,而店家純以獲利為目的,並無久留、在地深耕的意願,因而來來去去,汰換率高。
  或許徒步區相對能帶來「慢行」的概念。慢,是對比和資本主義消費觀念連結的快文化,引導大家思考什麼是慢的;走路比機車慢、捷運比汽車慢,搭配慢的文化和慢行區的概念,來到公館,可以不是隨停隨走,也不是速食式的休閒娛樂,而能觀察、停留、互動,市民能舒服自在的散步、聊天、用餐、體驗,而不是倉促的穿越,這都是徒步區可以努力營造的空間意義。
  不過,推動「慢行」概念不代表排擠所有的快。蘇碩斌老師認為,找到節奏感最重要。最理想情況是慢、快能互相搭配,抵達的過程該快就快,抵達目的地後,該慢下來欣賞時,就放慢腳步,城市生活才有前進和累積。
  目前公館商圈或許是市場發展的自然結果,但換個角度想,市場力量或許並非「自然」,而是種「介入」,不被市場力量和快速文化拎著走的公館,或許能有不同的面貌。

倉促上路的徒步區
  公館徒步區有值得期待的發展,但市政府從八月初試辦徒步區以來,仍出現不少待改進的地方,許多店家表示徒步區施行倉促匆忙,有些店家甚至完全不清楚徒步區實施的消息,也沒有收到相關通知。這顯示主辦單位事前宣導仍然不足,無法有效凝聚店家、居民共識,進而出現試辦初期,大部份店家對徒步區抱持懷疑、反對的態度,甚至認為是多此一舉的擾民政策。
  徒步區倉促實施的問題也表現在相關配套的策劃上,試辦初期,徒步區只以簡單的路障標誌禁止車輛進入,但對行人來說,舒適的行走空間不只是禁止車輛進入而已,道路的景觀配置、汽機車停放的狀況在試辦期都呈現混亂的狀態。此外,小從商家送貨出入、居民返家用路、交通標示、人群疏通、垃圾處理、停車和雨天應變,大至對中永和一帶車流的影響等問題,雖然某些在試辦一兩週後,順應遊客、店家反應而有改善,但到現在還未全部得到理想的解決。

城市與大學的對話
  台大與附近社區來往、連結密切,大學是對市民友善的空間,社區提供機會讓學生走出校園和社區互動,彼此互相提升、進步,大學和公館徒步區的關係,也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可能因為還在試辦階段,主辦單位對徒步區還沒有太多想像,目前為止舉辦的活動限於街頭藝人和較零碎的小型工作坊,市民參與度不高,工作坊的宣傳有時也未盡效果。其實去年九月,台北市政府曾與台大合作,將新生南路三段部分封路,舉辦「一日生活街道」體驗,活動有野餐、道路塗鴉、樂團表演、二手書販售、社團擺攤等等,迴響極佳,這樣的經驗或許能為公館徒步區規劃參考,如果未來可以善加利用封路後多出來的道路空間,和大學、店家合作,讓NGO、書店、學生社團擺設攤位,或是讓店家延伸空間,和市民互動,徒步區可能會有不同的氣象。
  公館商圈希望尋找特色,也能從大學城的角度發想,讓逛街、轉運的市民能體驗公館從大學漫出來的獨特氛圍。如果一路從台大散步出校門,再進入商圈,行人感受的氣氛能夠延續,除了單純消費,公館商圈還可以提供不同的體驗,讓在地的精神、氣質能吸引市民願意一來再來,那麼大學和商圈的互動交流就很成功了。
  然而,在多數居民的認知裡,公館商圈最重要的機能就是「買東西吃」,而目前的實施狀況造成居民買東西吃的不便,並排擠了小攤販的生存。這樣的「文化徒步區」想像,或許會被質疑過於學院思維、台大本位,而排擠了一般民眾和攤販的生活。
  不過「生活機能」、「商家生存」與「大學口文化」並非無法並存。若動線與景觀策畫得到改善,公館成為真正安全、舒適的慢行環境,行人停留的動機、條件增多,願意常在這裡久留,也將促使商家生意繁榮。長期而言,受惠的不只是學生,更是徒步區裡的每一個人。

更好的公館「社區」
  公館徒步區目前已確定延長試辦,就長遠發展而言,徒步區的規劃和願景絕非台北市政府或交通局能獨力完成,必須由下而上整合力量,將公館當作「社區」來經營。目前台北仍商業思維當道,多出來的空間不作商業盈利似乎是種浪費,若希望出現轉變,那麼最重要的是在地社群是否能認同自己為公館社區的一份子,商家能不只將這裡視為營利之地,居民有意識和期待,才可能出現對當地發展長遠的想像,凝結社區經營的共識。
  徒步區對市民最大的挑戰莫過習慣、觀念的改變,包括路權、消費型態、都市想像等,但如果能確認徒步區的目標正確、符合未來趨勢,更好、更宜人生活的公館社區不無可能。二十年前沒有人能想到捷運可以如此便利普及,五年前也沒有人能預料 Ubike 的成功,革新改變人們習慣,需要時間適應、調整,然而如果徒步區有助於城市安全和美好生活的實現,或許便值得嘗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