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2日 星期二

浮現異類的同類-反思體育課與身體想像

◎羅盤針 洪姿宇
  二十世紀末至今,台灣的大學體育課制度呈現鬆綁、增加彈性的趨勢。在1994年《大學法》修訂、隔年大法官做出釋義後,大學生必修四年體育教育的規定遭廢,2005年又修法取消大學強制設置體育室。體育在高等教育似乎面臨邊緣化危機,學者蔡博元曾推測 [註一],體育室若被裁撤,國內大學甚至可能如同歐美、澳洲不再開設體育課。  校方這端實際上給出了什麼回應?許多大學選擇保留了體育室;臺大亦然,且體育尚列必修,畢業規定要求學生修滿四學分(預設兩年),其中一學分是大一「健康體適能」,另外三學分是選修的「專項運動學群」課程;前者依科系、學號單雙數分班,選課時是必帶,「必修課」的味道較濃,校隊生則不在此限。總之,體育課仍是學生普遍的經驗,而教師對身體的想像影響其看待體育課的定位及意義,也是性別、胖瘦、障礙等身體差異能否成為可見之關鍵。法規逐漸放寬的過程中,體育課該何去何從?身體如何被想像、要求及塑造?意識報訪問數位體育老師,試圖從他們的想法探索思考方向。

以科學劃分身體,因材施教

  「你們運動前會做一套完整的伸展操嗎?」台大體育老師簡坤鐘向本報記者發問,簡老師對現行台灣體育教育多有建議,指出學生上了十幾年的體育課,並未真正學到運動技能,更沒有正確的基本認知觀念。他認為體育課應該帶給學生的是:正視身體活動的重要性。在學生成長階段應該主動提升身體素質、維持好的生理機能,以面對更多養成教育學習。


  簡老師表示,理想的體育教育是分階段的。例如小學生應依生理機能發育情況,安排適當活動頻率和內容,促進適能均衡發展,不適合過多技能學習;青春期的國中階段則適度體能發洩、提升生理素質,養成運動能力、練習團隊合作;高中階段開始多接觸運動領域,找尋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大學以建立終身休閒運動技能養成為主,進入職場前至少精通五種運動。他近來也在管理學院 EMBA 中開設「運動健康管理」課程,希望推廣理念給國人。這也關乎國家的體育競賽表現,兒童的基本能力不好的話,出現頂尖的選手機會就少,體育課因而與運動競賽擁有共同的努力方向。


  談到身體差異,簡老師強調:「依生長規律、個別差異、不同目標,用科學的方法,因材施教。」其中因材施教的標準是以「科學」的基礎,如男女身體生長規律本來就不同,所以體育課課程安排是不該限制男女,只有個別體能素質差異、頻率及強度之分,「因為生理和技能上的差別,在評分測驗上會適當調整,像高爾夫球很重視爆發力,男女生理就因為骨骼、肌力體能上的差異有所不同,考試的標準就會調整」。

以包容回應運動需求

  同樣在臺大教授體育課,蔡秀華老師對競賽及體育課的理念和想法稍有不同。

  蔡老師分享,國內有位年輕時成績已相當優異的跆拳道選手,教練及管理單位為準備奧運嚴格地控管,他的生活範圍侷限在訓練中心,不能放假、談戀愛,導致後來該選手違反紀律「出逃」……。

  「他在比賽中極力打敗對手,最終卻讓自己被困住」,蔡老師解釋,運動比賽是使人體驗巔峰經驗的機會,「巔峰經驗就是你的身心經過淬煉到最高點,才有可能突破。」體育課未必要完全走向此途,相對而言更強調身體的知覺,透過設計方法讓同學在課程探索自己的身體做得到、做不到什麼,並學習技能、培養規律運動習慣,建立有自信的身體觀。

  以蔡老師的體育課為例,曾有同學上大一體適能時反映與男生一起上課有時沒辦法充分表達其體適能或參與,老師因此在專項運動學群開設女生體適能專班,除了安排皮拉提斯(pilates)等身體活動,也搭配討論運動性別專題。與97學年以前男女分班的健康體適能課程相比,更重視女性身體各年齡階段的變化,且是在專項運動中新增選擇而非強制;目前選課時學生的性別仍是按學校系統依證件資訊帶入,因此不同性別有其選擇上之限制。

