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

瑠公圳復育工程 ── 歷史緣由、學生參與、校園公園化

◎ 黃于恬

  2017 年 3 月,騎著腳踏車想從小福樓穿過醉月湖抵達新生大樓,卻發現醉月湖周邊圍起了綠色圍籬,圍籬上的施工公告寫著:「瑠公圳舊址復原及小椰林道引水景觀第一期工程」。後來,隨著工程逐步進行,施工圍籬裡出現了一條水泥圳道, 那是工程公司利用透地雷達所探測出的瑠公圳古圳道,掩埋於地底下近五十年的圳道重見天日。這條圳道未來將連結醉月湖、小椰林道與生態池,重建校園內的瑠公圳水圳系統,串聯起校內幾個主要綠地與水池,然而,這項將對校園景觀造成巨大改變的工程,其中的歷史緣由、制定流程、完工後可能造成的影響又是什麼呢?

瑠公圳復育工程的歷史演進

  瑠公圳於 1740 年時建立,已有 270 多年的歷史,負責灌溉台北地區的農田,其中的大安支線進入台大校園內,流經生態池(瑠公圳水源地)、水工所、小椰林道與醉月湖,最後抵達建安國小北側。但隨著城市開發的腳步,農田逐漸消失,位於台大的大安支線也於 90 年代多被改為排水下水道,明渠的部分只剩下水工所東側到舟山路的段落,然而當時瑠公圳塑造的田園景緻,成為那一代台北市民心中的歷史記憶 [註一]。

  關於瑠公圳復育工程的討論不曾間斷,在瑠公農田水利會和一些台大師生、校友的支持下,2003 年九月底,生態池復育工程完工,本應接下去進行其他位於台大校內的復育工程,卻因為經費匱乏以及水源問題而被迫中斷。直到 2015 年,營繕組重新提起「瑠公圳舊址復原及小椰林道景觀工程」的工程案件,經費仰賴瑠公農田水利會的捐款,將瑠公圳復育分為三期工程。

  目前正進行的第一期工程,主要內容為興建引水渠道和開挖醉月湖旁的古圳道 [註二],在興建引水渠道部分,由舟山路既有管線引水,經由生態池將水引入小椰林道南段,並新建小椰林道南段的明渠實施景觀工程;在開挖古圳道的部分,利用透地雷達找出古圳道位置,在古圳道的基礎之上,開闢約一公尺寬的渠道至醉月湖。第二期工程則延續第一期工程,將小椰林道的明渠延伸至思亮館,並在原分所北側施作暗渠,將水引入醉月湖旁的古圳道。最後的第三期工程則包括:在數學館北側施作暗渠引水入醉月湖、校園裡水源地的連結工程、醉月湖排水連結校內植栽澆灌系統等等。

在校園內復育瑠公圳的原因?

  對於現在的在校生來說,瑠公圳的沿岸風光並不屬於歷史記憶的一環,然而校規小組召集人黃麗玲教授表示:「我覺得不同年代的學生對校園的觀點不一樣,這個是歷史記憶的問題,問你們都沒什麼感覺,可是你知道校友會聽到台大要復育某一個部分的瑠公圳,非常興奮,而且已經準備要捐錢。」對於有些的校友來說,能夠在校園中重現那個時代的景觀,是促使他們強烈支持瑠公圳復育工程的原因。

  除了歷史記憶的緣由,校方對於瑠公圳復育工程的觀點更趨向於景觀的考量,前總務委員會主委周允梵提到,校方之所以力推瑠公圳的工程是希望校園中能有更豐富的藍帶和綠帶景觀,同時也參考了一些國外知名大學,例如劍橋大學中的校園景觀,希望整合校園中的綠帶和藍帶,形成一更具連續性和指標性的特色景觀。校規小組召集人黃麗玲也提到,校園規畫原則裡面一直有綠帶跟藍帶的構想,當年水工所甘俊二教授就有關於瑠公圳的構想,但學校當時只完成生態池的部分,後來因為經費不夠被擱置,一直到近年學校才重提他的構想。

