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新生入門課——透視新生專題的想像與現實


◎傅典洋  游羽棠    

新生專題小檔案

對於初至大學的新生們,選課是件新鮮的事,如何在眾多的課程中選出自身最感興趣的課程,考驗新生們對於時間的安排能力以及對自我的掌握。而在眾多的選修與通識課程中,有一門課是專門針對新生所開設——新生專題。
新生專題(簡稱新專)自97學年度起開設,至今已邁入第八個學年。以103-2學期為例,共開設十二個班,一班約10-25人。與一般課程不同的地方在於,新專的課程目標並不以「專精專業知識學科」為主要方向,而是透過開設廣泛主題幫助新生適應及自我成長的課程(見表一),以期落實新專的共同的三大課程目標(見表二)。

104-1新生專題課表
大學學習相關
大學生的學習萬花筒(石美倫)、物超所值的大學教育(丁照棣)、臺大,我來了!(邱于真)
探索自我相關
人生意義的追尋(張文亮)、活出生命的色彩(楊申語)、甚麼是健康快樂的人生?(李建模)、生命中的驚嘆號(齊肖琪)、創造自己的「∞」與「!」( 鄭秋萍)
科學及人文歷史相關
宇宙中的寂寞心靈(孫維新)
▲表一

課程目標
(一) 幫助學生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
(二) 培養學生自我學習、溝通表達、獨立思考及批判反省的能力。
(三) 引導學生探索自我,思考在大學階段的學習發展方向。
▲表二


  為了順應新生專題的課程定位,新生專題上課的方式亦與一般課程不同:採取小班制,讓教授易於掌握學生狀況,並可以快速、立即地給予生活分享、學習指導;上課地點不限於教室,凡任何教師認為有助於引導學生敞開心胸,營造開放的氛圍,都可作為上課地點;不打成績,只有「過」與「不過」,避免無謂的成績壓力;此外,也透過打散各科系,期待學生之間可以在此過程相互熟悉、合作。正如共教中心郭鴻基副主任指出:「雖然專業課程也能達到新生專題設定的三大課程目標,但是要讓學生在剛進大學時就提早了解那些高中不會遇到的事,所以堅持形式要是小班、輕鬆。因為新生專題的學習重點並不在於『專業知識』,所以我們也不希望老師去講太多專業的東西。」因此,老師對於教學內容與方式擁有較大的詮釋空間,不必侷限於「傳統傳授知識」的教學模式。而較為軟性且輕鬆的課程形式,使「師與生」在傳統教學場域上的距離被消融外,固定的集會亦在班上同學之間形成較其他課程密集的人際連帶。
新生專題隱含的「新生」想像:
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下,大多數學生習於接受被排定的課程,在生活上處於被動的地位。因此,家長及教師們時常將學生視作不成熟個體,因此必須要由思慮成熟且富生活經驗的教授從旁指導,避免學生在獲得自由後,反而無法做出符合學生未來取向的課業規劃,甚至生活作息紊亂。然而,大學生雖然能開始運用相對自由的排課權利,並得以隨心所欲地安排閒暇時間,卻也旋即陷入困窘的境地:雖被賦予相關權利,亟欲作自己的主人,嚮往自由生活。但可惜的是,絕大多數家長、教授仍舊認為這些剛脫離受到嚴密管束的大學新鮮人,小至生活瑣事,大至個人未來生涯規畫,都無法獨立安排、負責。所以,脫離在家被父母事事張羅的生活後,在看似自由的大學校園仍必須被師長等等「長輩」在旁耳提面命。

自新專初設之時即開課的石美倫老師提到:「當時的初衷是希望資深的教授可以多分享關於自身的生活、學習經驗,而這些教授也認為,在平常的專業課程中因為太緊湊,沒有機會分享自己的心得非常可惜。因此,發現在老師跟學生兩端都有開課需求,於是新生專題油然而生。基於尊重教授的講學自由,共教中心不會干涉老師的授課內容,並把上課地點設立在宿舍裡,將新專與一般課程做出區隔。」新生專題雖不如傳統想像中的傳道、授業的課,著重於專業知識的學習;而是偏向解學生生活上的「惑」,作為新生面臨生活的過渡期時,從旁提供生活諮詢、課業指引的輔助角色。所以,即便課程目標昭示重點不在精進專業領域,但不可否認地,開設課程的根本意涵源自對新生「不成熟」的想像,認定其無法自立適應大學生活,因此尋求在被認可的知識領域上積累成就的資深教授開課。這樣的思考邏輯,是否仍是隱性地複製家父長式專業霸權,值得我們深思。
學校隱含的家父長想像可能隱隱約約地形構了這門課,使新專處處可見來自師長認定的「新生需求」;特別的是,卻也因此成為這門課的一大優勢——人際連帶上的支援。除了著眼於未來的合作,尤有甚者,讓初來乍到新環境的學生們可以傾吐困境,或在輕鬆的閒聊間與同儕相互陪伴,亦有教授給予建議,使之能快速度過此高中轉換至大學的過渡期。如石美倫教授舉例,「有一年,新專班上的學生剛開學就跟男友分手,跟系上同學也還不熟悉,覺得自己很孤單心情很差,所以我們全班就約好要每週一起買飯到課堂上吃,同學也會特別關心她。其實只要願意分享,大家都很願意聽的。所以,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營造一個環境讓大家很舒服、很放心,可以互相幫助。」
聽聽學生們怎麼談新生專題

新生專題期望透過不同的教學環境與方式,給予新生思考與生活上的指導,並更進一步建立較深厚的人際連帶。然而,新專是否真能符合當初設定的目標與願景?而修課的學生是否又真能在課程中獲得收穫?或只是將它視為一門「很甜很涼」的課而已?

