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聚落空間的新想像——台科大醒鳴社專訪

◎沈函儀、林泓堉


  蟾蜍山聚落鄰近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台科大),自從民國89年10月都市計畫變更為學校用地後,兩者間展開了一段綿延十多年的恩怨情仇。除了台科大校方與蟾蜍山聚落土地間的爭議外,身為學校一份子的台科學生們,在其中又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學生個體與蟾蜍山

  目前台科大以醒鳴社為主要的蟾蜍山議題推動者,然而在梳理醒鳴社與蟾蜍山聚落的關係前,須先聚焦於個別學生與蟾蜍山的互動。以下將以陳乃嘉同學(建築系大四生)與林逸晟同學(工業設計系大四生)參與蟾蜍山議題的經驗為主軸,討論聚落與學生個人間的關係。乃嘉於2012年參與好蟾蜍工作室的導覽,透過工作室的引介,她開始接觸蟾蜍山的居民,由於議題與所學切身相關,所以漸漸投入好蟾蜍工作室。2013年底,乃嘉發起校內連署處理空屋問題,並於連署的名單上找到一群關心蟾蜍山的同好,透過臉書社團成立「台科蟾蜍幫」關心相關議題。當時的議題關注的核心行動者包括乃嘉和醒鳴社前社長張耕睿。醒鳴現任社長逸晟則較前兩者晚投入蟾蜍山議題。在某一次到蟾蜍山拍攝短片後,逐漸開始對蟾蜍山生出興趣,隨後參與了多場好蟾蜍工作室辦的展覽,以及與紹興社區合作的活動。也因此了解到蟾蜍山與自身關係甚密,自此投入蟾蜍山議題。

  台科大學生最初是以個體的身份參與蟾蜍山議題。然而,在2014年張耕睿接下醒鳴社社長之職後,正式開啟了醒鳴社投入於蟾蜍山的工作。醒鳴社成立於反媒體巨獸壟斷時期,當時有發行刊物,為台科大唯一異議性社團。屆時醒鳴社尚未有明確的社團定位,直到張耕睿接手後,才定調關注議題:土地、聚落,以及都市再生,現階段以蟾蜍山聚落作為投入最深的一處。除了社課的討論外,醒鳴社於2014年間陸續協助好蟾蜍工作室的活動,比如攝影展、工作坊、以及與「華光X紹興X蟾蜍山──非正式聚落踏查工作營」。逐漸累積的人脈成為醒鳴社傳承的力量,逸晟表示:「對我們來說,重要的不是到底有多少人知道這個議題,而是找到真正有熱情的夥伴,而這是要很久才可以醞釀出來的。」


學生群體與蟾蜍山:醒鳴社的參與

  隨著每一次活動的舉辦,台科大學生對蟾蜍山的關注由個人轉為群體,醒鳴社成為代表學生對該議題的發聲筒。於此之際,校方對於學生的聲音,抑或醒鳴社的行動,又採取了何種態度?2014年下半,醒鳴社開始和校方課處室討論蟾蜍山議題,並主動接觸多位對該議題有想法的老師。根據逸晟表示,當時多位老師及學生會學權部均曾對該議題保持樂觀態度,卻無具體討論結果。有兩項原因造成無共識的討論:第一,校方與好蟾蜍工作室的對立關係被概括為學生與老師的關係,導致校方對學生及老師產生不信任感。第二,學生會學權部成效不彰,僅一場關於蟾蜍山的公聽會無具體成效。

蟾蜍山全景
提供/好蟾蜍工作室

  此後,醒鳴社開始反思自身與蟾蜍山的關聯。2015年暑假,醒鳴社產生了在蟾蜍山議題中明確的定位。回歸學生本位,置蟾蜍山議題於「學習與學生權益」的角度思考,有別於過去居於好蟾蜍工作室的協助角色。在確立社團定位後,醒鳴社著手串聯校內其他社團,比如Dr. Maker以及Net Impact,試圖在學習的框架下,重新思索大學與社區的關係。