  曾因考量女同學特殊需求而開設課程的蔡老師又如何處理跨性別議題呢?「如果老師能夠稍微包容不同的觀點,然後替學生所處環境多想一點,其實可以讓同學很享受。」他如是說道教學感想,也是受訪者中少數沒有表示「從未在體育課遇過跨性別者」的體育老師,認為可透過共同討論正視、回應跨性別同學的運動需求。蔡老師提到,體育老師配有一本作為教學評量依據的手冊,其中明確分別男女學生,各項運動亦有內部的規定,但這不全然是體育課種種性別措施如選課限制、分別評量或練習的原因,老師會依專業做出分析與判斷。提供正向的身體意象知覺,讓同學藉運動認識個人身體特質,是體育教育的重要價值。

不只關於一個身體

  另外,兩位老師在訪談中皆提到體育課團體活動的面向及社會意義。簡坤鐘老師就認為同學透過運動可以走入人群,運動規則也讓學生養成遵守社會規範:「比賽中犯規就是犯規,即使打破紀錄也不能承認,要接受失敗,重新再來。」運動教育啟發身體活動的能力、強體健身,更能減少社會醫療負擔,這是老師認為體育課可能的社會貢獻。

  至於蔡秀華老師除了針對性別教學,也開設合班授課、以小組作業的現代舞,重視認為合班重視中不同性別互相瞭解,營造分享的文化。回應體育課與競賽之間的關係,蔡老師認為體育課安排競賽主要是為教導合作與團隊精神,學生也藉此學習應用其他知識,例如團隊戰術討論等,所以競賽型的活動會應用在體育教學,增加同學的學習動力、人際溝通機會,也讓彼此認識他人異於自己的一面。
  兩人的敘述透露體育課不僅是個人身體的鍛鍊與挑戰,更關乎互動、社交,上體育課的學生從未脫離社會。正因如此,討論體育課時應該想像的並非一具如在實驗室排除變動因素的肉體,而是混雜諸多社會成分、受各項人際關係牽連的人們。人在社會影響下呈現的狀態與差異,是體育教育無法完全忽視的。同時,身體與身體之間本來即帶有先天或後天造成的區別,先天與後天也會交疊作用,如體質與飲食習慣導身材的胖瘦、身體損傷在不友善的環境中成為「障礙」等。若將這些「異類」的條件納入考量,體育課將更具幫助學生認知身體、享受運動的潛力。

異類浮現的體育課

  前述提及法規的修改,引發臺灣體育界反思的聲浪,或許恰是體育課走出追求標準身體的契機。身體的異類樣態提醒著接近僵化的制度需要重新檢視,例如注射荷爾蒙的身體、不願被二分歸類的認同、單一標籤下懸殊的體能表現,都對現有的體育性別分類發出質疑。部分體育老師也在擺脫性別化學生來測驗的思維。學生因異類身體而養成的運動習慣與概念,值得教學者留意;而依前述跆拳道選手的故事,身體素質較理想、運動能力較佳的校隊生、體保生,其體育經驗可能也未必順遂,仍應關注。

  再回到體育課的去留,蔡秀華老師表示,體育教育幫助同學認識身體、增加生命經驗、學習健康知識,也是體育專業人士藉教學與外界溝通、交流的機會,在這層意義上,來自異類的觀點更有其存在、被傾聽的價值;多位體育老師提到近年體育教育新興的健康管理,其標準是單一或多元——怎樣的理想身體才是我們接受而欲打造的?也與此有關。

  哪天若浮現一批拒絕運動的異類,質疑健康和長壽之於理想生活的必要性,嘗試推翻將體育列為必修的制度,會被如何看待?或許我們嗤之以鼻,又或許我們終將承認,他們,也是同類。

--------------------
註解

[註一] 蔡博元,〈「通識體育課程」抑「體育課程」〉,2007年運動知識學術研討會(5月27日),真理大學,pp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