大四A同學:「新專是一門很輕鬆,幾乎沒有大負擔的的課。」

A修習101-2學期由石美倫老師開設的「行旅‧閱讀‧人生」的新專。課堂以老師授課為主,主題緊扣旅行,A表示並沒有負擔相當重的作業,多數的課程要求都能在課堂上完成。A認為上課氣氛相較必修或選修,是較為輕鬆且愉快的。「其實每週不太像上課,而是像是某種分享會。」「在類似討論室的空間內上課,也因此跟老師沒什麼距離,也能藉此認識一些同學,雖然是小班制卻又沒有很緊迫的壓力。」此外,A亦提到新專的內容較偏「應用」而非「學術」:「當然也有些通識課也會有一些課堂上及課堂外的互動,但通識課最後難免都需要較學術性的報告或考試,來測驗學生是否具備課程目標;但新專則更重視『應用』,透過新專的實作與對談,來確認學生是否真的能應用課堂上的知識。」

大四K同學:「它提供了在乎成績、又有強烈防衛心不太吐露心事的我一個低壓環境去傾訴。」

K則是參與C學期孫效智老師的「愛、生活與學習」。每週主題正如課程名稱所示,囊括生活管理、學習方針乃至於戀愛議題,上課方式以學生分享並討論每週主題,而老師則在一旁給予建議與反饋。K認為新專上課的環境,加上成員都是大一,使得課堂內的成員較願意敞開心胸分享所見與所惑。K說:「新專讓存在集體焦慮的新生們,得以在無需武裝自己的環境下,進行自我揭露。」而集體焦慮,則在新生專題中形成了一種團體動力,K提到:「你並不是因為跟『特定個人』變得要好而願意分享,而是當你看見周遭的同學都願意卸下面具吐露自我,因而產生了一個團體動力,讓自己敞開心扉。」

大一Y同學:「老師仍影響了課堂內成員的互動模式」

Y則提出了不同於前兩者的看法。Y上的新專是103-1學期石美倫老師的「大學生的學習萬花筒」。他認為老師的教學模式仍很大部分地影響了成員之間的互動模式。「基本上就是老師在台上上課,學生在下面聽課。」「上課的內容真的很豐富,老師人很好,課也很輕鬆,可是我覺得跟我當初想的新專不太一樣。原本以為新專會有較多同學間的互動,但這堂課的互動卻沒有很多,好像有些同學後來都在滑手機跟睡覺。」新生專題或許在課程內容上能跳脫傳統課程的框架,但是並非所有的新專都能夠打破人際之間的藩籬,課程的互動也確實受到教師的左右。新專固然經鬆,但要能夠完全符合雙方的預期,師生間仍須有更多的對話。

我們期待什麼樣的新生專題?
負責籌辦新生專題的共教中心郭副主任認為:「不論是特殊的人生經驗、課程中老師的分享、同儕間的交流,都很重要。如果十年、二十年之後學生會因為曾在新專課堂上習得的知識或老師分享的經驗而有所啟發或收穫,那就是值得的。」所以,新生專題的主軸並不必要是依照傳統的制式授課,將上課的場所限定於課堂,或是要求學生必須真正獲得知識上的成長;而是如同前述,把課堂延伸至廣闊的戶外環境,無處不能學習,透過廣闊的生活經驗累積,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之餘,亦厚實基礎能力,使師生在此自然而然營造出的輕鬆氣氛下自在相處,並真正獲得由自身體悟而來的成長。
對於處於成長過度期的大一新生而言,此一兼具分享與支持的課程確有其存在的重要性。畢竟一個相處氣氛刻意營造得較輕鬆、形式不拘謹,加上一位可以與之暢所欲言的教授,足以使對這些剛進入新環境,必須重新適應新型態學習與生活的大一新生,得以熟習新型態的團體生活及應對之道,也在同齡夥伴的相偕而行下建立自我情緒的調適。新生專題雖不著眼於專業知識的積累,但仍有其學習的目標,如同石美倫老師所言:「我最希望的是,他們可以在課堂上找到一個好朋友,學習、旅行的夥伴,還有我教的學習方法,其實是希望他們可以養成一輩子受用的態度跟觀念。像是蹺課,我雖然不會鼓勵學生蹺課,但會要學生自己思考全勤的意義。當然,如果認為有更彈性的事想做,或是能承擔後果就可以蹺課。希望學生可以從思考的過程學習到態度,能讓之後的生活更順利。」

期待新生專題能以其設立宗旨為念,透過開課教授們各異其趣的分享,帶給學生不同以往的開闊視野,並確立屬於自己的走向,不致迷亂於多彩卻也紛雜的大學生活中。此外,營造一個適宜年紀相仿、經歷多元的同學們相互交流的氛圍,讓學生得以在異質性高的大學校園中,提早經歷、習於跨領域的交流,不論是更加確立自己對主修學系的熱愛,或是在過程中發掘不同科系的融合可能,都能讓學生逐步形成對自我的想像及未來的願景,終有一日得以逐步自我成長,能自在悠游於大學生活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