學生在瑠公圳復育工程中的聲音與角色

  然而,從上述施行瑠公圳工程的理由卻看不見學生的身影。

  面對此一藍帶規劃是否忽略現在台大學生的意願及想法的問題,總務長王根樹和副總務長徐炳義表示,瑠公圳工程一定是有獲得共識以後,才付諸實現。但當仔細研究工程研擬流程和實施的過程中, 學生仍屬於被動的一方。當營繕組重新於 2015 年提起瑠公圳的案件,並釋出初期規劃設計書,規劃設計書是由提案單位所構想負責的,學生無法在擬定規劃設計書階段就參與其中。此外,在送入校規會前,會先行召開一些工作會議,目的為先就案子的可行性進行各種評估,給予建設單位一些意見,基本上不會將工作會議的會議通知發給學生  [註三],等到案件送入校規會時,才設有學生會、學代會、研協會等學生代表,以學生角度監督工程,只不過對於建案的「做」與「不做」,校方基本上已經做好了決定。周允梵認為,一個建案要做與不做,這件事情學生是難以參與的,但是在細節和空間使用上, 倒是有滿多方式可以去參與和表達意見,像是設計上的細節,在校規會和公聽會都可以去表達。她也提及,校規會蠻歡迎學生去的,就算不是代表,有興趣的學生也可以一起旁聽,學生參與公聽會或說明會時,若提出意見也會被納入修正方案。

  即使學生身為最重要的校園使用者,學生在校園的總務議題上依然無法充分表達意見,周允梵指出,由於空間規劃本身是非常龐雜和專業的領域, 例如初期規畫書就有一百多頁,這樣的特性使得學生參與門檻相當高,造成學生無法在校園規劃議題上有更多的發聲空間。面對學生可能在校園規劃議題中專業度不足的問題,黃麗玲教授指出,他希望規劃建案時是個「溝通式規劃」 [註四],而非容易導致菁英規劃的理性規劃  [註五],並不是說溝通式規劃就不需要專業,而是專業需要跟大家分享更多專業的立足點跟權力,她認為學生的專業在於,他們對於自己使用的空間比委員了解的更多。

瑠公圳復育工程完工之後:大學與社區的連結?校園公園化?

  塑造特色景觀和創造休憩空間,伴隨而來的是待釐清的社區與大學的關係,大學校園應該如何平衡研究教學與社區休憩的需求,成為投入景觀工程前必須思考的問題。前總務委員邱丞正指出,台大的空間規劃相較於鄰近的師大或其他學校,設計上屬於偏向社區型態的,大樓跟大樓中間有綠地,這樣的設計就不是只有師生能受惠,附近民眾也因此有空間散步和遛狗。

  此時就必須考量到社區開放對學校所造成的衝擊,邱丞正以廈門大學為例說明,廈門大學號稱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但當廈門大學成為熱門的觀光勝地後,學校便祭出「每天進入只限觀光客前 250 個人」的策略,因為不這麼做,學校就無法滿足其他校內師生的需求。兩相對比之下,台大對於校外人潮的態度就顯得寬鬆,對於社區需求相對友善, 不會特別去限制人潮。前總務委員會主委劉昱辰也表示,台大不管願不願意,都必須跟社區做連結, 不論從附近居民或台北市的立場,台大的空間是要開放給附近或整個台北市,這是無可避免的事。

  回到瑠公圳案的討論,周允梵提及,校方在現行的瑠公圳案中,傾向於希望校內有更多的休憩空間,並不是說希望台大公園化,而是希望學生能夠有舒適的地方吃飯聊天,但這和學生本身的需求可能有些落差,也可能因為校外人潮眾多,就此犧牲部份師生的教學研究權益。

結語

  瑠公圳復育工程能夠帶給台大校園不一樣的景觀風貌,使台大的景點更具特色,然而學生身為學校最重要的使用者,對於將劇烈改變校園景觀的案件,無法擁有「做」或「不做」的決策權利,只能就細部規劃及設計,提出基於學生立場的建議。

  即使如此,學生自身依然有許多課題可以改進, 學生可以勇於進入委員會,多和其他學生代表討論, 或籌組內部會議,凝聚學生之間的共識以及相互學習。此外,校園內諸如瑠公圳這樣的景觀工程,往往牽涉到大學以及社區間的連結,如何在計畫擬定初期便考量到校外人潮之於校園生活的品質,將成為往後其他景觀工程必須面對的課題。

--------------------

[註一] 瑠公圳(台大段)復原整體規劃設計:https://goo.gl/96KJAj

[註二] 國立台灣大學瑠公圳舊址復原及小椰林道段渠道景觀工程規畫構想:https://goo.gl/aCWW4o

[註三] 前總務委員周允梵提及,有興趣之學生若與校規會成員反應欲參與工作會議,校規會成員仍會將會議通知發給有興趣之學生。

[註四] 溝通式規劃指規劃過程中應考量民眾、社區等主體的需求,鼓勵民眾共同討論發聲,整合不同立場的意見與資訊來形成共識。

[註五] 理性規劃指單向的由規劃者對被規劃者進行宰制,例如少數專家學者把持規劃決策過程與結果,忽略被規劃者的經驗與情感,將規劃成果引導至規劃者單向度的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