對於空屋的發想

  假設這些空屋能夠作為學生和老師的使用空間,師生和居民必將互相影響。由於蟾蜍山是座山城,空屋的樓梯、巷道和房子連結緊密,連棟比鄰的建築方式,每個在這邊居住或活動的人都能看彼此,居民間互動頻繁,有什麼事能第一時間互相照應,彼此間十分熱絡,但相對的隱私性降低,哪一家發生什麼事大家都會知道,屋內屋外都看得一清二楚。

  舉例來說,當學生進駐並修復這些空屋,卻沒有跟居民交流,久而久之必定會產生因溝通不良而導致的摩擦。就如同過去寶藏巖居民跟藝術家之間的關係,由於缺乏友善溝通管道,而造成不少誤會和衝突。屆時學生進入居民生活空間,若無完善的交流管道,不去拜訪或者建立橋樑,將引起居民的反彈和質疑。然而,當學生進駐、社團活動開始發酵、茁壯,居民的生活品質就某種程度上會降低,有可能間接使居民搬離。但假設學生不積極地與居民建立關係,上述情況有可能發生,拉大學生與居民的距離。因此醒鳴社提出「蟾蜍仙人」的想像,建立完善的機制來彼此共生,當學生團體活動空間進入社區之中,或許能與居民產生良好的相互影響。
學生進駐的基地

  學生進駐蟾蜍山聚落的空屋後,能夠更容易跟居民建立良好關係,進而發展成社團空間或辦活動的地點,學生和居民之間產生交流的可能性相當高,如此促進學生和居民間的溝通,並幫助居民產生對社區的凝聚力。

  醒鳴社合作的對象Dr.Maker,應用國外的maker概念來討論台科大和蟾蜍山,尋找社區和maker結合所產生的可能性。假設未來所有製造技術和能力都能簡化,好比樂高積木般,易於居民去操作、使用,將製造力下放給居民,進行草根製造。具體來說,當學生進駐到這些空屋,有一個共同討論、工作的空間,可能是木工坊或者工作室,能夠陳放各式各樣的工機具,此時比這些硬體設備更重要的是,有人進駐來帶領學生一起動手做東西,要有人教導居民如何使用既有的工具,不然也只是擺放在那,要有完整的社群形成,整個社居才能自立地持續發展、運作。

  當台科大把蟾蜍山的一些空屋經營成這樣的基地,發產台科大的技術、並討論社會問題,定期舉辦工作坊、講座或是比賽,把團體們邀來這個場域,共同討論相關議題,不失作為一個與居民有良好互動,並具教育性質的發想。
延續的難題

  現今的醒鳴社勾勒出一個框架來討論蟾蜍山的未來,在文化景觀保存的規範下,如何探索作為校地教學發展的可能性,並有機制地帶入學生社群,使居民、學生與環境達到共存。此外,他們也面臨著傳承上的問題,現存社員為大四學生,他們作為進入蟾蜍山的第一小群人,憑藉著自身對於蟾蜍山議題和居民的熱忱,在繁忙課業之餘,投入大量精力和時間來使大家注意到這議題,將來又該如和處理與傳承過去建立起的龐雜背景資料,又該怎麼有系統地交給對於蟾蜍山有共同理想的同學們。
聚落和大學共生的遠景

  逸晟認為蟾蜍山既然作為台科大的校地,或許就該是一個學習的場域。學生們進駐空屋,利用現有資源活化空屋,進而與居民間產生良好互動,帶動社區發展,從中學習到社會關懷、在地視野和實務學習。這些計畫也希望有學生繼續熱烈的參與並討論蟾蜍山這個議題,將醒鳴社所累積的種種傳承下去,否則這些努力極可能化為泡沫若忽視蟾蜍山的歷史脈絡,直接將聚落剷平重建為宿舍大樓,會是十分可惜的。身為蟾蜍山居民與台科校方的調和者,醒鳴社嘗試以學習為本位,提出另類的校地想像,讓學生學習和反思許多社會上的議題,也邀請每一位學生與居民來參與大學跟社區共生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