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總編的話

◎許哲榕



  位在花蓮海岸的港口部落──Makota’ay,是阿美族語中「溪水混濁」的意思──過去的祖先自Sanasay(火燒島)來到秀姑巒溪出海口群聚形成了Ci'poran社(芝舞蘭社),隨著氏族的發展成為一規模不小的聚落,卻在1878年遭遇Cepo'事件(大港口事件),受到清兵殘害的族人們只好往四周逃散,經過了幾年的躲避,一部分的族人們從貓公山下來、遷徙至Makota’ay溪邊,建立了現今的港口部落。

  港口部落的範圍大致上可以從南到北,分為大港口、港口、石梯坪(石梯灣)、石門四個部分,這將近十公里的範圍內,孕育了豐富的海岸阿美文化,狩獵、捕魚、種植、編織、祭典與歌舞形塑部落的傳統,這些元素共同組成一種和諧而美好的互助生活,然而隨著道路的開通和當代資本主義的闖入,出現了強烈的文化衝突,當現代化的工商業社會撞擊傳統年齡階層制度和生產方式時,族人該如何因應?當漢人文化強勢地改變慣有經濟活動與語言文化時,生活方式會如何變動?面臨殖民後,固有的傳統領域、土地和流失的人口、文化又該如何拿回來?

  這次意識報以港口部落為主軸,將主題分為三個部分:發展與土地專題、傳統產業專題、文化與教育專題。在戰後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的同時,在東部的花蓮卻因為政策的忽視而沒有得到相對應的資源與條件發展,反倒出現了經濟與文化上的發展困境,港口部落便遭遇了這樣的挑戰,過往的農漁業難以延續、年輕一輩人口外流與傳統文化式微都使得部落成為弱勢的一方,面對種種,族人們並沒有因此退縮、放棄,而是站出來透過藝術的文化創作與各協會、工作室的文化保存和復興行動,試圖去成就真正回歸部落的觀光與文化發展;有族人選擇找回傳統稻作的光亮與曾經;也有族人透過浮潛與溯溪教學來告訴外來的人們,如何學會尊敬山與海並體驗屬於部落的生活樣態;部落裡更成立了母語學校來保護珍貴的語言與記憶。儘管部落的未來,在眾族人的努力下一切看似美好,但部落仍有許多難題有待處理,從被國家占用的傳統領域土地到殖民體制下的經濟、文化壓迫,這些都是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的。然不論將來的港口部落的答案與結局為何,都該由達成共識後的族人們自己決定,絕非外人們能夠干預與評斷的。

  本期特刊的完成必須感謝港口部落的LafaySumiRaraIyo KacawLaway、Sakoma村長、Lafay姊姊與媽媽、阿豐船長、拉黑子、王力之海浪咖啡、項鍊工作室、社區發展協會與理事長李昌啟的大力協助、教導與陪伴。同樣的,也非常感謝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威任大哥、地球公民基金會的斐悅和小海姊、東海岸文教基金會的菁瑩大姊、部落大學Sifo校長與杜宜蓁、東華大學Kui老師與謝若蘭老師、花蓮縣原行處的嚴苡嘉女士、花蓮縣教育處代理科長趙景文與科員鄭郁嫻、交通部東管處的張專員與黃千峯課長。此外,必須特別向港口部落裡的每一位族人致謝,妳/你們的任何幫忙與指教都使意識報的每一份子收穫良多,尤其是港口部落的族人們願意包容意識報如此多人每天在部落裡走動與叨擾。

  此特刊獻給港口部落的每一位族人。也希望每一位讀者在閱讀後,能夠找機會實地去港口部落走走,去感受屬於Makota’ay的美好與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